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系统模 第一节概述 第节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第正节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铺四节状态空间模型 第五节系统工程模型技术的新进 2021/27
2021/2/7 1 第三章 系统模型与模型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系统结构模型化技术 第三节 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第四节 状态空间模型 第五节 系统工程模型技术的新进
第一节概述 令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形态称为“实体” (即原型)。为便于实验、分析和预测,总是 先把所需研究的系统结构型态或运动形态变成 易于考察的形式,即转化为“模型”。 令一、系统模型定义 令1定义:系统模型是对现实系统(实体)的特 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模仿、抽象或描述。 2021/2/7
2021/2/7 2 第一节 概述 ❖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形态称为“实体” (即原型)。为便于实验、分析和预测,总是 先把所需研究的系统结构型态或运动形态变成 易于考察的形式,即转化为“模型” 。 ❖一、 系统模型定义 ❖1.定义:系统模型是对现实系统(实体)的特 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模仿、抽象或描述
说v系统的性是新方面的系统模型只是系统某 明杰质国性的描述,所以同一系或试题,模 令模型建立是以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 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外表的相似,内部结构的相似 或仅为功能的相似。 令模型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或是两者 的结合模型 2.系统模型的特征 令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令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 令它集中体现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2021/2/7
2021/2/7 3 ❖系统的属性是多方面的,系统模型只是系统某一 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所以同一系统或试题,模 型不是唯一的; ❖模型建立是以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 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外表的相似,内部结构的相似 或仅为功能的相似。 ❖模型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或是两者 的结合模型。 2. 系统模型的特征 ❖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 ❖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 ❖它集中体现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说 明 :
3.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系统开发的需要。在开发一个新系统时,系统 尚未建立,无法直接实验; ◇经济性考虑。大型复杂系统直接实验价格昂贵; 安全性考虑。有些系统直接实验是很危险的, 有时根本不允许 令时间上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惯性大, 反应周期长 ◇系统模型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2021/2/7
2021/2/7 4 3.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系统开发的需要。在开发一个新系统时,系统 尚未建立,无法直接实验; ❖经济性考虑。大型复杂系统直接实验价格昂贵; ❖安全性考虑。有些系统直接实验是很危险的, 有时根本不允许; ❖时间上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惯性大, 反应周期长; ❖系统模型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模型化的本质、作用及地位(见下页图) 1本质: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某方面的相思关 系,在研究过程中用模型来代替原型,通过对于 模型的研究得到关于原型的一些信息。 2作用:①模型本身是人们对客体系统一定程 度研究结果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简洁的、形式 化的。②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 计算的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 的发现。③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 3地位:模型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作用的局限性。 它不能代替以客观系统内容的研究,只有在和对 客体系统相配合时,模型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021/2/7
2021/2/7 5 二、模型化的本质、作用及地位(见下页图) 1.本质: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某方面的相思关 系,在研究过程中用模型来代替原型,通过对于 模型的研究得到关于原型的一些信息。 2.作用:①模型本身是人们对客体系统一定程 度研究结果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简洁的、 形式 化的。②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 计算的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 的发现。③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 3.地位:模型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作用的局限性。 它不能代替以客观系统内容的研究,只有在和对 客体系统相配合时,模型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