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目五、取食与危险之间的权衡·(264)(265)六、反捕食对策….七、栖息地选择…(271)八、迁移和扩散…(272)第三节社群行为…(273)一、婚配行为和双亲行为………(273)二、竞争行为….(281)三、利它行为…(288)四、社会组织和集群生活(304)第四节动物的通讯(314)一、动物的通讯方式…(314):.二、通讯与生态条件.(316)三、动物通讯的进化…·(316)第八章禾种群间相互作用(319)第一节禾种间竞争.(322)一、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322)二、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324)三、似然竞争.…(324)四、洛特卡-沃尔泰勒(Lotka一Volterra)模型(326)五、实验种群的竞争….…(332)...六、自然种群的竞争和生态位分化·(334)七、斑块环境中的种问竞争与共存..(338)八、竞争与进化..(344)九、Tilman模型(345)第二节捕食与被食……(348)一、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348)二、捕食策略和功能反应.(350)三、捕食者与被食者种群相互动态的数学模型…(354)四、实验种群研究...(359)五、野外研究.(359)第三节食草作用.…(361)一、植物和食草动物的相互适应..(361)二、食草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种群动态.(365)三、植物一食草动物系统的分类...(368)第四节寄生物和宿主…...(371)一、寄生物类型...(371)二、寄生物和宿主的相互适应(372)三、寄生物和宿主种群数量的相互动态……·.(373)四、微寄生物传染病模型….(375)五、寄主一寄生物协同进化.(378)第五节互利共生(379)、仅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共生(379)
录5二、包括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380)(380)三、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四、动物消化道中的互利共生…(380)五、高等植物与真菌的互利共生—菌根.·(381)六、生活于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体(381)第九章群落生态学(383)第节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85)一、群落的概念及其产生(385)二、群落的基本特征.(386)三、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386)第二节群落的结构和成分(386)一、群落的外貌和生长型.·(387).二、垂直结构(389)三、水平格局(391)四、时间格局…(392)五、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393)第三节物种多样性(394)、群落中物种一多度分布.:(394)二、多样性指数的测定...(398)三、一些多样性等级的实例…….(401)四、决定多样性等级的因素….(402)第四节种间关连、相似性和排序……(404)一、有关群落性质的两种观点....(404)二、种间关连的测定方法.(405)三、相似性系数..(408)四、群落的排序…(410).第五节群落的演替.(417)、演替的概念及其产生….(417)二、群落演替的实例…(418)三、演替的分类·..(420)四、关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问题…(422)五、群落的周期性“演替”(423)六、经典的和个体论的演替观….(424)第六节形成群落结构的因素(426)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426)二、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429)..三、岛屿与群落结构..(430)四、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433)五、干扰与群落结构和动态…(433)..六、空间异质性与多样性…(436)七、平衡说和非平衡说·(436).第七节世界上的主要生物群系(439)
6日录(439)一、陆地生物群落二、淡水生物群落……·(446)三、海洋生物群落..(446)(447)四、湿地第十章生态系统(449)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51)一、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意义……(451)二、余统与反馈....(452)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454)四、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457)五、生态系统中的同资源种团…(459)六、下行控制或上行控制(461)......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462)一、生产力的基本概念………(462)二、一个最适条件下初级生产的效率估计..(463)三、全球初级生产力的分布..(463)四、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466)五、决定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469)六、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474)第三节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475)一、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475)+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476)三、食物链能流和生态锥体.(476)四、生态效率(478)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的分解…(480)分解过程的性质………(480)二、分解者生物….(481)三、资源质量·(483)四、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484)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87)一、淡水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487)二、森林生态余统的能流分析…(489)eoeeoeeooo.三、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490)四、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491)..五、不同生态系统的能流特点…(494)第六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495)..一、水循环..(495)二、气体型循环..**(498)三、沉积型循环.(503)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收支(506)五、再循环途径和循环指数…(508)第七节”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09)
自录7一、稳定性的概念….(510)二、对复杂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各种观点(511)第八节生态系统的发育(512)...第十一章大尺度生态学(515)第一节景观生态学.(517)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517)二、景观结构……(517)三、景观功能(521)四、景观结构的起源和演变……(522)五、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523)第二节全球生态学(524)一、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的生态影响·..(524)二、人类活动与全球氮循环…(526)三、全球土地利用格局与生物多样性,(528)四、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气候变暖.(529)五、全球生态学研究与工具.(531)第十二章应用生态学…(533)第一节有益生物种群的产量·(535)一、逻辑斯谛模型:(535)二、动态库模型..:(541)三、补充量与亲体量的关系…..(544)四、最大持续产量与环境变化..(547)第二节有害动物的防治与管理(548)一、消灭种群问题(549)二、控制数量问题.(552)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育.(559)生物多样性价值…..(559)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560)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561)四、生物多样性研究…(563)...五、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对策…(565)第四节生态系统服务..(568)-一、生态案统服务的概念和意义.(568)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568)三、生态系统服务项目内容..(569)四、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571)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计的重要意义…·(574)第五节生态系统管理(575)一、生态系统管理定义(575)二、进行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因….(575)三、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575)四、生态系统管理与人类地位的双重性·(576)
日录(576)五、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持续力·(576)六、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577)七、可适应的生态系统管理·--(579)参考文献·英文名词索引…·(594)(608)中文名词索引.(620)有关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