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质量的特征 教学质量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 教学质量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 教学质量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 教学质量是长效性和短效性的统 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提出 1、竞争加剧 2、质量不尽人意 3、质量管理面对多重挑战 4、质量意识、观念有待于加强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2、教学质量的特征 教学质量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教学质量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教学质量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 教学质量是长效性和短效性的统一 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提出 1、竞争加剧 2、质量不尽人意 3、质量管理面对多重挑战 4、质量意识、观念有待于加强 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整体质量观 发展质量观 适应质量观 全体质量观 多元质量观 2、建立质量标准 要不要确立标准? 谁来确定标准? 3、检查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的评价 5、教学质量控制 控制什么? 谁来控制? 效果如何?
整体质量观 发展质量观 适应质量观 全体质量观 多元质量观 2、建立质量标准 要不要确立标准? 谁来确定标准? 3、检查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的评价 5、教学质量控制 控制什么? 谁来控制? 效果如何?
第四节决战课堂—听课与评课 、听课与评课的理论基础 教育评价学基础 主体交往理论 他者;交往(异化);主体间性;话语伦理(学);共识 二、听课的原则、类型和技术 (一)为什么听颗 1、听课的目的 如何做合格的听众 (二)听课的原则 目的清晰有所选择 谋取进步避免干扰 转化角色量力而为
第四节 决战课堂——听课与评课 一、听课与评课的理论基础 教育评价学基础 主体交往理论 他者;交往(异化);主体间性;话语伦理(学);共识 二、听课的原则、类型和技术 (一)为什么听颗 1、听课的目的 2、如何做合格的听众 (二)听课的原则 目的清晰 有所选择 谋取进步 避免干扰 转化角色 量力而为
Q1(三听课的类 第二,指导型听课 第三,交流性听课 第四,研究型听课 第五,选优型听课 (四)听课的技术 1、作好听课准备 2、进入角色 3、把握要领
(三)听课的类型 第一,检查性听课 第二,指导型听课 第三,交流性听课 第四,研究型听课 第五,选优型听课 (四)听课的技术 1、作好听课准备 2、进入角色 3、把握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