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 序 序 本书是在阿姆斯特丹Insinger de Beaufort NV银行行长 凯斯·威莱斯(Kess Willems))即将退休之际完成的。本书的问 世,毫无疑问地将会重新掀起有关政府经济角色的讨论。在 我看来,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这篇论文具有里程碑意义,它 必将会有力地建设性地推动这一讨论的深入开展,并将延续 若干年。这无论从历史的经济学分析还是现实的经济学发展 都可以体现出来。有关斯蒂格利兹论文的评论反映了有助于 构建公共经济学框架的多数观点、。 阿姆斯特丹大学 阿诺德·赫特杰 18
导. 导 言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那么要形成错综复杂的 经济和社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个人福利不仪依靠私人部门 里的市场交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政府所提供的产品 和服务,诸如法律制度、教育、经济基础等。在人们看来,政府 通过正式的法律和非正式的规章制度进行的产品生产、收入 再分配、经济管理等行为要么是很广泛的,要么是很有限的。 这表明,在经济中,在私人活动和公共活动之间有一明显的分 界线。这样,问题就产生了,即有关公共部门规模和持征的概 念是一更抽衰更一般的最佳概念,那么,在这一概念中,是否 包含了更具体的意义呢? 实际上,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持征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 的产物,色括全体公众非经济的价值判断、消费者对于私人产 品和公共物品的偏好、生产者关于资源配置和发展的决策、生 产要素所有者有关福利公平再分配的观点以及公共部门里的 权力关系网。若干年的经验表明,势不可挡的政府活动之后 便是反方向的剧烈变动。 19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 对于经济中私人部了和公共部门的最佳混合提供更深人 的见解是经济学理论的一项任务。由此决定的经济理论和政 府的角色有关,而政府的角色不仪和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 的稀缺性紧密关联,而且还与个人和社会福利息息料关。有 关政府角色的规范判断能够而且必须和有关政府经济学的分 析性的或实证性的叙述清楚地相区别。这一基本的区别对于 认识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也是有裨蔬的。无班置疑,政府的 经济活动有可能是最优的,但这并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 由于文化的、法律的、社会的及人文的等因素的存在,经济的 最优化和全面的最优化是不相符的。这就使得对经济最优化 的分析显得切中主题。[ 我们的主题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在我看来,我们 只能以福利的宽泛的正式的概念一一欲望的主观满足且依靠 稀缺资源的配置一一作为切入点。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 作决定时,不要触及它的本质,而要保持其本来面目。无论在 大众化的文章中还是在经济理论中,都有一强有力的观点。 在该观点、看来,好象只有现实生活中可量化的市场交易才是 重要的;不仅如此,该观点认为,经济中制定决策的因素具有 定性的不可量化的特征,因而这些因素不属于经济分析的范 围。然而,作为利用自然資源生产汽车的替代方法,为了后代 的幸福而需作出保护自然的决策,决策所采用的经济学方法 也纹仅是稀缺资源的配置而已。而且,它考虑的也并不是经 ,齐目的,而仪仪是制定公共和私人决策的经济方法。帕累托 品利理论认为,根据帕累托标准,如果资源的再分配可以使一 20
导 个人变得更好,但又不会使任何人变得更坏,那么一个组织中 的个人福利会增加。它并不是福利效应的规范描述,而是社 会福利中一个定义的变化。同样,帕累托最优概念在福利经 济学的分析中发挥的是桥梁作用,而并非是经济政第的正规 的评判标准。【2换言之,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分析的栽体而并 非是一套规范性的教条。3关于政府在混合经济中的经济角 色,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不考虑政治规则,那么帕裳托的 贡献就是为分析和市场中的经济活动以及经济中的公共部门 相关联的福利效应提供了有用的工具,而赞同帕累托福利经 济学规范解释的经济学家定会得出其它结论和见解。简言 之,即使未来的经济理论能够提出有关政府最花经济角色的 恰当解释,那么它也不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和仅仪经过良 好构建的的参考框架相比,这一辄念对于实际的经济和社会 政策具有其它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方法论背景下,我想讨论几个和上文似乎有关联 的问题,耳的是为了构建和阐明有关政府的经济角色以及公 共部门的最佳规模和特征的观,点。 对个人来说,一件商品的特征可以是竞争性的或非竞争 性的,也可以是排他性的或非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的特征 不仅是非竞争性的而且是非排他性的,而纯私人产品的特征 则不仅是竞争性的而且是排他性的。关于两者的例子很多, 其中关于俱乐部商品的分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 很重要的。[4娱乐场所和文费道路就是俱乐部商品的例子,其 特征是排他性和部分的菲竞争性。如果说纯公共物品由于技 21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 术的原因只能由政府供给的话,那么俱乐部商品和私人商品 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部门提供。在这里,成本 一收益分析就成为对公共供给和私人供给进行比较的核 心。在严格的分配效率意义上讲,成本和收益是可以看到的, 但广泛的分析则把公平效应考虑在内。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或 增长和公平的平衡会形成不同的最优条件,且这些条件依赖 于人们对收入分配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5) 当前的分析对于这个问题一即人们认为政府作为一公 民自由意,志的自愿组织或强制性组织是否有权力,如征税权 一是敏感的。政府作为一自愿组织,它尤其反映了当代人 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的观点、看法和偏好。如果把政府当作 强制性组织,那么它就有权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吞并后代人 的利益,既使他们的利益对当代人的偏好来说并没有被吞 并。[6]就拿世界范围内环境政策的出台来说,这一特征看起来 尤为突出。l7],然而,斯彻林(Schelling,1984,P.84)认为这种意 志说和高压政治的二分法是错误的,称“如此之多的技术、工 具、哲学都处于这两种非常罕见的无法作出选择的形式之 外。” 在观察经济时,如果不考虑技术变苹,那么就会对最优化 讨论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如果生产方式、产品以及由 此而来的处于永久性的“创造性碗坏”(熊彼特语)(Schum- peter)状态之中的欲望(相对于充满活力的经济而言)没有变 革的话,那么攻府的作用就远远不是基本的了。[8]我们很雄避 免这样的印象,即由于技术的变革,经济中私人活动和公共活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