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为:优良、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 专业学生人数的20%,中等、及格、不及格不低于20%。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应由导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委员会评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评 分的权重为:导师(20%),评阅人(10%),答辩委员会(70%) (1)指导教师评分(20%) 根据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工作纪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工作 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及论文书写的规范性等给予评分。对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创新精神,做 了开拓性工作的学生,在评分中应特殊考虑 (2)评阅人(应有讲师以上教师担任)评分(10%) 根据选题的意义、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阅人要负责组织检査学生的试验情况及软件运行情 况)、论文的水平、论文书写的规范性(图、表的规范性)、字迹工整性及语句通顺性等情况来评分。 (3)答辩委员会评分(70%) a.自述(30%) 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自述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及选题意义,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 ◇采用方案、原理; ◇本人所完成的工作,以及重点内容及完成的情况; ◇实验结果及结论。 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要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语言简洁。 b.回答问题(30%) 根据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难度来评分。 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指导教师评语和评阅人意见,按照统一的评分标 准和评分办法,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交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审核,报系审批后向学生公布 c.论文(10%) 根据论文的水平、论文书写的规范性(图、表的规范性),文字表达准确、通顺等情况来评分 论文评语参考规范
6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为:优良、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 专业学生人数的 20%,中等、及格、不及格不低于 20%。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应由导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委员会评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评 分的权重为:导师(20%),评阅人(10%),答辩委员会(70%)。 (1)指导教师评分(20%) 根据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工作纪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工作 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及论文书写的规范性等给予评分。对在毕业设计中具有创新精神,做 了开拓性工作的学生,在评分中应特殊考虑。 (2)评阅人(应有讲师以上教师担任)评分(10%) 根据选题的意义、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阅人要负责组织检查学生的试验情况及软件运行情 况)、论文的水平、论文书写的规范性(图、表的规范性)、字迹工整性及语句通顺性等情况来评分。 (3)答辩委员会评分(70%) a.自述(30%) 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自述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 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及选题意义,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 ◇ 采用方案、原理; ◇ 本人所完成的工作,以及重点内容及完成的情况; ◇ 实验结果及结论。 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要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语言简洁。 b.回答问题(30%) 根据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难度来评分。 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指导教师评语和评阅人意见,按照统一的评分标 准和评分办法,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交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审核,报系审批后向学生公布。 c.论文(10%) 根据论文的水平、论文书写的规范性(图、表的规范性),文字表达准确、通顺等情况来评分。 论文评语参考规范
a.优秀评语 该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工作态度端正认真,对设计研究内容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本 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表现出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圆满地完成了计划任务。 b.良好评语 该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工作态度端正认真,对设计研究内容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本 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 c.中等、及格、不及格评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论文评语除参考规范外,还应概括学生的主要工作成绩,针对学生的特点、创造性等给予具体、 有实际内容的评价。 大纲撰写人:邹丽敏 大纲审核人:彭宇
7 a. 优秀评语 该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工作态度端正认真,对设计研究内容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本 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表现出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圆满地完成了计划任务。 b. 良好评语 该同学在毕业设计中,工作态度端正认真,对设计研究内容刻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本 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 c. 中等、及格、不及格评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论文评语除参考规范外,还应概括学生的主要工作成绩,针对学生的特点、创造性等给予具体、 有实际内容的评价。 大纲撰写人:邹丽敏 大纲审核人:彭宇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SD01100200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 Unit 总学时:48讲课学时:38实验学时:10上机学时:课外辅导学时: 学分:3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授课对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仪器)、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3秋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1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毅刚基于 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主要参考书 1韩建国 F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ATMEL: 8-bit Microcontroller With 4K Bytes in-system programble Flash AT89LS51 2001 3.徐爱钧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一基于 Proteus的虚拟仿真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 Proteus仿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类型嵌入式处理器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 学生掌握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基本结构、片内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以及 各种常用系统扩展的硬件电路设计与程序设计,同时要掌握软件开发工具Kelμ Vision3以及虚拟仿 真开发工具 Proteus的使用。要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学生 的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与课后综合性设计大作业以及基础实验环节,锻炼提高学 生软、硬件开发与实际动手能力。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应使学生根据工程实际仼务要求,熟练运用 虚拟仿真开发工具 Proteus及软件开发工具Keilμ Vision3,提高综合性设计能力,独立完成单片机 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调试 8
