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刘锡庆先生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 去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 他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三)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髙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髙一等(第 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 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 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 的基础上的升华。 “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 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感情真挚”是 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 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 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人的只能是虚 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写《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症,拒绝治疗, 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 “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裕,“把仅有的 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潸 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是那些胡编乱造 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要写出真 情实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扬善,表现出对符 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 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1、事要真。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 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 符合“四此”一一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假 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 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 然令人质疑。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 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 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 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 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 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3、情要美。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 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类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髙雅 粗俗之分。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个性素质和心境不同,他 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 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京师大刘锡庆先生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 去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 他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三)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 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 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 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 的基础上的升华。 “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 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感情真挚”是 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 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 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人的只能是虚 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写《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症,拒绝治疗, 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 “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裕,“把仅有的 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潸 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是那些胡编乱造 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要写出真 情实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扬善,表现出对符 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 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1、事要真。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 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 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题材“假 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情感也容易为 人所认可。“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庸俗的虚构,明显的虚假,其情感自 然令人质疑。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 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 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 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矫揉造 作的虚情假意,绝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 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3、情要美。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 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类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高雅 粗俗之分。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个性素质和心境不同,他 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 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4、情要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 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 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 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 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 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 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5、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考生在作文时,往往无视读者的存在,无对象、无目 的地写。假如,我们有了写作的激情,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就便于淋 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比如,题材是校园生活的,可以对某个老师或者同学倾诉; 题材是家庭方面的,可以对父母倾诉;题材是社会焦点的,可以对部分读者(如 同龄人)倾诉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冋构成文章的精髓。 思想健康”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 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 裨益,不要有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更不能有违法乱纪的思想观点和腐朽 堕落的感情倾向。“思想健康”实质上是要求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具备一定的道德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 能力 1、文章的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 代,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 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髙度,总揽全局,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 意义,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 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 2、要用正确的态度处理生活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 暗的一面;既有正面,也有反面。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生活 的阴暗面或反面,关键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写。胡锦涛同 志说:“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成为我们写作的座右铭。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 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 现象和本质,对落后的、错误的东西,决不能加以欣赏和支持,而要进行批评和 鞭挞。 3、要树立正确的“三观”:①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总的 根本的看法。有不少同学有些迷信:比如根据所谓的“星座”“八字”、血型等 确定自己的“幸运数字”、“幸运颜色”,有的甚至用这些东西来推算自己某次 考试是否顺利,有的同学认为考试前洗头是不吉利的,会使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些想法有的同学也表现在作文中,并且表现出一种确信的态度,这就不恰当。 ②正确的人生观。人到底应该为什么活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古代儒家 有一种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很多种关于人生的说法,但不 外乎这样两点:一是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美好,二是使他人的生活更美好。 人生观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就应该是健康的,而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利益,一味强 调自己的索取,如人生的最大目的就是赚大钱等都是不健康的思想。③正确的价 值观。价值观就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评价。作为考场作文,思想和感情
4、情要浓。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 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 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 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 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 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 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5、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考生在作文时,往往无视读者的存在,无对象、无目 的地写。假如,我们有了写作的激情,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就便于淋 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比如,题材是校园生活的,可以对某个老师或者同学倾诉; 题材是家庭方面的,可以对父母倾诉;题材是社会焦点的,可以对部分读者(如 同龄人)倾诉。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 “思想健康”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 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 裨益,不要有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更不能有违法乱纪的思想观点和腐朽 堕落的感情倾向。“思想健康”实质上是要求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具备一定的道德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 能力。 1、文章的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 代,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 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全局,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 意义,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 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 2、要用正确的态度处理生活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 暗的一面;既有正面,也有反面。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生活 的阴暗面或反面,关键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写。胡锦涛同 志说:“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成为我们写作的座右铭。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 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 现象和本质,对落后的、错误的东西,决不能加以欣赏和支持,而要进行批评和 鞭挞。 3、要树立正确的“三观”:①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总的 根本的看法。有不少同学有些迷信:比如根据所谓的“星座”“八字”、血型等 确定自己的“幸运数字”、“幸运颜色”,有的甚至用这些东西来推算自己某次 考试是否顺利,有的同学认为考试前洗头是不吉利的,会使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 这些想法有的同学也表现在作文中,并且表现出一种确信的态度,这就不恰当。 ②正确的人生观。人到底应该为什么活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古代儒家 有一种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很多种关于人生的说法,但不 外乎这样两点:一是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美好,二是使他人的生活更美好。 人生观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就应该是健康的,而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利益,一味强 调自己的索取,如人生的最大目的就是赚大钱等都是不健康的思想。③正确的价 值观。价值观就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评价。作为考场作文,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