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表达交流《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尊师故事,知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情感。 2.通过采访身边的老师等活动,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3.通过设计和参与教师节活动,增进师生情感 4.懂得怎样和老师进行沟通,能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 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教师职业的伟大,从而产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难点:懂得怎样和老师进行沟通,能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 关系 [学法指导] 1.广泛搜集尊师故事及格言。 2.积极开展采访等活动 [知识链接] 1.教师风采 ①中国第一位全职教师——孔子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 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 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 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
1 高一必修 1 表达交流《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尊师故事,知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情感。 2.通过采访身边的老师等活动,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3.通过设计和参与教师节活动,增进师生情感。 4.懂得怎样和老师进行沟通,能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 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教师职业的伟大,从而产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难点:懂得怎样和老师进行沟通,能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 关系。 [学法指导] 1.广泛搜集尊师故事及格言。 2.积极开展采访等活动。 [知识链接] 1.教师风采 ①中国第一位全职教师——孔子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 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是他开 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 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
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 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 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 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 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 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 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 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 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 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 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②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手脑相长歌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去。”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2 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 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 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 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 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入如慈母般地 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 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 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 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 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 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故能将浩瀚的传统文化推广和流传下来。 ②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手脑相长歌”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去。”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陶 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得生动感人 记叙类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感人″是 这类文章的生命。可是在写作训练中,不少同学着眼点不是如何用 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 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 记叙类文章要想写得感人,关键有两点:(1)感悟积累生 活中让人感动的事;(2)写好“感动点” 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我们都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抉择、灵魂拷问的 大事。面对“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少同学总是苦苦的询问:我们的 生活这样平常,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呢?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 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凡人身上也有感人的行为,关键是 你能否用心灵去仔细感受。 当代中学生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及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 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浅显地感受生活。不少同学知 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别人 考虑的少。正是把心灵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因而忽略了生活中许 多感人的事。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 是一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者、读者感动得泪水涟涟,为
3 1939 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陶 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 学 记叙类文章如何写得生动感人 记叙类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该文能否以情动人,“感人”是 这类文章的生命。可是在写作训练中,不少同学着眼点不是如何用 “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地告诉别人。 结果,即使题材很好,但文章仍写得平平淡淡。 记叙类文章要想写得感人,关键有两点:(1)感悟积累生 活中让人感动的事;(2)写好“感动点”。 一、感悟积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我们都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抉择、灵魂拷问的 大事。面对“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少同学总是苦苦的询问:我们的 生活这样平常,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呢?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 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凡人身上也有感人的行为,关键是 你能否用心灵去仔细感受。 当代中学生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及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 他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浅显地感受生活。不少同学知 道自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为别人 考虑的少。正是把心灵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因而忽略了生活中许 多感人的事。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 是一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者、读者感动得泪水涟涟,为