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SD01100200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 Unit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8 实验学时:10 上机学时: 课外辅导学时: 学分:3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授课对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电仪器)、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3 秋 先修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毅刚.基于 Proteus 的单片机课程的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主要参考书: 1.韩建国.F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ntrolle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ATMEL:8-bit Microcontroller With 4K Bytes in-system programble Flash AT89LS51. 2001. 3. 徐爱钧.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 Proteus 的虚拟仿真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 编程+Proteus 仿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类型嵌入式处理器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 学生掌握 AT89S51 单片机的硬件基本结构、片内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以及 各种常用系统扩展的硬件电路设计与程序设计,同时要掌握软件开发工具 Keil µVision3 以及虚拟仿 真开发工具 Proteus 的使用。要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学生 的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与课后综合性设计大作业以及基础实验环节,锻炼提高学 生软、硬件开发与实际动手能力。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应使学生根据工程实际任务要求,熟练运用 虚拟仿真开发工具 Proteus 及软件开发工具 Keil µVision3,提高综合性设计能力,独立完成单片机 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调试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介绍AT89S51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最小系统构成,8051汇编语言指令系 统,常用程序设计,片内各功能部件:中断系统、定时器、异步串口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程 序设计;系统扩展部分包括:存储器扩展、ⅣO扩展、键盘/显示器/微型打印机/BCD码拨盘的接口 设计、单片机扩展DA转换器与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与软件编程;介绍系统的串行扩展,包括 单总线系统、DC总线系统、SPI系统。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与应用系统开发介绍, 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以及IO 功率驱动。利用虚拟仿真平台 Proteus与软件开发工具KeilμⅤ ision3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 设计与系统软硬件联调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程重点:掌握片内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功能以及各种扩展接口工作原理 与软件设计,学生应根据不同应用,设计出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系统以及软件驱动程序;掌握虚拟仿 真平台 Proteus与软件开发工具 Keil uⅤ ision3的使用,并能进行单片机系统的虚拟仿真设计与调试, 课程的难点:根据不同应用设计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系统的接口电路,以及根据该 接口电路编写出相应的驱动程序。尤其在接口的原理电路设计完毕后,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是本 课程的一大难点 第1章单片机概述(2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有关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历史及发展概况与趋势、应用领域; MCS-51系列与AT89C5x系列单片机以及各种与80C51兼容的增强型和扩展型的单片机;非8051 内核的AVR系列单片机与PlC系列单片机基本性能;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特性与应用领 教学要求:应使学生掌握有关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了解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与 趋势、应用领域;熟悉MCS-51系列与A89C5x系列单片机以及各种与80C51兼容的增强型和扩 展型的单片机;了解非8051内核的AVR系列单片机与PC系列单片机基本性能。此外,应使学生 了解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领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打下良好基础 第2章AT89S51片内硬件结构(4学时) 教学内容:AT89S51片内的硬件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与结构、4个并行O端 口: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时序以及时钟电路的设计;复位操作与复位的工作原理,以及复位电路 的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低功耗节电模式以及看门狗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教学要求:应使学生从应用角度掌握AT89S51片内的硬件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的基本组 成与结构、4个并行ⅣO端口:掌握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时序以及时钟电路的设计,复位操作与
