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语法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识别、纠正、语 法错误,能正确分析语法现象,用词造句合乎规范。 教学时数:35时。 教学重点: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过的语法事实:另 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 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 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 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跟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 1.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 则。语法是抽象出米的公式。 2。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一)稳周性 1.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 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2.语法的稳周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 (三)民族性 1,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样也表现在语法上。 2.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3.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此外,语法还有生成性、系统性、递归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 (一)语法单位四级: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和别的语 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 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
第五章 语法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识别、纠正、语 法错误,能正确分析语法现象,用词造句合乎规范。 教学时数:35 时。 教学重点:词类;短语;句法成分;句型。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上面说过的语法事实;另 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 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 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 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跟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一)抽象性 1.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 则。语法是抽象出来的公式。 2.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 1.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 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2.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 (三)民族性 1.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样也表现在语法上。 2.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3.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此外,语法还有生成性、系统性、递归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 (一)语法单位 四级: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和别的语 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 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
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1)句类 (2)句型。 (二)句法成分 1.句法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2:汉语有八种一般句法成分。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通常主语在前,谓语 在后,两者之间有陈述关系 (2)动语和宾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 表示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3)定语和状语两种。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 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4)中心语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中补短语,整个短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所以 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可以看出,每个句子成分总是跟另一句子成分相依存,发生一定的语法关系。(7表) 例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第二节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4.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发成分上。(②)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 合能力。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等等。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包括虚词与什么实词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5.词的形态可分为两种 指构形形态,例如重叠 )指构 词形态,例如加词缀,。 6.词的意义,指的是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例如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 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 7.功能和形态分别是句法和词法形式,意义专指语法意义。 划分词类的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面要性各不相同 8. 汉语划分】 司类主要应依据语法功能。只有在判定某些词的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 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在划大类中的小类时,意义更显得重要 功能、形态、意义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 9.汉语划分词类,语法功能是主要的依据,但使用时要分清主要、次要或者经常、非 经常。 在同一词类中,各词的语法特征也有差异。例如名词。 10.在不同类之间也有共性,因此有归并成更大词类的可能。 11.在同一词类之内各词也有个性,这样有再分小类的可能。 12.照汉语的老传统,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 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为句子。 4.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1)句类; (2)句型。 (二)句法成分 1.句法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2.汉语有八种一般句法成分。 (1)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通常主语在前,谓语 在后,两者之间有陈述关系 (2)动语和宾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 表示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3)定语和状语两种。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动词、 形容词)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4)中心语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中补短语,整个短语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所以 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可以看出,每个句子成分总是跟另一句子成分相依存,发生一定的语法关系。(p7 表) 例如: 全体 同学 都 做 完了 语法作业 第二节 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2.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3.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4.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发成分上。 (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 合能力。