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赏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 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这首托 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 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矮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 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 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矮”暗示显宦身 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 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 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矮饮清露”的形 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 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蝉》赏析 •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 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这首托 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 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 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 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 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 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 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 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 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岀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 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校干的高 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 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 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 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 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 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 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 字W 字 有 根 elcome
•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 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 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 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 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 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 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 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 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 字 字 有 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秋风”,这是全篇比 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 上引发出来的诗的ⅸ论。蝉声远传,一般 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 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 s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 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 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 能声名远播, Welcome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 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 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 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 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 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 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 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 能声名远播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宾狱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王咏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婵虞世南 唐人咏蝉三绝 垂绥饮清露,流响岀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 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elcome
在 狱 咏 蝉 骆 宾 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 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 人 咏 蝉 三 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