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 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 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 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的生活,天宝十四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 位。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 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 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 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 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 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 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 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的生活,天宝十四年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 位。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 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 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 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 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天宝十四载(75)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 杜甫把家安置在鄘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 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 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 望》、《哀江头》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风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 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 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 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 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 望》、《哀江头》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 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 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入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 家人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 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 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 病死?在衡州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 行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 白 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 绝唱
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 家人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 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 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 病死?在衡州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 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 绝唱
杜诗的思想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忧国悯时,表现深挚的爱国感情。 ·3、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 杜诗的思想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 2、忧国悯时,表现深挚的爱国感情。 • 3、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 •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
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 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 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 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
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 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 。 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 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