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各3-5只(雌蝇必须为处女蝇)作亲本进行杂交,正交,反交各做一瓶。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日期及实验者姓名等。第二天检查一下亲本成活情况,如有死亡时应给予补充。★7-8天移出全部亲本,观察并核对亲本的性状。★待培养瓶中成蝇孵出后,检查,记录F,的有关性状。★选取F,代果蝇3-5对移入新的培养瓶,进行兄妹交配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蝇,为什么?)★7-8天后移去Fi亲本。★再过4-5天,观察F2成蝇,连续统计7-8天,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日期实验者F:杂交组合统计日期成蝇表现型及数目备注总数日期实验者F2:杂交组合成蝇表现型及数目统计日期备注总数百分数(2)果蝇的伴性遗传选取具有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遗传表现,从而了解伴性遗传,实验步骤如下:◆选取具有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雌、雄果蝇各3-5只(雌蝇必须为处女蝇)作亲本进行杂交,正交,反交各做一瓶。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日期及实验者姓名等。第二天检查一下亲本成活情况,如有死亡时应给子补充。★7-8天移出全部亲本,观察并核对亲本的性状。★待培养瓶中成蝇孵出后,检查,记录F,的有关性状。★选取F.代果蝇3-5对移入新的培养瓶,进行兄妹交配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蝇,为什么?)★7-8天后移去Fi亲本。★再过4-5天,观察F2成蝇,连续统计7-8天,并将实验结果填入杂交记录表3.实验数据的处理10
10 选取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各 3-5 只(雌蝇必须为处女蝇)作亲本进行杂 交,正交,反交各做一瓶。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日期及实验者姓名等。第二 天检查一下亲本成活情况,如有死亡时应给予补充。 7-8 天移出全部亲本,观察并核对亲本的性状。 待培养瓶中成蝇孵出后,检查,记录 F1 的有关性状。 选取 F1 代果蝇 3-5 对移入新的培养瓶,进行兄妹交配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 蝇,为什么?) 7-8 天后移去 F1 亲本。 再过 4-5 天,观察 F2 成蝇,连续统计 7-8 天,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F1:杂交组合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实验者_____ 统计日期 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总数 F2:杂交组合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实验者_____ 统计日期 成蝇表现型及数目 备注 总数 百分数 (2)果蝇的伴性遗传 选取具有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遗传表 现,从而了解伴性遗传,实验步骤如下: 选取具有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雌、雄果蝇各 3-5 只(雌蝇必须为处女蝇)作亲本进行 杂交,正交,反交各做一瓶。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日期及实验者姓名等。第 二天检查一下亲本成活情况,如有死亡时应给予补充。 7-8 天移出全部亲本,观察并核对亲本的性状。 待培养瓶中成蝇孵出后,检查,记录 F1 的有关性状。 选取 F1 代果蝇 3-5 对移入新的培养瓶,进行兄妹交配繁殖。(此时不一定用处女 蝇,为什么?) 7-8 天后移去 F1 亲本。 再过 4-5 天,观察 F2 成蝇,连续统计 7-8 天,并将实验结果填入杂交记录表 3.实验数据的处理
用X法检测实验结果,分析是否符合预期结果六、实验作业及思考题1.用x测验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理论数:2.单因子杂交的正反交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3.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果蝇伴性杂交后代性状记录表雄蝇雌蝇类型组合世代红眼白眼红眼白眼数量F.比例正交数量F2比例数量F.比例反交数量Fz比例七、补充资料1.野生型果蝇(+/+)的双翅是长翅,翅长过尾部:残翅果蝇(vg/vg)的双翅几乎没有,只有少量残痕,无飞翔能力,vg的座位是第二染色体67.0。长翅对残翅显性完全。2.用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交配,正反交结果一致,子一代全为长翅,子二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呈3:1之比。3.野生型果蝇(XX、XY)的复眼是红色:白眼果蝇(X"X、X"Y)的复眼是白色W位于X染色体(第一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显性完全。4用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正反交结果不一致。杂交实验图解如下:正交:P:红眼(Xx)×白眼(XY)反交:P:白眼(X"X")×红眼(X"Y)11
