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 第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 章·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 长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 度 者)的总和。 测·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 量 (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 础度、测量目的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 量方案、选择测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合理 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第 二 章 长 度 测 量 基 础 测量方法 • 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 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 • 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 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 者)的总和。 • 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 (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 度、测量目的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 量方案、选择测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合理 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测量精度 第·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不考虑测量精度 而得到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真值的定义为:当某量能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 长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 度值 测 量·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 基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对 础千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 说明其可信度
第 二 章 长 度 测 量 基 础 测量精度 • 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不考虑测量精度 而得到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真值的定义为:当某量能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 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 值。 • 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 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对 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 说明其可信度
检测的一般步骤 第定被检测项目认真审阅被测件图纸及有关 的技术资料,了解被测件的用途,熟悉各项技 章术要求,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 长计检测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具体要 求、结构特点、批量大小、检测设备状况、检 测测环境及检测人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设计 量个能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且具有低成本、高效 基率的检测预案。 础。选择检测器具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 器具,设计、制作专用的检测器具和辅助工具, 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第 二 章 长 度 测 量 基 础 检测的一般步骤 • 确定被检测项目 认真审阅被测件图纸及有关 的技术资料,了解被测件的用途,熟悉各项技 术要求,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 • 设计检测方案 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具体要 求、结构特点、批量大小、检测设备状况、检 测环境及检测人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设计一 个能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且具有低成本、高效 率的检测预案。 • 选择检测器具 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 器具,设计、制作专用的检测器具和辅助工具, 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检测的一般步骤(续) 第 检测前准备清理检测环境并检査是否满足检测 要求,清洗标准器、被测件及辅助工具,对检 章测器具进行调整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长米集数据安装被测件,按照设计预案采集测量 度数据并规范地作好原始记录 测。数据处理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获得检 黑测结果。 础。填报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及 有关的原始记录中,并根据技术要求作出合格 性的判定
第 二 章 长 度 测 量 基 础 检测的一般步骤(续) • 检测前准备 清理检测环境并检查是否满足检测 要求,清洗标准器、被测件及辅助工具,对检 测器具进行调整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 采集数据 安装被测件,按照设计预案采集测量 数据并规范地作好原始记录。 • 数据处理 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获得检 测结果。 • 填报检测结果 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及 有关的原始记录中,并根据技术要求作出合格 性的判定
长度单位与计量基准 第·在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名称是“米”,其单位符号为“m 章·“米”的定义于18世纪末始于法国,当时规定“米等于 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19世纪“米” 长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18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 度 测 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 量 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际长度单位量值的一根米尺,把 基 它称之为“国际米原器”。 础·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 “米”是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进路 程的长度
第 二 章 长 度 测 量 基 础 长度单位与计量基准 • 在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名称是“米”,其单位符号为“m”。 • “米”的定义于18世纪末始于法国,当时规定“米等于 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19世纪“米” 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18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 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 中,选出了作为统一国际长度单位量值的一根米尺,把 它称之为“国际米原器”。 •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 “米”是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进路 程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