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托普康)GTS229全站仪的使用 一.GTS-229全站仪的操作键 在操作面板上共有10个操作键,其中6个硬键,4个软键。硬键的功能与作用见教材 第129页图6.21;4个软键在不同的测量模式下有不同的功能,详见教材表6-3、表6-4 和表6-5。(要求自学) 二.测前准备工作 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2.按 power键开机。(若电池电量不足,则其显示标志只有一格,并且会闪烁;若屏 幕底行显示“ X TILT OVER”,说明仪器不水平,需重新整平,直至显示“osET HOLD HSET P1") 三.角度测量 1水平角(右角HR:从起始方向顺时针计,相当于方位角推算中的左角)和垂直角测量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按ANG键 (2)照准第一个目标A(后视 (3)将目标A的水平度盘读数设为00000:按F1之后按F3(yes),屏幕显示为 XX XXXX HR00000 记录显示的天顶距和水平角值。 (4)照准第二个目标B(前视),屏幕显示该目标的V、HR值,记录此值。 以上为上半测回。纵转望远镜测下半测回(跟测回法相同),注意:盘右不需再置零! 2.水平角右角(顺计)左角(逆计)的切换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1 Topcon(托普康)GTS-229 全站仪的使用 一. GTS-229 全站仪的操作键 在操作面板上共有 10 个操作键,其中 6 个硬键,4 个软键。硬键的功能与作用见教材 第 129 页图 6.21;4 个软键在不同的测量模式下有不同的功能,详见教材表 6-3、表 6-4 和表 6-5。(要求自学) 二. 测前准备工作 1. 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2. 按 power 键开机。(若电池电量不足,则其显示标志只有一格,并且会闪烁;若屏 幕底行显示“x TILT OVER”,说明仪器不水平,需重新整平,直至显示“0SET HOLD HSET P1”) 三. 角度测量 1.水平角(右角 HR:从起始方向顺时针计,相当于方位角推算中的左角)和垂直角测量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按 ANG 键)。 (2).照准第一个目标 A(后视)。 (3).将目标 A 的水平度盘读数设为 0 °00′00″:按 F1 之后按 F3(yes),屏幕显示为 V ××°××′××″ HR 0 ° 0 0′ 00″ 记录显示的天顶距和水平角值。 (4).照准第二个目标 B(前视),屏幕显示该目标的 V、HR 值,记录此值。 以上为上半测回。纵转望远镜测下半测回(跟测回法相同),注意:盘右不需再置零! 2.水平角右角(顺计)/左角(逆计)的切换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按F4两次,进入第3页 (3)按F2键,便实现了HR与HL的转换,此时水平角显示为HL 3.水平角的设置(配置水平度盘)方法之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屏显示所设的水平角值 (3)按F2键(HOLD) (4)转动全站仪照准后视目标A。 (5)按F3键(yes),完成水平角的设置,即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设定值 4.水平角的设置(配置水平度盘)方法之二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照准后视目标A。 (3)按F3键(选择HSET,此时显示屏显示如下内容 H ANGLE SET INPUT ENTER 1234567890.-[EN(注:只有在按了“ INPUT"之后才会出现此行字符 例如将水平角设置为901234(按90.1234进行输入),则按以下操作 (4)按F1键( INPUT (5)按F3键(90-),显示屏底行显示:(9)(0) (6)按F1键(选择“9),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9 (7)按F3键(90-),显示屏底行显示:(9)(0)(。)(-) (8)按F2键(选择“0″),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90 (9)按F3键(90.-),显示屏底行显示:(9)(0)(。)(- (10)按F3键(选择“。"),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90. 2
