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楣门,白芷铺房; 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 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 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本篇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 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 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 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 的情景。 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中截取 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 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莩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全 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 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从后文中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楣门,白芷铺房; 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 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 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本篇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 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湘君和湘夫人 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或谓夫妻神。《湘君》是以巫师扮演得的湘夫人的口吻, 抒写追怀湘君的情景,《湘夫人》是以巫师扮演的湘军的口吻,抒写追怀湘夫人 的情景。 一、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悲剧情景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诗中截取 湘君与湘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期约难遇的片段,着重抒写湘君的一系列追寻行 为和心理活动,表现出湘君对湘夫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全 诗大致可分四段,由于写的是神的爱情,意境朦胧难解,须潜心体悟。 首四句是第一段,总提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从后文中
“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 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 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这 情景,就像《诗经?兼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目眇眇 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 就在心中升腾起来。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 愁情。 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登白? 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沅有?兮醯有兰,思公子兮 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 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 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饱中 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 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 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 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 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 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这是在失 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先写筑室建房、美饰 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 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相夫人最终没 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 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 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屈原的感情寄托和读者的连类出发
“闻佳人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两句看,湘君与湘夫人似乎有过预约,湘君就 是为赴约而匆匆赶来的。但来到期约地点一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帝子降兮 北渚”,湘夫人是来了,但却降临在北面那个小岛上,两个人只能隔水相望。这 情景,就像《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样,可望而难即。“目眇眇 兮愁予”,写他只能在渺渺茫茫、似有实无中遥望、追寻,于是一股失落的愁情 就在心中升腾起来。而秋风??、水波荡漾、落叶飘零,则是通过写景来渲染这 愁情。 第二段十四句,都是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寻行为和心理活动。“登白? 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写登高远望,日夜等待。“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 未敢言”,是说在沅江、澧水相夫人往常出没的那些地方,本来应当有相遇表白 的机会,但错过了,想来实在令人追悔、懊恼。“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 是说湘君放眼追寻,到处都是浩渺烟波、潺?流水,没有相夫人的半点踪影,于 是他的精神陷入了恍惚之中。“朝驰余马兮江皋,兮济兮西?”,写湘君在恍惚中 仍日夜驰马沅、湘之间,颇是《蒹葭》中“溯洄”、“溯游”反复“从之”的情 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与其说是真有这样的召约,不如说是湘 君的内心想望:在神志恍惚的追寻中,他耳边仿佛时时有相夫人的声音在呼唤 自己一同飞向那幸福的爱情港湾。于是,诗意也就自然地过渡到第三段的幻境。 在这第三段的行文中还穿插描述了“鸟何”、“罾何”、“觅何”、“蛟何”四种反 常景象,那是对湘君期约难遇尴尬处境和懊恼心情的比况和烘染。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在水中装修新房以迎娶相夫人的情景。这是在失 望与希望的交织中,从恍惚神志中生发出来的虚幻空间。先写筑室建房、美饰 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 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最后六句是第四段,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的行为和心境。相夫人最终没 能出现,湘君的心境也由梦幻回到无可奈何的现实。于是,他将自身的衣物抛 入江中,遗赠信物以及寄托真情相思。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 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二、屈原的感情寄托和读者的连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