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都分”, 并且在有足够的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 “工资不需要等于劳动产品的自然交换价值,以便后者还会留下一部分作为资 本的补偿(!》和租"9, 这里没有告诉我们,如果从产品的“自然交换价值”中没有留下 一部分作为“资本的补偿”,更确切些说,作为原料和工其磨损的补 偿,那这是什么样的产品“自然交换价值”。 幸而我们还能够证实,洛贝尔图斯这个划时代的发现,对马克思 产生了什么样的印象。在《批判》手稿0第X笔记本第445页及以下 各页中,我们发现了《插人部分。洛贝尔图斯先生。新的租的理论》。 在这里,马克思只是从这个观点来看待第三封社会问题书简的。马 克思在下面一段话中驳倒了洛贝尔图斯的一般剩余价值理论,他用 讽刺的口气说:“洛贝尔图斯先生首先研究在土地占有和资本占有还 没有分离的国家中是什么情况,并且在这里得出重要的结论说:租 (他所谓租,是指全部剩余价值)只等于无酬劳动,或无酬劳动借以表 现的产品量,” 资本主义下的人,生产剩余价值已经有几百年了,他们新新想到 剩余价值起源的问题。最早的见解是从商人的直接的实践中产生 的:剩余价值产生于产品价值的加价。这种见解曾在重商主义者山 中间占统治地位,但是詹姆斯·斯图亚特已经看到,在这种情况下, 一人之所得必然是他人之所失。尽管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 在社会主义者中间,这种见解仍然阴魂不散。然而它被亚·斯密从 古典科学中赶出去了, 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篇第六章中说:
14 序 ··且资本在个人于中积累起米,其中某些人自然就利用它使勳劳者去劳 动,向伦们提供原料和生活货料,以便从他们的劳动产品的出售中,或者说,从 这些工人的劳动加到那些原料价值上的东西中,取得利淘…工人加到原料 上的价值,在这里分成两都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资,另-部分支付扁主的利 搁,作为他预付在原料和工质上的全部资本的报酬。12 稍后,他又说: ”·具·个国家的土地全部变成了私有财产,土地所有者也像所有其他人 一样,喜攻在他门未曾插种的地方得到收获,甚至对上地的自然成果也素取地 粗“工人……必须把用自己的劳动收集或生产的东西让给土地所有者一 部分,这-·部分,或者说,这一部分的价格,就构成地租。”3 对于这段话,马克思在上述《批判手稿第253贞中作了如下评 注:“可见,亚·撕密把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一已经完成并对象化 在商品中的劳动超过有酬劳动即超过以T资形式取得自己等价物的 劳动的余额一理解为一般范晦,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和地租只是 这一般范畴的分枝,” 其次,斯密在第一篇第八章中说: “一且上地成为私有财产,对劳动着在这块土地上所能生产和收集的几平 一切产品,土地所有者都要求得到一份。他的地租是对耕种土地的势动所生产 的产品的第一个扣除。但是,种地人在散获以前很少有维特自已生活的资金, 他的生活费通常是从他的宿主即租地农场主的资本中质付的。如果租她农场 圭不能从工人劳动的产品中得到一份,或者说,如果他的资本不能得到补偿并 带来利润,他就设有兴趣瘤人了。这种利润是对耕种土地的劳动所生产的产品 的第二个扣除。儿平所有其他劳动的产品都要作这样的扣除,来支付利胸。任 所有产业邵门,大多数工人都需要脆主预付给他们原料以及工蜜和生活赞,直 到芳动完成的时候为止。这个密主从他们劳动的产品中得到一价,或者说,从 他们的劳动加到加工原料上的价偵中得到一份,这一份也就是扇主的利润,”14 对于这段话,马克思的评注是(于稿第256页):“总之,亚·斯密
序 15 在这里直截了当地把地租和资本的利润称为纯粹是工人产品中的扣 除部分,或者说,是与工人加到原料上的劳动量相等的产品价值中的 扣除部分。但是,正如亚·斯密自己在前面证明过的,这个扣除部分 只能由工人加到原料上的,超过只支付他的工资或只提供他的工资 等价物的劳动量的那部分劳动构成:因而这个扣除部分是由剩余劳 动,即工人劳动的无酬部分构成.” 可见,亚·斯密已经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 以及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马克思在1861年已经 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而洛贝尔图斯和他的那伙在国家杜会主义的 温暖的夏雨中像蘑菇一样繁殖起来的崇拜者,看来已经把这一点忘 得一干二净。 马克思接若说:“然而,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专 「」范畴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其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斯密尤其 是李嘉图在研究中的许多错误和缺点,都是由此而产生的.“5一· 这个论点可以一字不差地用在济贝尔图斯身上。他的“租”只是地租 +利润之和:关于地租,他提出了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论,关于利润,他 盲目地接受了他的前辈的说法。一一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却是生 产资料所有者不付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极形式。这个价值 额,按照马克思首先发现的一些小分独特的规律,分割为利润和地粗 这样一些特殊的转化形式。这些规律将要在第三卷中加以阐述。在 那里将第一次说明,从理解一般剩余价值到理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 润和地租,从而理解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的规律,需 要经过多少中间环节。 李嘉图比亚·斯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李嘉图关于剩余价值的 见解是建立在一种新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论在亚·斯密那