2 (2).按 F4 两次,进入第 3 页。 (3).按 F2 键,便实现了 HR 与 HL 的转换,此时水平角显示为 HL。 3.水平角的设置(配置水平度盘)方法之一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屏显示所设的水平角值。 (3).按 F2 键(HOLD)。 (4).转动全站仪照准后视目标 A。 (5).按 F3 键(yes),完成水平角的设置,即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设定值。 4. 水平角的设置(配置水平度盘)方法之二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照准后视目标 A。 (3).按 F3 键(选择 HSET),此时显示屏显示如下内容: H ANGLE SET HR: INPUT ----- ----- ENTER 1234 5678 90.- [ENT] (注:只有在按了“INPUT”之后才会出现此行字符) 例如将水平角设置为 90°12′34″(按 90.1234 进行输入),则按以下操作: (4).按 F1 键(INPUT)。 (5).按 F3 键(90.-),显示屏底行显示:(9) (0) (。) (-) (6).按 F1 键(选择“9”),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 9 (7).按 F3 键(90.-),显示屏底行显示:(9) (0) (。) (-) (8).按 F2 键(选择“0”),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 90 (9).按 F3 键(90.-),显示屏底行显示:(9) (0) (。) (-) (10).按 F3 键(选择“。”),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 90
(11)按F1键(选择“1234″),显示屏底行显示:(1)(2)(3)(4) (12)按F1键(选择“1),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901 同法输入所有的数字,使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90.1234。最后按F4键(ENT), 即完成了水平角的设置,此时显示屏显示90°1234,为正常角度测量状态 5天顶距高度角切换(使Ⅴ值变为90°-V)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按F4键两次转到第3页。 (3)按F3键(CMPS),即实现“天顶距高度角”的转换。如V原为881020°,则转换后 显示为:V1°4940°。 四.距离测量 1进入距离测量模式(状态 在测角模式下,按“测距键”即进入测距模式,此时显示屏上出现“*”标志;若瞄准 了反光镜,则会出现“滴.滴…”的蜂鸣声。(欲从测距模式返回测角模式,按ANG键 2.“精测跟踪粗测”模式选择 精测:正常测距方式,显示至mm,时间为1.2秒,精度高(能达到标称精度 跟踪:显示至10mm,测距时间短,仅需04秒,但精度低(误差为10~20mm) 粗测:显示至10mm,时间0.7秒,精度较差(误差为10~20mm (1)在测距模式下按F2键(MODE) (2)按F或P2或F3,选择精测(FINE)或跟踪( TRACK)或粗测( COARSE)模式 3距离测量之一(连续测量。模式已由“四2”选定 (1)在测角模式下照准反光镜中心 2)按测距键,约4秒钟后显示距离。以后毎隔12秒(或04秒或07秒)显示一次距离
3 (11).按 F1 键(选择“1234”),显示屏底行显示:(1) (2) (3) (4) (12).按 F1 键(选择“1”),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 90.1 ……同法输入所有的数字,使显示屏第二行显示:HR: 90.1234。最后按 F4 键(ENT), 即完成了水平角的设置,此时显示屏显示 90°12′34″,为正常角度测量状态。 5.天顶距/高度角切换 (使 V 值变为 90°-V) (1).确认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状态)。 (2).按 F4 键两次转到第 3 页。 (3).按 F3 键(CMPS),即实现“天顶距/高度角”的转换。如 V 原为 88°10′20″,则转换后 显示为:V 1 °49′40″。 四. 距离测量 1.进入距离测量模式(状态) 在测角模式下,按“测距键”即进入测距模式,此时显示屏上出现“*”标志;若瞄准 了反光镜,则会出现“滴…滴…”的蜂鸣声。(欲从测距模式返回测角模式,按 ANG 键) 2.“精测/跟踪/粗测”模式选择 精测:正常测距方式,显示至 mm,时间为 1.2 秒,精度高(能达到标称精度)。 跟踪:显示至 10mm,测距时间短,仅需 0.4 秒,但精度低(误差为 10~20mm)。 粗测:显示至 10mm,时间 0.7 秒,精度较差(误差为 10~20mm)。 (1).在测距模式下按 F2 键(MODE). (2).按 F1 或 F2 或 F3,选择精测(FINE)或跟踪(TRACK)或粗测(COARSE)模式。 3.距离测量之一(连续测量。模式已由“四.2”选定) (1).在测角模式下照准反光镜中心。 (2).按测距键,约 4 秒钟后显示距离。以后每隔 1.2 秒(或 0.4 秒或 0.7 秒)显示一次距离
