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文学类阅读专题 (四川省绵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真正的逍遥 ①我始终觉得庄子是孤独的,是—个寂寞的游吟诗人,他笔下的那些生物也是孤独的。 ②无敌最是寂寞,亦最痛苦。试想一下,在遥远的北海之湾,有条叫鲲的大鱼,鲲体形 之大,足足有几干里,恐怕寰宇之内都难以找到匹配的对手。然而,在那个漆黑而深邃的洞 里,鲲却是不快乐的,面对黑暗,它的心早就被挖空了。于是,为寻找更好的风景,它化身 为鹏。鲲的骤变,无论是因为被迫还是自省,都是伟大的,而这只不过是它的第一次解脱。 接着,鹏飞往南海,激起干层浪。这便是第二次解脱了 ③鹏在高空飞行,乘风借云,俯视苍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没人听到它笑,没人看到它哭 它在沉默中越飞越高,离我们越来越远。你有没有试过一个人的旅行?整个过程中表演是你, 观众是你,你唯一的敌人也是你。 ④鹏的这个寂寞旅程是复杂盼在庄子笔下更是充满了隐喻,鹏所要面对的水气、阻力、 云层无疑暗示着世间的复杂纷扰:人际关系、等级观念、繁文缛节等等。有心人只要稍微斟 酌一下鲲的所有变化以及鹏的前进步骤,就不难发现其中包括了几个过程,而毎个过程都蕴 涵了丰富而深厚的道理。 ④在鲲变为鹏之前,它需要耐心等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孤独的鯤在忍耐中煎熬着, 直到六月,时值盛夏,此刻天地都睛朗了,热气环旋,大鱼把头探出了水面。它要启动 了。接着,鲲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风,只需等风稍微大一点,它就能乘风了。 ⑤顺着风的趋势,鲲次又一次跃出水面。鲲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它不是鲤鱼跳龙门, 乍起便落,一条鱼要想飞,并且要飞得更远、更持久,就必须先要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 而要想上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风。鲲是冷静的,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它没有自乱阵脚 第1页共18页
第 1 页 共 18 页 四川省各市 2009 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文学类阅读专题 (四川省绵阳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真正的逍遥 ①我始终觉得庄子是孤独的,是一个寂寞的游吟诗人,他笔下的那些生物也是孤独的。 ②无敌最是寂寞,亦最痛苦。试想一下,在遥远的北海之湾,有条叫鲲的大鱼,鲲体形 之大,足足有几千里,恐怕寰宇之内都难以找到匹配的对手。然而,在那个漆黑而深邃的洞 里,鲲却是不快乐的,面对黑暗,它的心早就被挖空了。于是,为寻找更好的风景,它化身 为鹏。鲲的骤变,无论是因为被迫还是自省,都是伟大的,而这只不过是它的第一次解脱。 接着,鹏飞往南海,激起千层浪。这便是第二次解脱了。 ③鹏在高空飞行,乘风借云,俯视苍天之下的芸芸众生,没人听到它笑,没人看到它哭, 它在沉默中越飞越高,离我们越来越远。你有没有试过一个人的旅行?整个过程中表演是你, 观众是你,你唯一的敌人也是你。 ④鹏的这个寂寞旅程是复杂盼在庄子笔下更是充满了隐喻,鹏所要面对的水气、阻力、 云层无疑暗示着世间的复杂纷扰:人际关系、等级观念、繁文缛节等等。有心人只要稍微斟 酌一下鲲的所有变化以及鹏的前进步骤,就不难发现其中包括了几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蕴 涵了丰富而深厚的道理。 ④在鲲变为鹏之前,它需要耐心等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孤独的鲲在忍耐中煎熬着, 一直到六月,时值盛夏,此刻天地都晴朗了,热气环旋,大鱼把头探出了水面,。它要启动 了。接着,鲲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风,只需等风稍微大一点,它就能乘风了。 ⑤顺着风的趋势,鲲一次又一次跃出水面。鲲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它不是鲤鱼跳龙门, 乍起便落,一条鱼要想飞,并且要飞得更远、更持久,就必须先要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 而要想上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风。鲲是冷静的,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它没有自乱阵脚
风来了,绝不能见风就上,要进行精确的判断分析。鲲测试了很多次,终于找到最理想的大 风了,于是它拼命一搏,双鳍一展,宽大的翅膀就岀现了,鲲终于成为了鹏 ⑥虽然鲲变身成功,但此时它的羽翼还不够强壮,还需要一步一步熟悉飞行。慢慢地 它发现自己在飞的过程中长大了,羽毛丰满了,身体也有力量了,于是它一个侧身,飞到了 风之上,驾御着天地之气,试图控制风。从这一点看,鹏是聪明的。虽然一开始是风解放了 鲲,让这只死守在黑海里的巨兽飞起,但鹏不可能永远被风牵着鼻子走,所以它跃到了风之 上。当它发现自己离南海越来越近。身后风景人是物非、再也无法回头时,它也自由了。 ⑦于是,进行到最后一个过程,鹏丢弃了风,不再依恋外物,而只凭自己,它甚至听不 到风声了。这也正是最成功的飞行、独自的飞行。 ⑧看过《逍遥游》,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孤独。因为自身孤独,所以 奋发突破现状;因为突破过程荆棘满地,伤痕累累,所以更加孤独悲凉。这看起来似乎是个 恶性循环,而在庄子辽阔的思维里。孤独的过程却成了脱胎换骨的必经之路。没有任何人能 拒绝孤独 ⑩我们在人生旅途当中难免会迷失方向,我们的事业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此刻成与败 就只看你自己的挟择了。当身边没有一个能真正帮得上忙的朋友的时候,你会孤独吗?此时 的你一定要明白,孤独并不可耻,只有耐得住寂寞,苦心修炼,不时突破自己,才有可能成 功;当你重新找到方向,突破了事业的瓶颈,那么你就拥有幸福,不再孤独了。如果不能改 变环境就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好事或坏事换个角度如同乾坤相互转换就会大不一样或 喜或悲,是福是祸,全看你自己了。 ⑩想想看,一旦你突破成功,到那个时候,宇宙中的大气、风、火、泥土、水、生灵 都成为你身体的-部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人际关系、等级制度、繁文缛节都已经不是 阻碍了。鹏拍打翅膀,一般人看来它只是在利用风,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它也是在“养风”,培 第2页共18页
