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全集 第六卷 正革命的阶级,不懂得俄国真正革命的和真正社会主义的党是把 社会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的党,这就使他们脱离了工人 运动,而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级作为依靠。列宁指出,社会革命 党人轻视理论的态度只会加强资产阶级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影响, 妨碍无产阶级理解自己在革命运动中的领导作用,腐蚀无产阶级 的阶级意识。列宁认为:“社会革命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上的 不坚定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庸俗化的表现之一。”(本卷第 363页)列宁还对社会革命党人把恐怖手段列入自己的纲领作了 批判,指出“现在的恐怖主义者就是改头换面的地道的‘经济 派'”(本卷第371页)。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曾经指出,“经 济派”崇拜自发的“纯粹工人运动”,而恐怖主义者崇拜那些不善 于或者没有可能把革命工作同工人运动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知识分 子的自发的狂热情绪。列宁斥责个人恐怖的策略导致革命者脱离 劳动群众,削弱发动群众攻击专制制度的革命工作。列宁号召社 会民主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警惕并揭穿社会革命党人的冒险主 义,并且应当记住,“革命政党只有真正领导革命阶级的运动,才 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本卷第373页)。列宁满怀信心地指出,社 会民主党人不会迷恋于恐怖手段,他们一定能更加紧密地团结起 来,把革命者的战斗组织同俄国无产阶级的群众英雄主义结成一 个整体。列宁在文章中还批判了社会革命党人的土地纲领。他分 析社会革命党人的土地纲领的错误是:把土地社会化和资产阶级 的土地国有化混为一谈,把农民关于小规模平均使用土地的朴素 思想同社会主义关于全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和组织社会主义生产 的学说混淆起来,用发展合作社来代替阶级斗争。列宁认为,提 出彻底的社会主义纲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这就是:对于最终目 的要有明确的思想,对于达到这一目的的道路要有正确的了解,对 于当前的实际形势和最近的任务要有确切的概念。而社会革命党
正革命的阶级,不懂得俄国真正革命的和真正社会主义的党是把 社会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的党,这就使他们脱离了工人 运动,而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级作为依靠。列宁指出,社会革命 党人轻视理论的态度只会加强资产阶级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影响, 妨碍无产阶级理解自己在革命运动中的领导作用,腐蚀无产阶级 的阶级意识。列宁认为:“社会革命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上的 不坚定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庸俗化的表现之一。”(本卷第 363页)列宁还对社会革命党人把恐怖手段列入自己的纲领作了 批判,指出 “现在的恐怖主义者就是改头换面的地道的‘经济 派’”(本卷第371页)。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曾经指出,“经 济派”崇拜自发的“纯粹工人运动”,而恐怖主义者崇拜那些不善 于或者没有可能把革命工作同工人运动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知识分 子的自发的狂热情绪。列宁斥责个人恐怖的策略导致革命者脱离 劳动群众,削弱发动群众攻击专制制度的革命工作。列宁号召社 会民主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警惕并揭穿社会革命党人的冒险主 义,并且应当记住,“革命政党只有真正领导革命阶级的运动,才 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本卷第373页)。列宁满怀信心地指出,社 会民主党人不会迷恋于恐怖手段,他们一定能更加紧密地团结起 来,把革命者的战斗组织同俄国无产阶级的群众英雄主义结成一 个整体。列宁在文章中还批判了社会革命党人的土地纲领。他分 析社会革命党人的土地纲领的错误是:把土地社会化和资产阶级 的土地国有化混为一谈,把农民关于小规模平均使用土地的朴素 思想同社会主义关于全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和组织社会主义生产 的学说混淆起来,用发展合作社来代替阶级斗争。列宁认为,提 出彻底的社会主义纲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这就是:对于最终目 的要有明确的思想,对于达到这一目的的道路要有正确的了解,对 于当前的实际形势和最近的任务要有确切的概念。而社会革命党 列 宁 全 集 第六卷
前言 人一条也不具备。列宁认为社会革命党人的土地纲领可以作为一 切社会主义者的教训和借鉴,可以作为无思想性和无原则性的后 果的鲜明例证。 《(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第二版序言》一文对1897年 到1902年这五年间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状况及其力量的深刻变化 作了阐述,对俄国社会革命党人的革命冒险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 反对派的民主自由主义思潮作了剖析。列宁认为,俄国社会民主 党在肃清经济派的影响之后需要特别注意俄国那些非社会民主主 义的秘密派别。一方面必须同“社会革命党”这一个或这一类派 别进行斗争,直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使它们失 去任何基础为止,另一方面坚决揭露自由派资产阶级和民主派资 产阶级的任何不彻底的表现,削弱他们同君主制达成协议的任何 企图,推动他们要求实行欧洲资产阶级那种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 的活动。