16 序 里虽然已见萌芽,但在阐述中又儿平总是蔽他忘记,这种价值理论成 了以后一切经济科学的出发点。李嘉图从商品价值由实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量决定,引申出由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 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它分割为工资和利润(这里指剩余价值)。 他论证了:无论这两部分的比例怎样变动,商品的价值总是不变,这 个规律,他认为只有个别例外。他甚至确立了关于工资和剩余价值 (在利润形式上理解的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的一些主要规律,尽管 他的理解过于一般化(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5章A16),他还指 出,地租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超过利润的余额。一在上述各点 中,洛贝尔图斯没有任何·点超过李嘉图。李嘉图理论的内在矛 盾,一一这些矛盾使李嘉图学派灌到破产,—要么洛贝尔图斯毫无 所知,要么只是导致他提出一些乌托邦的要求(《认识》第130页),而 不是寻求经济学上的解决。 然而李嘉图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学说,用不着等到洛贝尔图 斯的《认识》出现,才用于杜会主义的目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 609页(第2版)17上,从《的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给约喻· 罗素助爵的一封信》(1821年伦敦版)这一著作中引用了“剩余产品 或资本的占有者”这一说法。这一著作单凭“利余产品或资本”这个 说法本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正是马克思使这本40页的小册子没有 被埋改,在这一著作中说: “无论资本家得到的份额有多大〔从资本家的立场出发),他总是只能占有 工人的剩余努动,因为工人必须生活.”(第23页) 但是,工人怎样生活,从而资本家占有的剩余劳动能有多大,那 是一个极其相对的量
序 言 17 “如果资本的价值不按照资本量增加的比例而诚少,资本家就会题过工人 能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从工人那里榨取每一个劳动小时的产品 资本家最后可以对工人说:你不应当吃面包,因为吃甜菜和马铃喜地可以过活, 我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第23、24页)“如果工人能够做到用马铃暮代替面包 生活,那就毫无疑同,从他的劳动中可以榨取更多的东西。这就是说,如果靠面 包生活,他要维持自己和他的家庭,他必须为自己保留显期一和显期二的劳动, 如果靠马势喜生话,他就只需要为自己保丽显期一的一半。星期-·的另,半和 星期二的全部就可以游离出来,以使国家或资本家得利.”(第26页)“谁都承 认,支付给资本豪的利息,无论是采取地祖,货币利息的形式,还是采歌企业利 漏的形武,都是用别人的劳动来支付的。“(第23页) 可见,在这里所说的完全是洛贝尔图斯的“租”,只是用“利息”代 替“租”罢了。 马克思对这段话作了如下的评注(《批判》手稿第852页):“这本 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小册子,是在·不可相信的修鞋匠’麦克库洛赫18 开始被人注意的时候出现的,它包含一个超过李嘉图的本质上的进 步。它直接把剩余价值,或李嘉图所说的‘利润'(常常也把它叫做剩 余产品),或这本小册子作者所说的利息,看作surplus labour,[剩余 劳动],即工人无偿地从事的劳动,也就是工人除了补偿他的劳动力 价值的劳动量,即生产他的工资的等价物的劳动量以外而从事的劳 动。把体现在利余产品中的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同把价值归 结为劳动是一样重要的。这一点其实亚·斯密己经说过,并且成为 李癟国的阐述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以绝对的形 式把它说出来并确定下来,”往下在手稿第859页上还说:“可是,这 位作者为既有的经济范脚所束缚。就像李嘉图由于把剩余价值同利 润混渐起来而陷人令人不快的矛盾一样,他也由于把剩余价值命名 为资本利息而陷人同样的矛盾。诚然,他在以下方面超过了李嘉图: 首先,他把一切剩余价值都归结为利余劳动,其次,他虽然把剩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