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 生存的地方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 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 个好地方。”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 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18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 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 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 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老友过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说起变荒岛为乐园的经历时,更 是神采奕奕。最后老友指着整个岛说:“这一切都是我双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 小岛。”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顿,但他奋斗了,他是生活 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适、再富足,但他缺少艰难的创造和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 豪不起来 13、第二段的“他们”指哪些人?“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中“花园 是什么意思? 14、第三段“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句承上启下,照应了上文 什么语句?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15、老友说“这是我的小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6、来访者过得很惬意,为什么听了老友的经历什么话也说不出?下文为 什么又说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主题阅读】 (一) 生存的地方 有两个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块生存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座无人的 荒岛,岛上虫蛇遍地,处处潜伏着危机,条件十分恶劣。 其中一个人说:“我就在这里了。这地方现在虽然差一点,但将来会是 个好地方。”而另一个人不满意,于是他继续漂泊。他终于找到了一座鲜花烂漫 的小岛,岛上已有人家,他们是 18 世纪海盗的后裔,几代人努力把小岛建成了 一座花园。他便留在这里做小工,很快就富裕起来,过得很惬意。 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财大气粗的他经过那座他曾经放弃 的荒岛,他决定去拜访老友。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齐 的田畴,健壮的青年,活泼的孩子…… 老友过早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说起变荒岛为乐园的经历时,更 是神采奕奕。最后老友指着整个岛说:“这一切都是我双手干出来的,这是我的 小岛。”那个曾错过这个地方的人,什么话也说不出。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再辛苦、再困顿,但他奋斗了,他是生活 的主人;有些人再舒适、再富足,但他缺少艰难的创造和奋力的拼搏,他始终自 豪不起来。 13、第二段的“他们”指哪些人?“把小岛建成了一座花园”中“花园” 是什么意思? 14、第三段“岛上的一切使他怀疑走错了地方”句承上启下,照应了上文 什么语句?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15、老友说“这是我的小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6、来访者过得很惬意,为什么听了老友的经历什么话也说不出?下文为 什么又说他始终自豪不起来?
17、结合文中两个人的生活道路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寻找自己人生的立足 点,开创全新的人生。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 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 报工作 (2)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 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 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3)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 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 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 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 中取岀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4)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凇:“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 烛也好嘛。”他说. (s)时间分—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 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 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 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 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 上。 (6)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 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 可以。我家也有—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 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7、结合文中两个人的生活道路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寻找自己人生的立足 点,开创全新的人生。 (二) 生死攸关的烛光 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 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 报工作。 ⑵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 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 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⑶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 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 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 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 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⑷ 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 烛也好嘛。”他说。 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 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 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 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 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 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 上。 ⑹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 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 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 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η)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8、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A.严谨B. 严峻C.严密D.严厉)的搜查 19、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 20、(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 中尉的态度。 21、(1)“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 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夫人此时既又的复杂心理。 (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A、态度之蛮横凶恶B、态度十分友善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D、 眼神十分专注执著 22、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 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①伯诺德夫人 ②小女儿杰 奎琳 23、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 质 【能力提升】 24、揣摩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 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25、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教(学)后记】
⑺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8、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 严谨 B. 严峻 C. 严密 D. 严厉)的搜查。 19、 第⑸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 。(2)______ 。 20、 (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 中尉______的态度。 21、 (1)“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 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夫人此时既______又______的复杂心理。 (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 A、态度之蛮横凶恶 B、态度十分友善 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 D、 眼神十分专注执著 22、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 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① 伯诺德夫人 , 。 ② 小女儿杰 奎琳 , 。 23、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 质。 【能力提升】 24、 揣摩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 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25、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教(学)后记】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重点难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知识链接】 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 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 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 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囻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 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 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 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炬毁名园,干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 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一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 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 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chou()缎晨Ⅺ()箱qie()瞥见()赃物()缀满 2、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
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重点难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知识链接】 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 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 1861 年 11 月 25 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 争。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 350 公顷,周长 10 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历经 6 代皇帝 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 “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 140 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 年 10 月 18 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 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 3500 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 300 多名太监、宫女和 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汉字。 chóu( )缎 晨 xī( ) 箱 qiè ( ) 瞥.见( ) 赃.物( ) 缀.满 ( ) 2、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
蛮所干的事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 也不会是强盗。 (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 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眄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 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 掠夺的中国。 4、本文作者雨果是19世纪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 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 》和《 》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1-4段 5、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6、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埃及 有有 罗马有 ,巴黎有 二而东方 7、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8、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蛮所干的事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 也不会是强盗。 (3)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 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 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 掠夺的中国。 4、本文作者雨果是 19 世纪 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 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 》和《 》。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 1—4 段: 5、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6、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及 有 _________ ,罗马有____________ ,巴黎有 _______________,而东方 有___________________ . 7、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8、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