列宁明确提出,摆在俄国社会民主党面前的当前任务就 是:结束自己队伍中的任何涣散和动摇的状况,在革命马克思主 义的旗帜下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并在组织上合并,全力以赴地联合 所有进行实际工作的社会民主党人,使他们的活动深入和扩大,同 时密切注意向尽量广大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说明社会革命党人 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真正意义。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所收文献增加14篇。 《附录》中的一部分文献表明,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草案 的制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列宁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 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抽象议论
人一条也不具备。列宁认为社会革命党人的土地纲领可以作为一 切社会主义者的教训和借鉴,可以作为无思想性和无原则性的后 果的鲜明例证。 《〈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第二版序言》一文对1897年 到1902年这五年间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状况及其力量的深刻变化 作了阐述,对俄国社会革命党人的革命冒险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 反对派的民主自由主义思潮作了剖析。列宁认为,俄国社会民主 党在肃清经济派的影响之后需要特别注意俄国那些非社会民主主 义的秘密派别。一方面必须同 “社会革命党” 这一个或这一类派 别进行斗争,直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使它们失 去任何基础为止,另一方面坚决揭露自由派资产阶级和民主派资 产阶级的任何不彻底的表现,削弱他们同君主制达成协议的任何 企图,推动他们要求实行欧洲资产阶级那种阶级斗争和阶级统治 的活动。列宁明确提出,摆在俄国社会民主党面前的当前任务就 是:结束自己队伍中的任何涣散和动摇的状况,在革命马克思主 义的旗帜下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并在组织上合并,全力以赴地联合 所有进行实际工作的社会民主党人,使他们的活动深入和扩大,同 时密切注意向尽量广大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说明社会革命党人 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真正意义。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所收文献增加14篇。 《附录》中的一部分文献表明,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草案 的制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列宁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 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抽象议论。 前 言
1 怎么办? 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 (1901年秋-1902年2月) “…党内斗争给党以力量和 生气。党本身模糊不清,界限不明, 是党软弱的最大明证。党是靠清洗 自己而巩固的” (摘自拉燕尔1852年6月24日 给马克思的信) 序 言 照作者的原定计划,这本小册子要详细发挥《从何着手?》 (1901年5月《火星报》2第4号)一文①中所谈的那些思想。我们 应当首先向读者致歉,在那篇文章中许下的诺言(这个诺言在答 复许多私人询问和信件时也一再重复过)履行得迟了些。推迟的 原因之一,是去年(1901年)6月间曾经试图把所有的国外社会 民主党人组织统一起来3。当时自然要等待这次尝试的结果,因为 这次尝试如果成功,我们也许就要从稍微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火 ①见《列宁全第2版第5卷第一10页。一—编者注
怎 么 办? 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 (1901年秋—1902年2月) “……党内斗争给党以力量和 生气。党本身模糊不清,界限不明, 是党软弱的最大明证。党是靠清洗 自己而巩固的……” (摘自拉萨尔1852年6月24日 给马克思的信) 序 言 照作者的原定计划,这本小册子要详细发挥《从何着手?》 (1901年5月《火星报》2 第4号)一文①中所谈的那些思想。我们 应当首先向读者致歉,在那篇文章中许下的诺言 (这个诺言在答 复许多私人询问和信件时也一再重复过)履行得迟了些。推迟的 原因之一,是去年 (1901年)6月间曾经试图把所有的国外社会 民主党人组织统一起来3。当时自然要等待这次尝试的结果,因为 这次尝试如果成功,我们也许就要从稍微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火 1 ① 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5卷第1—10页。——编者注
怎么办? 星报》的组织观点:无论如何,这次尝试成功就有希望很快消除 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存在两个派别的现象。读者知道,这次尝试以 失败告终,而且,正象我们在下面将要竭力证明的那样,《工人事 业》4在第10期上重新转向“经济主义”以后,这次尝试也不能不 以失败告终。同这个模糊不清、缺乏明确性、可是却比较顽固并 能在各种形式下复活起来的派别作坚决的斗争,已经是绝对必要 的事情了。因此,本书的原定计划也就有所改变并且大大地扩充 了。 本书的主题,本来应当是《从何着手》一文中所提出的三个 问题,即我们的政治鼓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问题,我们的组织任 务问题,在各地同时着手建立全俄的战斗组织的计划问题。作者 早就关心这些问题,还在筹划《工人报》5复刊时就曾想在这个报 上提出来,不过这次复刊的尝试也没有成功(见第5章)。原来设 想在本书中只分析这三个问题,并尽可能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而 不采用或者几乎不采用论战方式,但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这种 设想根本无法实现。一方面,经济主义”比我们设想的要顽强得 多(我们用“经济主义”这个词是广义的,在1901年12月《火 星报》第12号上发表的《同经济主义的拥护者商榷一文已经说 明了这一点,那篇文章可以说是定出了本书的大纲。现在已经 很明显,对于解决这三个问题所以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于俄国社会民主党内两个派别的根本对立,而不是 由于局部的意见分歧。另一方面,“经济派”对于《火星报》实际 宣传我们的观点表示茫然不解,这显然表明:我们往往简直是各 ①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5卷第324一331页。一编者注
