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动物方向入生物制品专业四年制本科) 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Biology Statistics Add Experimental Design 课程代码 030305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64 讲课 56 实验(实习) 8 学分 4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 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门课程是生物技术(动物方向)、生物制品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前期开设的基础 课为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在此基础上开设本门课程。 (二)课程特点 本门课程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数学范畴。开设本门课程时,学生应具有 一般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初步常识,也应掌握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有关课程 的内容。教学中注意本门课程与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的衔接,也要适当补充动物科学 基础知识。 (三)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开展科学试验的方法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动物方向)、生物制品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英文名称 Biology Statistics Add Experimental Design 课程代码 030305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 1 学期 总 学 时 64 讲课 56 实验(实习) 8 学分 4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 、概率论、线性代数 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门课程是生物技术(动物方向)、生物制品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前期开设的基础 课为高等数学 、概率论、线性代数,在此基础上开设本门课程。 (二)课程特点 本门课程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数学范畴。开设本门课程时,学生应具有 一般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初步常识,也应掌握了高等数学 、概率论、线性代数等有关课程 的内容。教学中注意本门课程与高等数学 、概率论、线性代数的衔接,也要适当补充动物科学 基础知识。 (三)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开展科学试验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试验设计方法和进行科学试验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收集、整理试验资料的方法。 4,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常用方法,能够用生物统计方法和技术对试 验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5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技术,包括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正确收集试验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 2.掌握数据资料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3.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能对不同的试验资料应用显著性检验方法进行 统计分析和处理。 4.掌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5.掌握常用抽样调查技术和方法。 6.具备科学试验设计的能力,能正确应用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设计,以及对试验 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教学时数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小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2 2
2.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试验设计方法和进行科学试验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收集、整理试验资料的方法。 4.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常用方法 ,能够用生物统计方法和技术对试 验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5.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技术,包括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 掌握正确收集试验数据的方法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方法。 2. 掌握数据资料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3.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能对不同的试验资料应用显著性检验方法进行 统计分析和处理。 4. 掌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5. 掌握常用抽样调查技术和方法。 6. 具备科学试验设计的能力,能正确应用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设计,以及对试验 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题课 实验课 小 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资料的整理 2 2
第三章平均数、标准差 4 4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8 8 第五章t检验 6 6 第六章方差分析 8 8 第七章资料分析x检验 4 第八章直线回归与相关 6 6 第九章多元线性回归 第十章协方差分析 2 2 第十一章试验设计 第十二章 2 8 10 Excel、spss上的生物统计 总 计 56 8 64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课程产生的背景,该门课程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 理解该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产生及应用 一、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产生
第三章 平均数、标准差 4 4 第四章 常用概率分布 8 8 第五章 t检验 6 6 第六章 方差分析 8 8 第七章 资料分析 2 检验 4 4 第八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6 6 第九章 多元线性回归 6 6 第十章 协方差分析 2 2 第十一章 试验设计 6 6 第十二章 Excel、spss 上的生物统计 2 8 10 总 计 56 8 64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课程产生的背景,该门课程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 理解该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产生及应用 一、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产生
二、生物统计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生物统计的常用术语 一、总体与样本 二、参数与统计量 三、准确性生物统计确性 四、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是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概念,以及常用统计术语。要求学生了解该课 程产生的背景;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生物统计的常用术语。 本章难点:生物统计的常用术语。本章为本门课程的前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 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区别、3种资料的整理(表格 表示和图像表示)。 教学内容:由调查或试验收集来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乱的,无规律性可循。只有通过统计 整理,才能发现其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资料整理是进一 步统计分析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资料的分类,然后介绍不同类型资料的整理方 法。主要教学形式为课堂讲授,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辅导答疑、课外作 业、习题讲解等。 第一节资料的分类 一、资料的检查与核对
二、生物统计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 生物统计的常用术语 一、总体与样本 二、参数与统计量 三、准确性生物统计确性 四、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是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概念,以及常用统计术语。要求学生了解该课 程产生的背景;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生物统计的常用术语。 本章难点:生物统计的常用术语。本章为本门课程的前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 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资料的整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区别、3 种资料的整理(表格 表示和图象表示)。 教学内容:由调查或试验收集来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乱的,无规律性可循。只有通过统计 整理,才能发现其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资料整理是进一 步统计分析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资料的分类,然后介绍不同类型资料的整理方 法。主要教学形式为课堂讲授,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辅导答疑、课外作 业、习题讲解等。 第一节 资料的分类 一、资料的检查与核对
二、资料的整理方法 (一)计数资料的整理 (二)计量资料的整理 (三)质量性状资料、半定量(等级)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结构和要求 (二)统计表的种类 二、统计图 (一)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 (二)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 本章重点:大样本连续型变数资料的整理、分组方法,次数分布表与次数分布图的制作。 本章难点:等级资料 习题与作业:P27,习题5~8。 第三章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介绍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三个常用统计量,要求学生不仅 要会熟练计算,而且要掌握它们的几何意义。 教学内容:前者用于反映资料的中心位置,即观测值以某一数值为中心而分布的性质;后两 者用于反映资料的集中度,即观测值离中分散变异的性质。 第一节平均数
二、资料的整理方法 (一)计数资料的整理 (二)计量资料的整理 (三)质量性状资料、半定量(等级)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 常用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结构和要求 (二) 统计表的种类 二、统计图 (一)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 (二)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 本章重点:大样本连续型变数资料的整理、分组方法,次数分布表与次数分布图的制作。 本章难点:等级资料 习题与作业: P27,习题 5~8。 第三章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介绍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三个常用统计量,要求学生不仅 要会熟练计算,而且要掌握它们的几何意义。 教学内容:前者用于反映资料的中心位置,即观测值以某一数值为中心而分布的性质;后两 者用于反映资料的集中度,即观测值离中分散变异的性质。 第一节 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