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学特征——花果 ◼ 花为总状花序,小花有内、外稃各1片,雄蕊 3~6枚,雌蕊1枚,含1胚株。 ◼ 果实不开裂,为颖果,具1粒种子
一、植物学特征——花果 ◼ 花为总状花序,小花有内、外稃各1片,雄蕊 3~6枚,雌蕊1枚,含1胚株。 ◼ 果实不开裂,为颖果,具1粒种子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 ◼ 竹的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故我国 盛产竹。 ◼ 生长适宜温度要求年均温12~22℃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 ◼ 竹的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故我国 盛产竹。 ◼ 生长适宜温度要求年均温12~22℃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分 ◼ 竹的枝叶繁茂,水分蒸腾量大,而鞭根入土浅, 抗旱力弱,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 导致开花死亡;过湿对根系不利,切忌积水,以 免地下根茎腐烂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分 ◼ 竹的枝叶繁茂,水分蒸腾量大,而鞭根入土浅, 抗旱力弱,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 导致开花死亡;过湿对根系不利,切忌积水,以 免地下根茎腐烂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土壤营养 ◼ 竹适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透气良好, 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适宜pH为4.5~7。 ◼ 凡是土层薄、石砾的、土质过粘都不适宜竹的生 长,会影响产笋量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土壤营养 ◼ 竹适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透气良好, 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适宜pH为4.5~7。 ◼ 凡是土层薄、石砾的、土质过粘都不适宜竹的生 长,会影响产笋量
三、生产技术 (一)土地选择和准备 ◼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微酸性、地下水位低、排 灌方便的山坡地。 ◼ 秋冬季进行整地,山坡地在坡度20°以下的缓倾 斜地,最好全面开垦。 ◼ 在坡度为20° ~30°的地区,宜采用带状整地; 按等高线每隔2~3 cm开垦宽约3 m的带状梯田。 ◼ 在30°以上的陡坡地,宜采用块状整地
三、生产技术 (一)土地选择和准备 ◼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微酸性、地下水位低、排 灌方便的山坡地。 ◼ 秋冬季进行整地,山坡地在坡度20°以下的缓倾 斜地,最好全面开垦。 ◼ 在坡度为20° ~30°的地区,宜采用带状整地; 按等高线每隔2~3 cm开垦宽约3 m的带状梯田。 ◼ 在30°以上的陡坡地,宜采用块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