星报》的组织观点;无论如何,这次尝试成功就有希望很快消除 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存在两个派别的现象。读者知道,这次尝试以 失败告终,而且,正象我们在下面将要竭力证明的那样,《工人事 业》4 在第10期上重新转向“经济主义”以后,这次尝试也不能不 以失败告终。同这个模糊不清、缺乏明确性、可是却比较顽固并 能在各种形式下复活起来的派别作坚决的斗争,已经是绝对必要 的事情了。因此,本书的原定计划也就有所改变并且大大地扩充 了。 本书的主题,本来应当是《从何着手?》一文中所提出的三个 问题,即我们的政治鼓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问题,我们的组织任 务问题,在各地同时着手建立全俄的战斗组织的计划问题。作者 早就关心这些问题,还在筹划《工人报》5 复刊时就曾想在这个报 上提出来,不过这次复刊的尝试也没有成功(见第5章)。原来设 想在本书中只分析这三个问题,并尽可能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而 不采用或者几乎不采用论战方式,但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这种 设想根本无法实现。一方面,“经济主义”比我们设想的要顽强得 多 (我们用 “经济主义” 这个词是广义的,在1901年12月《火 星报》第12号上发表的《同经济主义的拥护者商榷》一文已经说 明了这一点,那篇文章可以说是定出了本书的大纲①)。现在已经 很明显,对于解决这三个问题所以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于俄国社会民主党内两个派别的根本对立,而不是 由于局部的意见分歧。另一方面,“经济派”对于《火星报》实际 宣传我们的观点表示茫然不解,这显然表明:我们往往简直是各 2 怎 么 办? ① 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5卷第324—331页。——编者注
序 言 3 讲各的话:如果我们不从头讲起,那我们就不可能谈出什么结果: 必须作一次尝试,用尽可能通俗的方式,用大量具体的例证,来 就我们之间的意见分歧的一切根本之点,向所有的“经济派”作 系统的说明”。于是我就决定作这样一次“说明”的尝试,虽然 我明明知道,这会使本书的篇幅大大增加,并且使出版日期推迟, 但是除此之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来履行我在《从何着手?》 一文中许下的诺言,除了为出版迟缓致歉之外,还要为本书文字 修饰方面的很多缺点致歉,因为我不得不非常匆忙地写作,而且 经常被其他各种工作所打断。 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分析,仍然是本书的主题,但是我不得不 从两个比较一般的问题谈起:为什么象“批评自由”这样一个 “无害的”和“正常的”口号,对我们竞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的 信号?为什么我们甚至在社会民主党对自发的群众运动的作用这 个基本问题上都谈不拢?其次,阐述我们对政治鼓动的性质和内 容的观点,变成了说明工联主义政治和社会民主主义政治之间的 区别:阐述我们对组织任务的观点,变成了说明“经济派”感到 满意的手工业方式和我们认为必须建立的革命家组织这两者之间 的区别。再次,人们反对全俄政治报“计划”的意见愈没有根据, 人们愈不从实质上回答我在《从何着手?》一文中提出的我们怎样 才能在各地同时着手建立我们所需要的组织的问题,我就愈要坚 持这个“计划”。最后,在本书的结尾部分,我希望指明以下几点: 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所能做到的一切来防止同“经济派”完全决裂, 但是这一决裂毕竞是不可避免的了:《工人事业》已经具有一种特 别的、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作用,因为它最充分和最突出地 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彻底的“经济主义”,而是那种构成俄国社会民
讲各的话;如果我们不从头讲起,那我们就不可能谈出什么结果; 必须作一次尝试,用尽可能通俗的方式,用大量具体的例证,来 就我们之间的意见分歧的一切根本之点,向所有的 “经济派” 作 系统的“说明”。于是我就决定作这样一次“说明”的尝试,虽然 我明明知道,这会使本书的篇幅大大增加,并且使出版日期推迟, 但是除此之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办法来履行我在《从何着手?》 一文中许下的诺言,除了为出版迟缓致歉之外,还要为本书文字 修饰方面的很多缺点致歉,因为我不得不非常匆忙地写作,而且 经常被其他各种工作所打断。 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分析,仍然是本书的主题,但是我不得不 从两个比较一般的问题谈起:为什么象 “批评自由” 这样一个 “无害的”和“正常的”口号,对我们竟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的 信号?为什么我们甚至在社会民主党对自发的群众运动的作用这 个基本问题上都谈不拢?其次,阐述我们对政治鼓动的性质和内 容的观点,变成了说明工联主义政治和社会民主主义政治之间的 区别;阐述我们对组织任务的观点,变成了说明 “经济派” 感到 满意的手工业方式和我们认为必须建立的革命家组织这两者之间 的区别。再次,人们反对全俄政治报“计划”的意见愈没有根据, 人们愈不从实质上回答我在《从何着手?》一文中提出的我们怎样 才能在各地同时着手建立我们所需要的组织的问题,我就愈要坚 持这个“计划”。最后,在本书的结尾部分,我希望指明以下几点: 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所能做到的一切来防止同“经济派”完全决裂, 但是这一决裂毕竟是不可避免的了;《工人事业》已经具有一种特 别的、甚至可以说是 “历史的” 作用,因为它最充分和最突出地 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彻底的“经济主义”,而是那种构成俄国社会民 序 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