什么呢?抛开个人的小圈子,从父亲的角度试想一下,他生活中有那 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在一边,为远行的儿子送行,并且 想得那么周到为“我”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身体又胖,长袍 马褂的,月台又高,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子,他那样费力 地做了,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啊。想到这一切,你的内心能不 感动吗?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体味一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隐藏 着那么多感人的东西,那么多可写入作文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注意到 父母每天那忙碌的身影,是否注意到他们那疲惫憔悴的眼神。寒夜苦 读,那一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心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 你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项脊轩志》中母亲深夜以指扣门的 询问:“儿寒乎?欲食乎?“不也让作者、读者感动不已吗? 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体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 活中蕴藏着无数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要我们注意培养自 己敏感的心灵,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养成随时把自己的所感所 想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习惯,你就能更深切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了 这样的训练,我发现我的学生不再对父母周末送衣送饭熟视无睹,不 再在家信中仅仅要钱,他们学会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要想感动别 人,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有了这样浓浓的深情,怎么会没有素可 写,怎么会写得不感人呢?我们班不少同学下笔写文时,常常禁不住 哭了,这正是由于平时注意感情积累,此时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的结 果
4 什么呢?抛开个人的小圈子,从父亲的角度试想一下,他生活中有那 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在一边,为远行的儿子送行,并且 想得那么周到——为“我”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身体又胖,长袍 马褂的,月台又高,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子,他那样费力 地做了,这就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啊。想到这一切,你的内心能不 感动吗?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体味一下,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隐藏 着那么多感人的东西,那么多可写入作文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注意到 父母每天那忙碌的身影,是否注意到他们那疲惫憔悴的眼神。寒夜苦 读,那一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心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 你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项脊轩志》中母亲深夜以指扣门的 询问:“儿寒乎?欲食乎?”不也让作者、读者感动不已吗? 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体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 活中蕴藏着无数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要我们注意培养自 己敏感的心灵,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养成随时把自己的所感所 想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习惯,你就能更深切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了 这样的训练,我发现我的学生不再对父母周末送衣送饭熟视无睹,不 再在家信中仅仅要钱,他们学会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要想感动别 人,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有了这样浓浓的深情,怎么会没有素材可 写,怎么会写得不感人呢?我们班不少同学下笔写文时,常常禁不住 哭了,这正是由于平时注意感情积累,此时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的结 果
写好“感动点” 有了让人感动的素材,这只是写好记叙类文章的第一步,写 好这类文章的另一步就是写好文章的“感动点”。所谓“感动点”, 就是在事情叙述到感人处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细细写人 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背影》中写父 亲上下月台,写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再一下,一上,不厌其烦 地写。特别是爬“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写得多么细!这些精彩的 片段就是文章的“感动点” 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这种地方写得不细,感人的事情 写得不感人。要改掉这种毛病,就要意识到“感动点”是全文的重点 所在,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在写作训练时,我常常运用“逼问”的方式“逼”着学生把 感动点”写得详细一些。比如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件事,棉花丰收 后,父亲坚决不把棉花卖给棉贩子,通过这件事表现新时代农民丰收 不忘国家的高尚情怀伓。素材选的很好,可是文章写得不感人。在面批 时,我这样“逼问”他:“丰收后,父亲是怎样高兴的?”学生想了 想说:“望着十几大包待售的棉花,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叼着那杄旱 烟管,一会儿从这包里面抓出一把看看,一会儿从那包里面抓出一把 闻闻,高兴得不知干什么才好。”“那么棉贩子又是怎样和你爸商量 买棉花的?″我进一步追问。“那棉贩子眨着精明的眼睛,凑到爸爸 身边,先递给爸爸一棵过滤嘴香烟,然后讨好地说:大叔,今年您
5 二、写好“感动点” 有了让人感动的素材,这只是写好记叙类文章的第一步,写 好这类文章的另一步就是写好文章的“感动点”。所谓“感动点”, 就是在事情叙述到感人处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细细写人 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背影》中写父 亲上下月台,写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再一下,一上,不厌其烦 地写。特别是爬“那边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写得多么细!这些精彩的 片段就是文章的“感动点”。 我们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这种地方写得不细,感人的事情 写得不感人。要改掉这种毛病,就要意识到“感动点”是全文的重点 所在,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在写作训练时,我常常运用“逼问”的方式“逼”着学生把 “感动点”写得详细一些。比如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件事,棉花丰收 后,父亲坚决不把棉花卖给棉贩子,通过这件事表现新时代农民丰收 不忘国家的高尚情怀。素材选的很好,可是文章写得不感人。在面批 时,我这样“逼问”他:“丰收后,父亲是怎样高兴的?”学生想了 想说:“望着十几大包待售的棉花,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叼着那杆旱 烟管,一会儿从这包里面抓出一把看看,一会儿从那包里面抓出一把 闻闻,高兴得不知干什么才好。”“那么棉贩子又是怎样和你爸商量 买棉花的?”我进一步追问。“那棉贩子眨着精明的眼睛,凑到爸爸 身边,先递给爸爸一棵过滤嘴香烟,然后讨好地说:‘大叔,今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