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03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 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张亚军
人教2003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 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张亚军
研究的背景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大胆地 预言:染色体是由一些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 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码。 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莫尔斯电码 的两个符号:“·”、“一”,通过排列组合来 储存遗传信息
1944年,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发表大胆地 :染色体是由一些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 组成。这种连续体的精确性组成了遗传密码。 同分异构单体可能作为一般民用的 的两个符号: “· ” 、 “—” ,通过排列组合来 储存遗传信息
莫尔斯电报 :短音念作"滴(di)" 一:长音念作"答(da)" 字码: A B D E F: G:--·H:∴·上:·小·一--K:一 N O P Q R Y 数码(长码}) 3 4: 5 6: 7 ··8:二二—··9:二二二-·0
• : 短音 念作"滴(di)" — : 长音 念作"答(da)" 字码: A: • — B: — • • • C: — • — • D: — • • E: • F: • • — • G: — — • H: • • • • I: • • J: • — — — K: — • — L: • — • • M: — — N: — • O: — — — P: • — — • Q: — — • — R: • — • S: • • • T: — U: • • — V: • • • — W: • — — X: — • • — Y: — • — — Z: — — • • 数码(长码):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0: — — — — —
研究的背景: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给予 科学家们很大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成了势在必行 的工作。 1944年,薛定谔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 明确,十年后DNA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的背景下: 将遗传信息设想为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组成。连 续体的精确性类比成一种电码式的遗传密码,实在 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1944年,薛定谔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尚未 明确,十年后DNA双螺旋模型才得以建立的背景下: 将遗传信息设想为同分异构的单体连续所组成。连 续体的精确性类比成一种电码式的遗传密码,实在 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给予 科学家们很大的激励。破译遗传密码成了势在必行 的工作
遗传密码的试拼与阅读方式的探索 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 DNA顺序或mRNA顺序和蛋白质(多肽链)相比较 DNA、mRNA-4种碱基 ?决定 蛋白质一20种氨基酸
对于遗传密码来说最简单的破译方法应是将 DNA顺序或mRNA顺序和蛋白质(多肽链)相比较。 ?决定 蛋白质— 20种氨基酸 DNA、mRNA — 4种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