第 2 页 共 18 页 风来了,绝不能见风就上,要进行精确的判断分析。鲲测试了很多次,终于找到最理想的大 风了,于是它拼命一搏,双鳍一展,宽大的翅膀就出现了,鲲终于成为了鹏。 ⑥虽然鲲变身成功,但此时它的羽翼还不够强壮,还需要一步一步熟悉飞行。慢慢地, 它发现自己在飞的过程中长大了,羽毛丰满了,身体也有力量了,于是它一个侧身,飞到了 风之上,驾御着天地之气,试图控制风。从这一点看,鹏是聪明的。虽然一开始是风解放了 鲲,让这只死守在黑海里的巨兽飞起,但鹏不可能永远被风牵着鼻子走,所以它跃到了风之 上。当它发现自己离南海越来越近。身后风景人是物非、再也无法回头时,它也自由了。 ⑦于是,进行到最后一个过程,鹏丢弃了风,不再依恋外物,而只凭自己,它甚至听不 到风声了。这也正是最成功的飞行、独自的飞行。 ⑧看过《逍遥游》,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孤独。因为自身孤独,所以 奋发突破现状;因为突破过程荆棘满地,伤痕累累,所以更加孤独悲凉。这看起来似乎是个 恶性循环,而在庄子辽阔的思维里。孤独的过程却成了脱胎换骨的必经之路。没有任何人能 拒绝孤独。 ⑩我们在人生旅途当中难免会迷失方向,我们的事业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此刻成与败 就只看你自己的挟择了。当身边没有一个能真正帮得上忙的朋友的时候,你会孤独吗?此时 的你一定要明白,孤独并不可耻,只有耐得住寂寞,苦心修炼,不时突破自己,才有可能成 功;当你重新找到方向,突破了事业的瓶颈,那么你就拥有幸福,不再孤独了。如果不能改 变环境,就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好事或坏事,换个角度,如同乾坤相互转换,就会大不一样.或 喜或悲,是福是祸,全看你自己了。 ○11 想想看,一旦你突破成功,到那个时候,宇宙中的大气、风、火、泥土、水、生灵 都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人际关系、等级制度、繁文缛节都已经不是 阻碍了。鹏拍打翅膀,一般人看来它只是在利用风,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它也是在“养风”,培
育更强的风。这是很多人读《逍遥游》时忽略了的地方。逍遥,除了自己的进步,还包括了 对环境的尽可能利用,就像鹏弃风之前首先要利用风一样 与鹏相比,我们对未来的定位可以稍微低一点、更实际一点;每天进步一小点,只 要坚持下去,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没有人能怀疑你的实力。别忘了,在我们坚强的小 宇宙里,住着惊艳的凤凰,她在孤独的烈火中骤然泯灭,却又迅速逍遥重生 14.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整个过程中表演是你,观众是你,你唯一的敌人也是你。(2分) (2)在我们坚强的小宇宙里,住着惊艳的凤凰,她在孤独的烈火中骤然泯灭,却又迅 速逍遥重生。(4分) 15.简要概括鲲鹏的前进过程,每个过程必须含有一个“风”字。(4分) 16.综观全文,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举例分析。(6分) 17.结合原文,谈谈你对“真正的逍遥”的理解。(6分) 五、(22分) 14.(6分)(1)在孤独寂寞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挑战自我。(2分) (2)在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成功的希望,我们在孤独中突破自己,获得成功。(4分) (划线处各1分) 15.(4分)等待风、利用风、控制风、丢弃风。(每点1分) 16.(6分)例如:夹叙夹议,叙议结合。(2分)比如第五段到第八段主要以叙述为主,叙 述鯤化为鹏的过程:第九段到文末以议论为主,重点议论人应该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突破人 生困境,取得成功。(4分,准确举出叙述、议论的文段2分,分析2分。叙述什么、议论 什么要说出来) (如答“抒情”、“描写”,并分析充分给3分) 17.(6分)真正的逍遥:①志存高远②忍受寂寞③每日进步④借助外物⑤充分自信 (任选其一点,言而有据,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分析4分) (四川省德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五、阅读下面的丈字.完成14-17题。(22分)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雪藕,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 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使人以康健的感觉;女的往 第3页共18页
第 3 页 共 18 页 育更强的风。这是很多人读《逍遥游》时忽略了的地方。逍遥,除了自己的进步,还包括了 对环境的尽可能利用,就像鹏弃风之前首先要利用风一样。 ○12 与鹏相比,我们对未来的定位可以稍微低一点、更实际一点;每天进步一小点,只 要坚持下去,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没有人能怀疑你的实力。别忘了,在我们坚强的小 宇宙里,住着惊艳的凤凰,她在孤独的烈火中骤然泯灭,却又迅速逍遥重生。 14.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 分)。 (1)整个过程中表演是你,观众是你,你唯一的敌人也是你。(2 分) (2)在我们坚强的小宇宙里,住着惊艳的凤凰,她在孤独的烈火中骤然泯灭,却又迅 速逍遥重生。(4 分) 15.简要概括鲲鹏的前进过程,每个过程必须含有一个“风”字。(4 分) 16.综观全文,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举例分析。(6 分) l 7.结合原文,谈谈你对“真正的逍遥”的理解。(6 分) 五、(22 分) 14.(6 分)(1)在孤独寂寞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挑战自我。(2 分) (2)在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成功的希望,我们在孤独中突破自己,获得成功。(4 分) (划线处各 1 分) 15.(4 分)等待风、利用风、控制风、丢弃风。(每点 1 分) 16.(6 分)例如:夹叙夹议,叙议结合。(2 分)比如第五段到第八段主要以叙述为主,叙 述鲲化为鹏的过程;第九段到文末以议论为主,重点议论人应该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突破人 生困境,取得成功。(4 分,准确举出叙述、议论的文段 2 分,分析 2 分。叙述什么、议论 什么要说出来) (如答“抒情”、“描写”,并分析充分给 3 分) 17.(6 分)真正的逍遥:①志存高远②忍受寂寞③每日进步④借助外物⑤充分自信…… (任选其一点,言而有据,言之成理即可。每点 2 分,分析 4 分) (四川省德阳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五、阅读下面的丈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雪藕,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 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使人以康健的感觉;女的往
往裹着带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 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 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 是供人体味的上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污泥,就人家欣赏的凝感 打破了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进城里来 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竹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随便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枪是老的藕朴,大 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便站住了红衫的小姑娘一节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美的滋 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 