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等等。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包括虚词与什么实词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5.词的形态可分为两种:一指构形形态,例如重叠。(二)指构词形态,例如加词缀,。 6.词的意义,指的是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例如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 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 7.功能和形态分别是句法和词法形式,意义专指语法意义。 划分词类的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同。 8.汉语划分词类主要应依据语法功能。只有在判定某些词的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 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在划大类中的小类时,意义更显得重要。 功能、形态、意义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 9.汉语划分词类,语法功能是主要的依据,但使用时要分清主要、次要或者经常、非 经常。 在同一词类中,各词的语法特征也有差异。例如名词。 10.在不同类之间也有共性,因此有归并成更大词类的可能。 11.在同一词类之内各词也有个性,这样有再分小类的可能。 12.照汉语的老传统,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有词汇意 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 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 普通名词:朋友、同志、作家、学牛、牛、羊、飞机 专有名词:张衡、黄河、泰山、新疆 华合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优 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 欲望、苦头 物质名词:水、油、肉、声音、风、阳 (2)表示时间(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3)表示处所(处所名词)北京、中国、亚洲、里 (4)表示方位方位词前、后、左、七、之上、以下、东边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一个 人”,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词及其他少数词,例如“妈 妈”和“星星”,是构词的语素重叠。 (4)有的名词能够加 “们”表示群体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动作动词: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 (2)心理活动动词:爱、怕、很、喜欢、羡幕、希望、讨厌 (3)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 死亡、消失 (4)判断动词:是补充:等于 (5)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 2 ,动词的语法特点是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多数能带宾语。(2)动词能 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 加程度副词。(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4)一部分动词可以重 叠,表示短暂,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的动词。单音动词的重叠是AM式,双音动词的重叠 是ABAB式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大方 (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 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 普通名词:朋友、同志、作家、学牛、牛、羊、飞机 专有名词:张衡、黄河、泰山、新疆 集合名词:人民、群众、物品、马匹 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 物质名词:水、油、肉、声音、风、阳光 (2)表示时间(时间名词) 秋天、早晨、明年、现在 (3)表示处所(处所名词) 北京、中国、亚洲、里 (4)表示方位方位词 前、后、左、七、之上、以下、东边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 (2)名词前面—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一个 人”,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词及其他少数词,例如“妈 妈”和“星星”,是构词的语素重叠。 (4)有的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二)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动作动词: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 (2)心理活动动词:爱、怕、很、喜欢、羡慕、希望、讨厌 (3)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 死亡、消失 (4)判断动词:是 补充:等于 (5)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 2、动词的语法特点是:(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2)动词能 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 加程度副词。(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4)一部分动词可以重 叠,表示短暂,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的动词。单音动词的重叠是 AA 式,双音动词的重叠 是 ABAB 式。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大方 (2)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
(3)定数量形容词:多、少、全、许多、好些 2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是 1)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多数能够直接 修饰名词。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 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其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 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例外。(4)有小部 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5)有小部分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四)区 1.区别 的定义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如:“慢性、彩色、上等、初级、大号、 单瓣、万能、野生、人造、冒牌、杏黄”等。 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住是成对儿或成组的。例如:“男:女,雄:雌, 单:双。金:银,西式:中式,阴性:阳性,民用:军用,有限:无限,国营:私营,大型: 中型 小型:微型”等 2、区别词的语法特点是:(1)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做定语:多数能够带“的”形成“的” 字短语。例如:西式服装。(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 语、宾语。例如:他要买微型的。(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 武的 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男运动员”能插入“的”,算是有区别词的短语: “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算一个词,“女、男”是语素,不是词。 (五)数词 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表示数日的多少,可分为系数(一 三、四、五、六、七、八、九) 和位数(什 、 、万、亿 。两者可以组成复合数词。如果系数在位数前,两者是乘的关 系。如果系数在位数后,两者是加的关系。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 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有时也用“百分之×百”的格式。 B.分数,用“X成”“X分之×”等固定格式表示。 C。概数,有几种表示法 a. “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如“十来个人”。 b.相邻两个基数连用,例如:“一两个、三四条、三五斤” (2)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加“第”或“初”组成,例如:第一 第十、初一。 2、词的语法特占是. ,才做句子成分。数 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某些古汉语说法及有严格限制的特殊用法例外。 (2)数量短语 通常用做定语或补语、状语。(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 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 (六)量词 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专用量词 度量衡量词:尺、元、角 个体量词:个、位、枝、艘、辆、幅、座、句
