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位置传感器测 杨氏模量
霍尔位置传感器测 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熟悉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特性; 2.弯曲法测量黄铜的杨氏模量; 3.测黄铜杨氏模量的同时,对霍尔位置传感器 定标; 4.用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可锻铸铁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熟悉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特性; 2.弯曲法测量黄铜的杨氏模量; 3.测黄铜杨氏模量的同时,对霍尔位置传感器 定标; 4.用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可锻铸铁的杨氏模量
【实验装置】 1.霍尔位置传感器测杨氏模量装置一台 ● (1)读数显微镜 ● 型号 JC-10 型 ● 放大倍数 20 分度值 0.01mm 测量范围 0~6mm (2)砝码 10.0g8块、 20.0g2块 ● (3)95型集成霍尔位置传感器 ● (4)样品(铜板和冷扎板) ●2.霍尔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测量仪(放大倍数3--5倍)一台 (包括直流数字电压表)
⚫ 1.霍尔位置传感器测杨氏模量装置一台 ⚫ (1)读数显微镜 ⚫ 型号 型 ⚫ 放大倍数 20 ⚫ 分度值 ⚫ 测量范围 ⚫ (2)砝码 8块、 2块 ⚫ (3)95型集成霍尔位置传感器 ⚫ (4)样品(铜板和冷扎板) ⚫ 2.霍尔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测量仪(放大倍数3---5倍)一台 (包括直流数字电压表)。 【实验装置】 JC −10 0.01mm 0~6mm 10.0g 20.0g
【实验原理】 1.霍尔位置传感器 霍尔元件置于磁感应强度为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场方向通以电1 流 则与这二者相垂直的方向上将产生霍尔电势差 Un=K.I.B (1) (1)式种为元件的霍尔灵敏度。如果保持霍尔元件的电流澈,不变, 而使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移动时,则输出的霍尔电势差变化量为: AU, (2) dB (2)式中Z为位移量,此式说明若记为常数时,△U,与△2成正比 为实现均匀梯度的磁场,可以如图1所示,两 块相同的磁铁(磁铁截面积及表面磁感应强度 相同)相对放置,即N极与N极相对,两磁铁之 间留一等间距间隙,霍尔元件平行于磁铁放在 out ■■■■■ 该间隙的中轴上。间隙大小要根据测量范围和 测量灵敏度要求而定,间隙越小,磁场梯度就 越大,灵敏度就越高。磁铁截面要远大于霍尔 元件,以尽可能的减小边缘效应影响,提高测 图1 量精确度
而使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移动时,则输出的霍尔电势差变化量为: (2) (2)式中 为位移量,此式说明若 为常数时, 与 成正比 1.霍尔位置传感器 霍尔元件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场方向通以电 流 则与这二者相垂直的方向上将产生霍尔电势差 (1) (1)式中 为元件的霍尔灵敏度。如果保持霍尔元件的电流, 不变, 【实验原理】 I UH I Z dZ dB U K I H = Z UH Z B I UH = K I B K dZ dB 为实现均匀梯度的磁场,可以如图1所示,两 块相同的磁铁(磁铁截面积及表面磁感应强度 相同)相对放置,即N极与N极相对,两磁铁之 间留一等间距间隙,霍尔元件平行于磁铁放在 该间隙的中轴上。间隙大小要根据测量范围和 测量灵敏度要求而定,间隙越小,磁场梯度就 越大,灵敏度就越高。磁铁截面要远大于霍尔 元件,以尽可能的减小边缘效应影响,提高测 量精确度
2.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测定仪主体装置如图2所示,在横梁弯曲的情况下,杨氏模量Y 可以用下式表示: d3.Mg Y= 4a3.b.△Z (3) 其中:d为两刀口之间的距离,M为所加砝码的质量,a为梁的厚度,b为梁的 宽度,△Z为梁中心由于外力作用而下降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 1.铜刀口上的基线 2.读数显微镜 3.刀口 4.横梁 5.铜杠杆(顶端装有型集 成霍尔传感器) 6.磁铁盒 7.磁铁(极相对放置) 8调节架 9砝码盘 图2
2.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测定仪主体装置如图2所示,在横梁弯曲的情况下,杨氏模量 可以用下式表示: (3) Y a b Z d Mg Y = 3 3 4 其中:d为两刀口之间的距离,M为所加砝码的质量,a为梁的厚度,b为梁的 宽度, Z 为梁中心由于外力作用而下降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 1.铜刀口上的基线 2.读数显微镜 3.刀口 4.横梁 5.铜杠杆(顶端装有型集 成霍尔传感器) 6.磁铁盒 7.磁铁(极相对放置) 8.调节架 9砝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