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练习 zcz thing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 1.阅读下面这段,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一一展翅站立的 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jing) 技场。奖牌背面镶嵌( 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 2.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5月1日至7日,一场汇集了民间绝技、传统工艺、传统戏曲、民歌民 乐、巴渝小吃五道大餐的民间文化盛宴,在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举行,给市民带 来了节日的享受。 B.书市,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书市选择重庆,是重庆人民之福,更是送给 重庆直辖十周年的一份珍贵贺礼。 C.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到酒店吃年夜饭。许多酒店 抓住商机,推出口味各异、适合不同消费水准的除夕盛宴,以吸引顾客 D.九寨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感受 的是眼睛,打动的是心灵。 3.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 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 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 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 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 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 棒”(力夫)
1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练习 ____zmczlhqing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 分) 1.阅读下面这段,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 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jìng) 技场。奖牌背面镶嵌.( ) 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yù) 。 2.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5 月 1 日至 7 日,一场汇集了民间绝技、传统工艺、传统戏曲、民歌民 乐、巴渝小吃五道大餐的民间文化盛宴..,在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举行,给市民带 来了节日的享受。 B.书市,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书市选择重庆,是重庆人民之福,更是送给 重庆直辖十周年的一份珍贵贺礼。 C.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到酒店吃年夜饭。许多酒店 抓住商机,推出口味各异、适合不同消费水准的除夕盛宴..,以吸引顾客。 D.九寨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感受 的是眼睛,打动的是心灵。 3.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 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 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 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②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 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 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 是最好的印证。 (1)句①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 (2)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 (3)句③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 (4)句④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 30 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 棒”(力夫)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 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ˆ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 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 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 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 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2007年5月7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3分) 答 (2)请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3分) 5.阅读下面的表格,你从表格中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重庆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阶段统计表 1997年2006年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 86万 128万 49%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 13万 50万 285% 结论 以下甲、乙两题,选要求选作一题。(8分) 甲(仅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直辖以来,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们为重庆 直辖十年喝彩。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直辖十年看我家(4分) 重庆直辖十周年,市政府将举行以“直辖十年看我家”为主题的大型问卷调 查活动,从家庭变化的角度来了解直辖以来取得的成就。请你为本次活动的问卷 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 (2)一语赞重庆(4分) 市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一语赞重庆”的活动,要求以一句话展现重庆形象或 反映直辖以来的变化。请你参照下面的参赛作品,也用一句简练优美的话来赞美 重庆 作品一:山水灵动之城,美丽时尚之都 作品二:直辖十年,三大变化—路短了,人亲了,离全面小康近了 作品三:昨天,重庆的重庆:今天,中国的重庆;明天,世界的重庆! 你的参赛作品 乙(非课改实验区学生做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2
2 上午 9 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 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 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 忙把 50 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 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 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 3000 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 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 2007 年 5 月 7 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3 分) 答: 。 (2)请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3 分) 答: 。 5.阅读下面的表格,你从表格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4 分) 重庆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阶段统计表 1997 年 2006 年 增幅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 86 万 128 万 49%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 13 万 50 万 285% 结论: 。 6.以下甲、乙两题,选要求选作一题。 (8 分) 甲 (仅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 直辖以来,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们为重庆 直辖十年喝彩。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直辖十年看我家 (4 分) 重庆直辖十周年,市政府将举行以“直辖十年看我家”为主题的大型问卷调 查活动,从家庭变化的角度来了解直辖以来取得的成就。请你为本次活动的问卷 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2)一语赞重庆 (4 分) 市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一语赞重庆”的活动,要求以一句话展现重庆形象或 反映直辖以来的变化。请你参照下面的参赛作品,也用一句简练优美的话来赞美 重庆。 作品一:山水灵动之城,美丽时尚之都。 作品二:直辖十年,三大变化----路短了,人亲了,离全面小康近了! 作品三:昨天,重庆的重庆:今天,中国的重庆;明天,世界的重庆! 你的参赛作品: 。 乙 (非课改实验区学生做) (1)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4 分)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 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 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2)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4分 江南是一局棋,纵横交错的田垄是棋盘,星星点点的湖泊是棋子, 7.古诗文积累。(11分,每空一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 州台歌》) (3)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弃官离职之 时,龚自珍借落花吟报国之志:“ 亥杂诗》) (4)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 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的美好愿望 (5)中秋明月映照着浅浅的海峡。遥望台湾,思念亲人,人们不禁吟诵苏 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 (6)人们常用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 ”来比喻本 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8-22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 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 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弗之怠( (2)负箧曳屣(
3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 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 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2)仿照下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4 分) 江南是一局棋,纵横交错的田垄是棋盘,星星点点的湖泊是棋子。 答: , , 。 7.古诗文积累。(11 分,每空一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 州台歌》) (3)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弃官离职之 时,龚自珍借落花吟报国之志:“ , ”(《已 亥杂诗》) (4)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 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 ,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愿望。 (5)中秋明月映照着浅浅的海峡。遥望台湾,思念亲人,人们不禁吟诵苏 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们常用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 ”来比喻本 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二、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 8—22 题。(15 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 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 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弗之怠.( ) (2)负.箧曳屣( )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溥幼嗜学(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因得遍观群书 11.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12.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3~17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 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A)他人髙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 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 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 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 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申,只听 “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 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 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 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 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 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 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汘,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 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 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 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 斩钉截铁了
4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溥幼嗜.学(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 分)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1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 分) 1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 分)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3~17 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 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A)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 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 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 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 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 “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 去自好。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 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答理。这叫嘛规矩﹖ 他就这规矩 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 苏七块。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 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 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 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 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 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 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 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 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 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 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 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 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 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 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 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 “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 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3.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任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4.“格色”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有什么 作用?(3分) 15.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分) 16.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 试结合文A)(B)两处画线语句加批注。(4分) 17.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 三峡博物馆
5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 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 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 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 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 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 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 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 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 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 “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 意,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3.阅读全文,概括苏七块这一任人物形象的特点。(3 分) 14.“格色”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小说介绍苏七块“格色的规矩”有什么 作用?(3 分) 15.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 分) 16.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 试结合文 A)(B)两处画线语句加批注。(4 分) 17.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 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8—22 题。 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