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拨:偏角增加的方向与水平度盘读数增加方向 相反,即逆时针方向旋转拨角。 2)测站设在Y点,以切线 YZJD为零方向,反拨测设 YZQZ间的曲线点,如 图11-7 ※类似上述计算方法,按里 程列出各点的偏角值为 360°-6(如表11-2) 图11-7
26 图11-7 反拨:偏角增加的方向与水平度盘读数增加方向 相反,即逆时针方向旋转拨角。 2)测站设在YZ点,以切线 YZ-JD为零方向,反拨测设 YZ—QZ间的曲线点,如 图11-7。 ※ 类似上述计算方法,按里 程列出各点的偏角值 为 360° —δi (如表11-2)。 图11-7
表11-2偏角计算表(反拨) 里 程 曲线长 注 记 不yZ3+039,52 0°0 切线方向 +020.00 1952 3585254 0000 357°44109 37+820,00 +80000 2000 346°16′36″ QZ37+796.38 346°04090(=360° (核!) 360°-6
27 表11-2 偏角计算表(反拨) 360°-δi 表
3测设方法 以测站设在ZY点为例(如图-6)。 (1)置镜于ZY点上,后视/D点方向,度盘配为0。000″; (2)转动照准部“正拨”偏角6(=2315/在视线上用钢尺 量出弦长676m插一测钎,定出曲线点1; (3)转动照准部,“正拨”偏角62(=1°3200);同时用 钢尺自曲线点1起量,以20m分划处与准望远镜视线相交,在交 点处插一测钎,定出曲线点2; (4)拔去1点的测钎在地面点1处打入一板桩,桩上用红油漆 写明其里程。 (5)同法,继续前进定出曲线点3、4…,一直测设到曲中 (Qz)点。 检查 OZ 4
28 3. 测设方法 以测站设在ZY点为例(如图11-6)。 (1)置镜于ZY点上,后视JD点方向,度盘配为0°00′00″; (2)转动照准部“正拨”偏角 δ1 ( =23′15″);在视线上用钢尺 量出弦长6.76m,插一测钎,定出曲线点1; (3)转动照准部, “正拨”偏角 δ2(=1°32′00″);同时用 钢尺自曲线点1起量,以20m分划处与准望远镜视线相交,在交 点处插一测钎,定出曲线点2; (4)拔去1点的测钎,在地面点1处打入一板桩,桩上用红油漆 写明其里程。 (5)同法,继续前进定出曲线点3、4…… ,一直测设到曲中 (QZ)点。 检查: 4 QZ =
※置镜于YzZ点如图11-,测设另一半曲线偏角 要反拨: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 为360°-0 检查:弦长丈量是从点到点如:Yz-1,1-2,23…Qz 在QZ点的总偏角为:CQz=360°~a 应检核所测设的Qz点点位是否闭合,如超限, 须及时检查原因,重新测设
29 ※ 置镜于YZ 点,(如图11-7),测设另一半曲线,偏角 要反拨: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 为360°- δi。 检查:弦长丈量是从点到点如: YZ-1,1-2,2-3…i-QZ 在QZ点的总偏角为: 应检核所测设的QZ点点位是否闭合,如超限, 须及时检查原因,重新测设。 4 360 = − QZ
二、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 (切线支距法适用于地势较平 坦的地区) 1.测设原理:切线支距法即直 角坐标法。 (1)切线坐标系:见图1-8 坐标原点:曲线起点或曲线 终点 轴:Z减或Z到m的切线方向; y轴:过ZY或Yz与切线垂线 y 的方向,即圆心方向 D(r) 图118
30 二、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 (切线支距法适用于地势较平 坦的地区) 1.测设原理:切线支距法即直 角坐标法。 (1)切线坐标系:见图11-8 坐标原点:曲线起点ZY或曲线 终点YZ; x轴:ZY或YZ到JD的切线方向; y轴:过ZY或YZ与切线垂线 的方向,即圆心方向。 图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