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 子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 有但不是瘦得相乞丐的臂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 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 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 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着,颇有点甘味,但没 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 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藕就联想起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 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 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很便,当然 能得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 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 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也不明白 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 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 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 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14.忽然怀念起故乡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塑造了故乡农民怎样的群像?是怎样塑造的?(6分) 答 16.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 答: (2)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 答 17.作者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连用五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6 分) 答 第4页共18页
第 4 页 共 18 页 往裹着带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 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 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 是供人体味的上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污泥,就人家欣赏的凝感 打破了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进城里来。 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竹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随便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枪是老的藕朴,大 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便站住了,红衫的小姑娘一节,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美的滋 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 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 子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 有,但不是瘦得相乞丐的臂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 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 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 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着,颇有点甘味,但没 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 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藕就联想起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 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 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很便,当然 能得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 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 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也不明白, 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 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 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 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14.忽然怀念起故乡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15.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塑造了故乡农民怎样的群像?是怎样塑造的?(6 分) 答: 16.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 答: (2)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 答: 17.作者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连用五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6 分) 答:
五、(22分) 14.①揭示了主旨,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感情之深。②引起下文,与结尾的“所以就怀念 起故乡来了”前后照应。(6分,答对一点3分)⑤②①⑥④③ 15.憨厚、质朴。 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与细节描写来塑造的。细节描写,如将藕“一濯再濯”,表现其“质 朴”;动作描写,如“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竹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随便择担里 的过嫩的藕枪是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中,“横”、”坐’、“拣择”、“嚼”等表现其 “憨厚”等。(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手法2分,举例分析2分) 16.(1)写出了藕的滋味特点与在故乡的极其普遍 (2)写出了莼菜的颜色及颜色给人的美好感觉:写出了莼菜无味的特点以及作者的美 好感受。(4分,每小题各2分) 17.内容:写出了对故乡有深厚的情感的原因:在故乡有所恋,所恋又只有在故乡才有。不 仅爱故乡,也爱故乡的人。藕与莼菜引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 作用:层层递进,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联想,能 打动读者。(6分,内容、作用各3分) (四川省成都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五、(22分) 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1)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 全然变了,在音乐撩拔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 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景物也全部神会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迸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 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乞使你一下 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朦胧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感受,于是你更深深坠λ被感动的漩滉里,享 受这画面、音乐和自己灵魂三者融为一体的特殊感受 口2秋天十月,我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忽然发觉把音乐磁带忘 记在家,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便跑进去向他借。他给我一盘说是新翻录的。 我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看我一眼说:”秋天的音乐。”这曲名,也许是他看到我被秋风吹得 松散飘扬的头发,灵机一动得来的 (3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 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的感受里了。 (4)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 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 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睛空下,从麦茬里裸露岀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 色;所有树林都在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 第5页共18页
第 5 页 共 18 页 五、(22 分) 14.①揭示了主旨,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感情之深。②引起下文,与结尾的“所以就怀念 起故乡来了”前后照应。(6 分,答对一点 3 分)⑤②①⑥④③ 15.憨厚、质朴。 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与细节描写来塑造的。细节描写,如将藕“一濯再濯”,表现其“质 朴”;动作描写,如“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竹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随便择担里 的过嫩的藕枪是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中,“横”、”坐’、“拣择”、“嚼”等表现其 “憨厚”等。(6 分.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4 分,手法 2 分,举例分析 2 分) 16.(1)写出了藕的滋味特点与在故乡的极其普遍。 (2)写出了莼菜的颜色及颜色给人的美好感觉;写出了莼菜无味的特点以及作者的美 好感受。(4 分,每小题各 2 分) 17.内容:写出了对故乡有深厚的情感的原因:在故乡有所恋,所恋又只有在故乡才有。不 仅爱故乡,也爱故乡的人。藕与莼菜引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 作用:层层递进,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联想,能 打动读者。(6 分,内容、作用各 3 分) (四川省成都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五、(22分) 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1)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 全然变了,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 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景物也全部神会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进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 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它使你一下 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朦胧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感受,于是你更深深坠入被感动的漩涡里,享 受这画面、音乐和自己灵魂三者融为一体的特殊感受。 (2)秋天十月,我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忽然发觉把音乐磁带忘 记在家,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便跑进去向他借。他给我一盘说是新翻录的。 我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看我一眼说:“ 秋天的音乐。”这曲名,也许是他看到我被秋风吹得 松散飘扬的头发,灵机一动得来的。 (3)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 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的感受里了。 (4)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 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 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从麦茬里裸露出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 色;所有树林都在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