11 用 X 2 法检测实验结果,分析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六、实验作业及思考题 1.用 X 2 测验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理论数; 2.单因子杂交的正反交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3.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果蝇伴性杂交后代性状记录表 类 型 组合 世代 雄蝇 雌蝇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正交 F1 数量 比例 F2 数量 比例 反交 F1 数量 比例 F2 数量 比例 七、补充资料 1.野生型果蝇(+/+)的双翅是长翅,翅长过尾部;残翅果蝇(vg/vg)的双翅几乎没 有,只有少量残痕,无飞翔能力,vg 的座位是第二染色体 67.0。长翅对残翅显性完全。 2.用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交配,正反交结果一致,子一代全为长翅,子二代产生性状 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呈 3 :1 之比。 3.野生型果蝇(X + X + 、X + Y)的复眼是红色;白眼果蝇(X w X w 、X w Y)的复眼是白色, w 位于 X 染色体(第一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显性完全。 4.用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正反交结果不一致。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正交:P:红眼(X + X +)× 白眼(X w Y) 反交:P:白眼(X w X w) × 红眼(X + Y)
雄配子雄配子XwX+YY雌配子雕配子X+XwX+X"红眼X+Y红眼X+XW红眼XWY白眼雄配子雄配子X+YXwY雌配子雌配子X+X+X+X+红眼X+Y红眼X+X红眼X+Y红眼XWXwX+X"红眼XWY白眼X"X"白眼X"Y白眼5.X测定:X*=E[(观察值一理论值)2/理论值]根据X2测定和自由度,查X表,若P>5%,说明观察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观察值是符合假设的。6.实验成败关键1.实验的设计与严格执行:2.处女蝇的收集;3.对果蝇性状与生活史的了解。八、说明适用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园艺、林学、植保等专业。综合类、设计类(6学时)12
12 雄配子 雌配子 Xw Y 雄配子 雌配子 X+ Y X+ X+Xw 红眼 X+Y 红眼 Xw X+Xw 红眼 XwY 白眼 雄配子 雌配子 X+ Y 雄配子 雌配子 Xw Y X+ X+X+红眼 X+Y 红眼 X+ X+Xw 红眼 X+Y 红眼 Xw X+Xw 红眼 XwY 白眼 Xw XwXw 白眼 XwY 白眼 5.X 2 测定:X 2 =[(观察值—理论值)2 / 理论值 ] 根据 X 2 测定和自由度,查 X 2 表,若 P>5%,说明观察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是没有意 义的,也就是说,可以认为观察值是符合假设的。 6.实验成败关键 1.实验的设计与严格执行; 2.处女蝇的收集; 3.对果蝇性状与生活史的了解。 八、说明 适用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园艺、林学、植保等专业。 综合类、设计类(6 学时)
实验五果蝇综合实验之三果蝇睡腺染色体的制片及观察一、实验目的1.练习果蝇唾腺分离技术;2.学习果蝇睡腺染色体制片技术;3.观察果蝇睡腺染色体,了解睡腺染色体的特征及它在遗传学研究上的意义。二、实验原理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果蝇幼虫睡腺细胞的染色体叫做睡腺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其他细胞的染色体大得多,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巨大染色体上有许多横纹,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由于果蝇睡腺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时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其中一条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时,就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因此,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好材料。三、实验材料果蝇三龄幼虫。四、仪器、药品、用具双筒解剖镜,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条。生理盐水(0.45%NaC1、0.75%NaC1),1NHCI,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五、实验内容和方法1.野生果蝇的捕捉2.三龄幼虫的饲养3.拉取睡腺将幼虫放在含有一滴0.45%NaC1的载片上,放置5一10分钟,实验者两手各持一枚解剖针,在解剖镜下,左手的解剖针压住幼虫尾部1/3处,用右手的解部针掀住幼虫头部正中(口器部位),缓缓向前拉,把头部从身体中拉出,一对睡腺也随之而出。睡腺体是一对半透明的囊状腺体(图1)。4.水解(此步可省略)仔细将腺体周围的脂肪体剥离后加1滴1NHC1溶液处理一分钟左右,小心地用滤纸条吸干盐酸溶液以后,水洗三次。5.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5一20分钟。6.压片待睡腺呈红紫色后,盖上盖片。用滤纸条吸取多余的染色液后,将滤纸条裹紧盖片部分,用拇指着力地按压(桌面要平,不要推动盖片,防止出气泡)。7.观察压好的玻片标本,先进行低倍镜观察,当见到自由分散的染色体后,换高倍镜观察。压片适当的材料可见四对染色体的五条臂(图2):第1对染色体是端着丝粒染色体,形成一条臂:第2,3对染色体都在中部着丝粒区聚集,各自的两个等臂染色体13
