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 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 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 回答。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 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 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 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 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 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 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 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 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 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 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蚱晃啃樱蚌割嘟倭啰逛 蝴蝶蚂蚱樱拔瞎 铲割承拴瓢逛
微信关注:中小学学习群
③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 之处。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 同学交流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 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 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③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阅读链接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租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挺,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偻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 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 会儿工夫变出来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有改动
微信关注:中小学学习群
(3)月是故乡明 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默读课文,说说作 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再搜集一些 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 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 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 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 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 为何物。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 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 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 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 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 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 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 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 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 本文作者季羡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微信关注:中小学学习群
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 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 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 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 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 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 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 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 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 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 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 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 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 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 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 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 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渺篝萌澄澈旖旎瑞莱垠顷峨燕缀
微信关注:中小学学习群
4梅花魂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 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 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 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 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 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 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 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 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 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 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 本文作者陈慧瑛,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微信关注:中小学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