9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 介绍 AT89S51 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最小系统构成,8051 汇编语言指令系 统,常用程序设计,片内各功能部件:中断系统、定时器、异步串口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程 序设计;系统扩展部分包括:存储器扩展、I/O 扩展、键盘/显示器/微型打印机/BCD 码拨盘的接口 设计、单片机扩展 D/A 转换器与 A/D 转换器的接口设计与软件编程;介绍系统的串行扩展,包括: 单总线系统、I2C 总线系统、SPI 系统。AT89S5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与应用系统开发介绍, 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与调试,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以及 I/O 功率驱动。利用虚拟仿真平台 Proteus 与软件开发工具 Keil µVision3 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 设计与系统软硬件联调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程重点:掌握片内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功能以及各种扩展接口工作原理 与软件设计,学生应根据不同应用,设计出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系统以及软件驱动程序;掌握虚拟仿 真平台 Proteus 与软件开发工具 Keil µVision3 的使用,并能进行单片机系统的虚拟仿真设计与调试, 课程的难点:根据不同应用设计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系统的接口电路,以及根据该 接口电路编写出相应的驱动程序。尤其在接口的原理电路设计完毕后,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是本 课程的一大难点。 第 1 章 单片机概述(2 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有关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历史及发展概况与趋势、应用领域; MCS-51 系列与 AT89C5x 系列单片机以及各种与 80C51 兼容的增强型和扩展型的单片机;非 8051 内核的 AVR 系列单片机与 PIC 系列单片机基本性能;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特性与应用领 域。 教学要求:应使学生掌握有关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了解单片机的历史及发展概况与 趋势、应用领域;熟悉 MCS-51 系列与 AT89C5x 系列单片机以及各种与 80C51 兼容的增强型和扩 展型的单片机;了解非 8051 内核的 AVR 系列单片机与 PIC 系列单片机基本性能。此外,应使学生 了解 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领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打下良好基础。 第 2 章 AT89S51 片内硬件结构(4 学时) 教学内容:AT89S51 片内的硬件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与结构、4 个并行 I/O 端 口;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时序以及时钟电路的设计;复位操作与复位的工作原理,以及复位电路 的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低功耗节电模式以及看门狗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教学要求:应使学生从应用角度掌握 AT89S51 片内的硬件结构、引脚功能、存储器的基本组 成与结构、4 个并行 I/O 端口;掌握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时序以及时钟电路的设计,复位操作与
复位的工作原理,以及复位电路的设计: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以及最小系统的设计;熟悉低 功耗节电模式以及看门狗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打下基础 第3章AT89S51的指令系统(4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80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指令格式、寻址方式,以功能分类的指令系统,以及 指令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汇编语言的指令是如何对底层硬件进行操作,如何掌握 基本指令的使用。各种A89S51的汇编语言指令无需死记硬背,掌握常用的汇编语言指令即可。 为单片机应用程序的编写打下基础。对于C51编程语言的掌握,可通过自学来解决,主要参考书 为参考书[4] 第4章AT8951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各自特点;伪指令;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常用汇编 语言源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各自特点:伪指令;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掌握子程序,查表程序的设计,熟悉常见的汇编语言各种程序设计,如关 键字查找、分支转移、循环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5章AT89S51的中断系统(2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以及中断系统的软件编程。 教学要求:掌握有关AT89S51中断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中断源及中断系统的硬件逻辑结构 掌握中断优先级的设置,各中断源中断请求信号的撤销,中断入口的概念,中断响应的必要条件, 中断响应过程,外部中断的响应时间,尤其要重点掌握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功能与设置,中断 服务子程序的编写以及中断系统编程应用设计 第6章AT89S51的定时器/计数器(2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AT8951片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定 时器/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编程 教学要求:熟悉AT89S51片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定时器 计数器的4种工作方式以及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要求: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重点掌握方 式1与方式2的应用。并能根据不同的定时应用与计数应用的具体设计要求,编写出相应的程序。 案例中,重点掌握对外部脉冲计数的程序设计,1s定时程序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时时钟的设计 与实现
10 复位的工作原理,以及复位电路的设计;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以及最小系统的设计;熟悉低 功耗节电模式以及看门狗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打下基础。 第 3 章 AT89S51 的指令系统(4 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 8051 单片机汇编语言的指令格式、寻址方式,以功能分类的指令系统,以及 指令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汇编语言的指令是如何对底层硬件进行操作,如何掌握 基本指令的使用。各种 AT89S51 的汇编语言指令无需死记硬背,掌握常用的汇编语言指令即可。 为单片机应用程序的编写打下基础。对于 C51 编程语言的掌握,可通过自学来解决,主要参考书 为参考书[4]。 第 4 章 AT89S51 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 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各自特点;伪指令;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常用汇编 语言源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各自特点;伪指令;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掌握子程序,查表程序的设计,熟悉常见的汇编语言各种程序设计,如关 键字查找、分支转移、循环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 5 章 AT89S51 的中断系统(2 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以及中断系统的软件编程。 教学要求:掌握有关 AT89S51 中断系统的基本概念,熟悉中断源及中断系统的硬件逻辑结构, 掌握中断优先级的设置,各中断源中断请求信号的撤销,中断入口的概念,中断响应的必要条件, 中断响应过程,外部中断的响应时间,尤其要重点掌握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功能与设置,中断 服务子程序的编写以及中断系统编程应用设计。 第 6 章 AT89S51 的定时器/计数器(2 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 AT89S51 片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定 时器/计数器的 4 种工作方式,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编程。 教学要求:熟悉 AT89S51 片内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定时器 /计数器的 4 种工作方式以及对外部输入的计数信号要求;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重点掌握方 式 1 与方式 2 的应用。并能根据不同的定时应用与计数应用的具体设计要求,编写出相应的程序。 案例中,重点掌握对外部脉冲计数的程序设计,1s 定时程序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时时钟的设计 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