13 实验五 果蝇综合实验之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练习果蝇唾腺分离技术; 2.学习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技术; 3.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了解唾腺染色体的特征及它在遗传学研究上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果蝇幼虫唾腺细胞的染色体叫做唾腺染色体。这种 染色体比其他细胞的染色体大得多,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巨大染色体上有许多横 纹,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由于果蝇唾腺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时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其中一条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时,就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因 此,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好材料。 三、实验材料 果蝇三龄幼虫。 四、仪器、药品、用具 双筒解剖镜,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条。 生理盐水(0.45% NaCl、0.75% NaCl),1N HCl,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五、实验内容和方法 1.野生果蝇的捕捉 2.三龄幼虫的饲养 3.拉取唾腺 将幼虫放在含有一滴 0.45%NaCl 的载片上,放置 5—10 分钟,实验者 两手各持一枚解剖针,在解剖镜下,左手的解剖针压住幼虫尾部 1/3 处,用右手的解剖 针揪住幼虫头部正中(口器部位),缓缓向前拉,把头部从身体中拉出,一对唾腺也随 之而出。唾腺体是一对半透明的囊状腺体(图 1)。 4.水解(此步可省略) 仔细将腺体周围的脂肪体剥离后加 1 滴 1N HCl 溶液处理 一分钟左右,小心地用滤纸条吸干盐酸溶液以后,水洗三次。 5.染色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 5—20 分钟。 6.压片 待唾腺呈红紫色后,盖上盖片。用滤纸条吸取多余的染色液后,将滤纸条 裹紧盖片部分,用拇指着力地按压(桌面要平,不要推动盖片,防止出气泡)。 7.观察 压好的玻片标本,先进行低倍镜观察,当见到自由分散的染色体后,换高 倍镜观察。压片适当的材料可见四对染色体的五条臂(图 2):第 1 对染色体是端着丝粒 染色体,形成一条臂;第 2,3 对染色体都在中部着丝粒区聚集,各自的两个等臂染色体
区段自然弯曲分散,形成四条臂:面第四对染色体很小,呈点状或盘状,他们都以着丝粒为连接点,构成染色中心。对染色体分散比较均匀,清楚的制片,可继续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或用油镜观察每条染色体的横向带纹、带宽的大小、带纹的排列顺序等,并以此同模式图对照区别(图3)。amidrEEmtEa旺门,h后肠,g直囊,mi中肠,i睡踪原基,mh大肥钩,o食道,ph明头,pr前胃,sd睡腺分邻管,s睡腺,mt马氏管果蝇睡腺然色体21水3R2Rx黑腹果蝇睡腺染色体核型黑腹果蝇睡腺杂色体模式核型六、实验作业及思考题1,观察果蝇睡腺染色体,注意其特征:2.观察果蝇睡腺染色体在遗传学研究上有什么意义?3.为了看清果蝇睡腺巨大染色体上的横纹,你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七、补充资料1.关于睡唾腺染色体睡腺染色体是一种巨型的染色体,1881年意大利细胞学家balbiani首次发现于双翅目的摇蚊中,到了1933年以后,果蝇的睡腺染色体才作为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材料。睡腺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于紧密配对且染色线连续复制,但其细胞核本身不分裂,因而形成睡腺染色体,睡腺染色体不仅比其他细胞染色体长100-200倍,体积大1000-2000倍,而且在每条染色体上呈现明显不同的横纹和条带。根据这些横纹和条带的大小、距离和其他特性可以区分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现已把这些资料记载在形象化的“染色体图”上。另外在睡腺染色体上也可看到重复,倒位,易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所以说睡腺染色体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4
14 区段自然弯曲分散,形成四条臂;而第四对染色体很小,呈点状或盘状,他们都以着丝 粒为连接点,构成染色中心。对染色体分散比较均匀,清楚的制片,可继续用高倍镜仔 细观察或用油镜观察每条染色体的横向带纹、带宽的大小、带纹的排列顺序等,并以此 同模式图对照区别(图 3)。 六、实验作业及思考题 1.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注意其特征; 2.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在遗传学研究上有什么意义? 3.为了看清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上的横纹,你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 七、补充资料 1.关于唾腺染色体 唾腺染色体是一种巨型的染色体,1881 年意大利细胞学家 balbiani 首次发现于双翅 目的摇蚊中,到了 1933 年以后,果蝇的唾腺染色体才作为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材料。 唾腺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于紧密配对且染色线连续复制,但其细胞核本身不 分裂,因而形成唾腺染色体,唾腺染色体不仅比其他细胞染色体长 100-200 倍,体积大 1000-2000 倍,而且在每条染色体上呈现明显不同的横纹和条带。根据这些横纹和条带的 大小、距离和其他特性可以区分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现已把这些资料记载在形象化的 “染色体图”上。 另外在唾腺染色体上也可看到重复,倒位,易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所以说唾腺 染色体在细胞遗传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