SEnvironmentalMonitoring第一节环境监测的自的和分类环境监测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国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口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保护环境、国为保护人类健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标准、制定环境法规、规划等服务。一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 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 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 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 提供数据。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环境监测的分类口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司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环境监测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口20世纪70年代: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国测阶段
一、环境监测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 20世纪70年代 :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 测阶段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EnvironmentalMonitoring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一)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 时间分布性 2. 空间分布性 3.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 的 关系 4.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5.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