若显示屏显示的是HR、HD和VD(高差),则再按一次测距键,显示变为HR、V和 SD(斜距),反之亦然 (3)记录足够的距离值后,按ANG键返回测角模式(省电 4距离测量之二(单次测量) (1)在测角模式下照准反光镜中心。 (2)按测距键后接着按F1键(MEAS),约4秒钟后显示一次距离。 (3)再按FI键一次,约4秒钟后又显示一次距离,… (4)记录足够的距离值后,按ANG键返回测角模式 五.坐标测量(碎部测量) 在已知点O安置仪器,以另一个已知点A定向,根据O点的已知坐标、OA的方位角 以及照准P点时的读数(水平角、垂直角、斜距、仪高、镜高等)便可计算P点的坐标 并显示出来。 1设置测站点的已知坐标(假设为:x0=1234567,y=2345678,z0=56.789 (1)在测角模式下按坐标测量键(简称“坐标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2)按F4键。 (3)按F3键(OCC (4)按F1键( INPUT)后输入纵坐标ⅹ。(即N)之值(方法类似于“三4”角度输入), 按F4键(ENT)确认。 (5)同法输入yo(即E)zo(即Z之值。显示屏返回坐标测量模式 2输入仪器高(假设=1.523m (1)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F4。 2)按F2键(NSHD)
4 [若显示屏显示的是 HR、HD*和 VD(高差),则再按一次测距键,显示变为 HR、V 和 SD(斜距),反之亦然。] (3).记录足够的距离值后,按 ANG 键返回测角模式(省电)。 4.距离测量之二(单次测量) (1).在测角模式下照准反光镜中心。 (2).按测距键后接着按 F1 键(MEAS),约 4 秒钟后显示一次距离。 (3).再按 F1 键一次,约 4 秒钟后又显示一次距离,…… (4).记录足够的距离值后,按 ANG 键返回测角模式。 五. 坐标测量(碎部测量) 在已知点 O 安置仪器,以另一个已知点 A 定向,根据 O 点的已知坐标、OA 的方位角 以及照准 P 点时的读数(水平角、垂直角、斜距、仪高、镜高等)便可计算 P 点的坐标, 并显示出来。 1.设置测站点的已知坐标(假设为:x○=1234.567, y○=2345.678, z○=56.789)。 (1).在测角模式下按坐标测量键(简称“坐标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2).按 F4 键。 (3).按 F3 键(OCC)。 (4).按 F1 键(INPUT)后输入纵坐标 x○(即 N)之值(方法类似于“三.4”角度输入), 按 F4 键(ENT)确认。 (5).同法输入 y○(即 E)、z○(即 Z)之值。显示屏返回坐标测量模式。 2.输入仪器高(假设 i=1.523m)。 (1).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 F4。 (2).按 F2 键(INS.HT)
(3)按F1键( INPUT)后输入仪器高i(1.523)按F4键(ENT)确认 3输入目标(即棱镜)高(假设v=1.3m) (1)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F4。 (2)按F1键(RH (3)按F1键( INPUT)后输入棱镜高v(1.3),按F4键(ENT)确认 4仪器定向(即预置已知方位角)(假设oA=120°3040) (1)按ANG键返回测角模式。 (2)用“三3”或“三4”的方法进行设置。 5碎部点(P)坐标测量 (1)照准目标P)点的反光镜中心 (2)按“坐标键”,几秒钟后得P点的三维坐标(x、y、z)(即N、E、Z 同法测量其它碎部点。测完后按ANG键返回测角模式 注:输入的已知数据关机后仍保存。输入过程中若需修改,可按“坐标测量键”(左箭 头)或“菜单键”(右箭头)后重输。 南方NTS-202全站仪的使用 NTS-202全站仪的操作键 在操作面板上共有7个操作键,各键的功能与作用见教材第127页。除电源开关键 ( POWER)外,其它键都有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按下某键时仪器执行键上方所标示的第 功能(多为测角),各键的第一功能见教材第127页;当先按下MODE键再按其余各键, 则执行键下方所标示的第二功能(多为测距)各键的第二功能如下 CONS:确认键(相当于 ENTER);或进入专项特种功能模式
5 (3).按 F1 键(INPUT)后输入仪器高 i(1.523),按 F4 键(ENT)确认。 3.输入目标(即棱镜)高(假设 v=1.3m) (1).在坐标测量模式下,按 F4。 (2).按 F1 键(R.HT)。 (3).按 F1 键(INPUT)后输入棱镜高 v(1.3),按 F4 键(ENT)确认。 4.仪器定向(即预置已知方位角)(假设αOA=120°30′40″). (1).按 ANG 键返回测角模式。 (2).用“三.3”或“三.4”的方法进行设置。 5.碎部点(P)坐标测量 (1).照准目标(P)点的反光镜中心。 (2).按“坐标键”,几秒钟后得 P 点的三维坐标(x、y、z)(即 N、E、Z)。 同法测量其它碎部点。测完后按 ANG 键返回测角模式。 注:输入的已知数据关机后仍保存。输入过程中若需修改,可按“坐标测量键”(左箭 头)或“菜单键”(右箭头)后重输。 南方 NTS-202 全站仪的使用 一.NTS-202 全站仪的操作键 在操作面板上共有 7 个操作键,各键的功能与作用见教材第 127 页。除电源开关键 (POWER)外,其它键都有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按下某键时仪器执行键上方所标示的第 一功能(多为测角),各键的第一功能见教材第 127 页;当先按下 MODE 键再按其余各键, 则执行键下方所标示的第二功能(多为测距)。各键的第二功能如下: CONS: 确认键(相当于 ENTER);或进入专项特种功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