(3)定数量形容词:多、少、全、许多、好些 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是:(1)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 修饰名词。性质形容词少数能够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一 部分形容词也能做补语。(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其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 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例外。(4)有小部 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5)有小部分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 (四)区别词 1.区别词的定义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如:“慢性、彩色、上等、初级、大号、 单瓣、万能、野生、人造、冒牌、杏黄”等。 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住是成对儿或成组的。例如:“男:女,雄:雌, 单:双.金:银,西式:中式,阴性:阳性,民用:军用,有限:无限,国营:私营,大型: 中型:小型:微型”等。 2、区别词的语法特点是:(1)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做定语;多数能够带“的”形成“的” 字短语。例如:西式服装。(2)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 语、宾语。例如:他要买微型的。(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 式的。 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例如“女医生、男运动员”能插入“的”,算是有区别词的短语; “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算一个词,“女、男”是语素,不是词。 (五)数词 1.数词的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词。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 表示数日的多少,可分为系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和位数(十、百、下、万、亿)。两者可以组成复合数词。如果系数在位数前,两者是乘的关 系。如果系数在位数后,两者是加的关系。 基数词可以组成表示倍数、分数、概数的短语。 A.倍数,由基数加“倍”组成。有时也用“百分之×百”的格式。 B.分数,用“X 成”“×分之×”等固定格式表示。 C.概数,有几种表示法: a.“来、多、把、左右、上下”放在数词后或数量短语的后头。如“十来个人”。 b.相邻两个基数连用,例如:“一两个、三四条、三五斤”。 (2)序数词 表示次序前后。一般是在基数前加“第”或“初”组成,例如:第一 、 第十、初一。 2、数词的语法特点是:(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做句子成分。数 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某些古汉语说法及有严格限制的特殊用法例外。(2)数量短语 通常用做定语或补语、状语。(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 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 (六)量词 1.量词的意义和种类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1)物量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专用量词 度量衡量词:尺、元、角 个体量词:个、位、枝、艘、辆、幅、座、句
集体量词:对、双 不定量词:些、点 B.借用量 借自名词:头、口、后、杯、盒、桶 借自动词:挑(一挑水)、捆(一捆柴) (②)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常做补语。 A.专用的次、回、越、顿、阵、番(说明:也是物量词)、迈、下、 B临时借 用的 借自名词:笔(画一笔)、枪(开两枪)、刀(彻三刀刃 借自动词:摸(模了一摸)、看(看了一看)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单音量词大都可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七)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 略微、几乎 表尔范围: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一概、一律、单单、就、极其、格外、分外、 更、过于、尤其、仅仅、单、光、一齐 表示处所: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时间和频率:已、已经、曾、曾经、刚、刚别、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 马上 立刻、顿时、终于、 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 早晚、 向、向来、从来 总是、始终、水、永远、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义、也、再 表尔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 不必、不用(甭)、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情悄 表示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 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 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和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的条件下还 可以做补语。做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 可以放到主语之前。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 分。(2)副词大都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等可以单说。少数 副词可以在对话中单说。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说的,有成对使用的 (八)代词 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间代词、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里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17个 我 咀 你(您)他(她、它) 我们咱们 你们 他们(她们、它们) 人 别人 大家 自己
集体量词:对、双 不定量词:些、点 B.借用量词 借自名词:头、口、后、杯、盒、桶 借自动词:挑(一挑水)、捆(—捆柴) (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常做补语。 A.专用的 次、回、趟、顿、阵、番(说明:也是物量词)、迈、下、 B.临时借用的 借自名词:笔(画一笔)、枪(开两枪)、刀(切三刀) 借自动词:摸(模了一摸)、看(看了一看)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单音量词大都可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七)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 略微、几乎 表尔范围: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一概、—律、单单、就、极其、格外、分外、 更、过于、尤其、仅仅、单、光、—齐 表示处所: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时间和频率:已、已经、曾、曾经、刚、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 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一向、向来、从来、 总是、始终、水、永远、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义、也、再三 表尔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 不必、不用(甭)、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 表示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 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和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做状语。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的条件下还 可以做补语。做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 可以放到主语之前。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 分。(2)副词大都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等可以单说。少数 副词可以在对话中单说。(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说的,有成对使用的。 (八)代词 1.代词的意义和种类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里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 17 个: 我 咱 你(您) 他(她、它) 我们 咱们 你们 他们(她们、它们) 人家 别人 大家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