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阳明病本证 阳明病热证 >阳明病实证 阳明病寒证 >阳明病虚证 阳明病21
阳明病 21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 阳明病热证 ➢ 阳明病实证 ➢ 阳明病寒证 ➢ 阳明病虚证
阳明病热证 栀子豉汤证(221)(228) >白虎汤证(176)(219) 白虎加人参汤证(168)(169) >猪苓汤证(223)(224) 阳明病22
阳明病 22 一、 阳明病热证 ➢ 栀子豉汤证(221)(228) ➢ 白虎汤证(176)(219) ➢ 白虎加人参汤证(168)(169) ➢ 猪苓汤证(223)(224)
(221)阳明热证误下的变证 脉浮一里热炽盛,内外充斥 脉紧为邪气实,正邪相搏 咽燥口苦里热炽盛,津液损伤 腹满而喘热邪内壅,气机阻滯辛寒清热 身重内热炽盛,耗气伤津 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热炽 阳明病
阳明病 23 (221)阳明热证误下的变证 脉浮——里热炽盛,内外充斥 脉紧——为邪气实,正邪相搏 咽燥口苦——里热炽盛,津液损伤 腹满而喘——热邪内壅,气机阻滞 辛寒清热 身重——内热炽盛,耗气伤津 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热炽
(221)阳明热证误下的变证 发汗—津伤热炽,热扰心神躁,心愦愦,反谵语 误治温针以火济热,心神被扰怵惕、烦躁不得眠等 攻下—邪热乘虛内犯胸膈心中懊愦,舌上苔黄 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阳明病
阳明病 24 发汗——津伤热炽,热扰心神——躁,心愦愦,反谵语 误治 温针——以火济热,心神被扰——怵惕、烦躁不得眠等 攻下——邪热乘虚内犯胸膈——心中懊憹 ,舌上苔黄 清宣郁热 —— 栀子豉汤 (221)阳明热证误下的变证
栀子豉汤证证治 病机】邪热未尽,留扰胸膈 治则】清热宣郁除烦 方药】 清热解郁除烦 栀子 导火下行,热从小便更出 宣散胸中郁结 香豉 和胃降气 阳明病
阳明病 25 栀子豉汤证证治 【病机】邪热未尽,留扰胸膈 【治则】清热宣郁除烦 【方药】 清热解郁除烦 栀子 导火下行,热从小便出 宣散胸中郁结 香豉 和胃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