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克丽丝受辱记》取材于奥维德《岁时记》等作品,写罗马王政时期最后 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从战场奔回,奸污了同族柯拉廷纳斯的妻子鲁克 丽丝,鲁克丽丝召回出征的丈夫,嘱咐他要报仇雪耻之后举刀自杀。最后,王朝 被推翻,建立了贵族共和国。作者认为塞克斯特斯违背“荣誉”观念,新贵族应 以此为鉴。作者又通过鲁克丽丝呼吁同情、怜悯与人道。此诗文字更为繁缛。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大约在6年间陆续写成,主题是友 谊与爱情。这种从意大利传入的诗体多采取连续性的组诗形式。前126首写诗人 同一贵族青年的友谊的升沉变化;127至152首写诗人对一“黑肤女子”的爱恋 最后两首结束。前17首,诗人敦促青年结婚,美好的事物应当传代而得到永生, 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信念和对新贵族的希望。随后,那青年有时对诗人 冷淡,有时垂青另一个诗人,甚至勾引诗人的女友,但诗人以友情为重,表现和 解精神。诗人对“黑肤女子”倾吐爱慕,但她被诗人的至友拐走,诗人感到失望。 在这些故事后面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看法和理 想,也反映出社会现实。这些诗虽然表现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但也表现出人 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和焦虑。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也表达了 个时代。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感情并不奔放,而是有节制,有思想深度,有分析 说理,同时形象生动丰富,语言运用巧妙,诗句节奏感强。 历史剧早期创作中的英国历史剧共9部,其中8部可以归纳成为两个四部曲 《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 篇和《亨利五世》。此外有《约翰王》。新兴资产阶级从当时所处的地位,要求 国家统一,改造封建王权,以利于本阶级的发展。16世纪9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 政权虽仍巩固,但王权继承问题日趋迫切,国内外封建势力蠢蠢欲动,30年前 凯特领导的农民起义记忆犹新。莎士比亚关心民族命运,既反对封建内讧,也反 对农民起义,而主要反对前者,要求在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巩固国内和平与 统一。这就是他写历史剧的主旨。 前四部曲中,《亨利六世》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 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向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的封建 内战,属于红玫瑰贵族集团的国王在内战中被杀。《理查三世》写篡夺王位的白 玫瑰集团爱德华四世死后,同族贵族理査用狡诈、血腥毒辣的手段,登上统治宝 座,很快为敌党所杀,结束了玫瑰战争。 约翰王虽然有反对天主教的一面,但他谋害了合法继承人,篡夺了王位,引 起外患。 后四部曲写理查二世优柔寡断,听信宠臣,不能维持贵族间的平衡。他的堂 弟利用时机夺去王位,自立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由于王位来路不正,终日惴惴 不安,虽然两次平复内乱,但太子不务正业,王位前途仍然令人忧虑。后来太子 改过自新,继位为亨利五世。亨利五世用对法国战争解决了国内矛盾,夺回在法 国的领地。在他身上,作者寄托了一个开明君主、民族英雄的理想。亨利五世改 邪归正的转变过程反映出作者改造封建君主的思想
《鲁克丽丝受辱记》取材于奥维德《岁时记》等作品,写罗马王政时期最后 一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从战场奔回,奸污了同族柯拉廷纳斯的妻子鲁克 丽丝,鲁克丽丝召回出征的丈夫,嘱咐他要报仇雪耻之后举刀自杀。最后,王朝 被推翻,建立了贵族共和国。作者认为塞克斯特斯违背“荣誉”观念,新贵族应 以此为鉴。作者又通过鲁克丽丝呼吁同情、怜悯与人道。此诗文字更为繁缛。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 154 首,大约在 6 年间陆续写成,主题是友 谊与爱情。这种从意大利传入的诗体多采取连续性的组诗形式。前 126 首写诗人 同一贵族青年的友谊的升沉变化;127 至 152 首写诗人对一“黑肤女子”的爱恋; 最后两首结束。前 17 首,诗人敦促青年结婚,美好的事物应当传代而得到永生, 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信念和对新贵族的希望。随后,那青年有时对诗人 冷淡,有时垂青另一个诗人,甚至勾引诗人的女友,但诗人以友情为重,表现和 解精神。诗人对“黑肤女子”倾吐爱慕,但她被诗人的至友拐走,诗人感到失望。 在这些故事后面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看法和理 想,也反映出社会现实。这些诗虽然表现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但也表现出人 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和焦虑。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也表达了一 个时代。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感情并不奔放,而是有节制,有思想深度,有分析 说理,同时形象生动丰富,语言运用巧妙,诗句节奏感强。 历史剧早期创作中的英国历史剧共 9 部,其中 8 部可以归纳成为两个四部曲。 《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 篇和《亨利五世》。此外有《约翰王》。新兴资产阶级从当时所处的地位,要求 国家统一,改造封建王权,以利于本阶级的发展。16 世纪 90 年代伊丽莎白女王 政权虽仍巩固,但王权继承问题日趋迫切,国内外封建势力蠢蠢欲动,30 年前 凯特领导的农民起义记忆犹新。莎士比亚关心民族命运,既反对封建内讧,也反 对农民起义,而主要反对前者,要求在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巩固国内和平与 统一。这就是他写历史剧的主旨。 前四部曲中,《亨利六世》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 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向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的封建 内战,属于红玫瑰贵族集团的国王在内战中被杀。《理查三世》写篡夺王位的白 玫瑰集团爱德华四世死后,同族贵族理查用狡诈、血腥毒辣的手段,登上统治宝 座,很快为敌党所杀,结束了玫瑰战争。 约翰王虽然有反对天主教的一面,但他谋害了合法继承人,篡夺了王位,引 起外患。 后四部曲写理查二世优柔寡断,听信宠臣,不能维持贵族间的平衡。他的堂 弟利用时机夺去王位,自立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由于王位来路不正,终日惴惴 不安,虽然两次平复内乱,但太子不务正业,王位前途仍然令人忧虑。后来太子 改过自新,继位为亨利五世。亨利五世用对法国战争解决了国内矛盾,夺回在法 国的领地。在他身上,作者寄托了一个开明君主、民族英雄的理想。亨利五世改 邪归正的转变过程反映出作者改造封建君主的思想
根据古罗马故事写成的流血复仇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写主人公顾 全大局但仍不能避免内讧的悲剧。 喜剧约从1593至1600年,莎士比亚写了10部喜剧和一部悲剧《罗密欧与 朱丽叶》。这些喜剧各有特色。最早的《错误的喜剧》是根据罗马喜剧家普劳图 斯的《孪生兄弟》而改编的,喜剧效果全靠人物彼此误认而造成。《温莎的风流 娘儿们》则是以《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为中心的反映市民生活的喜剧。这个 时期,绝大部分喜剧以爱情为主题,但《威尼斯商人》则超出此范围,而同样主 题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写成了悲剧。《驯悍记》虽然提倡婚姻自由,但也表 现了作者男尊女卑的观点。《维洛那二绅士》写爱情的忠贞;《爱的徒劳》《无 事生非》着重反对禁欲主义;《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则把爱情故事放在大 自然的环境中,后者用大自然同宫廷的尔虞我诈作了对比。《第十二夜》通过次 要情节,对清教徒的虚伪大加嘲讽。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一对青年分属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两人一见倾 心,但不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私自给他们举行了婚礼,并安排 他们逃离维洛那,但由于偶然的错误,两人先后殉情。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成错 误而言归于好。这首颂扬爱情的赞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 《威尼斯商人》写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友人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高利贷 者夏洛克转借现金,夏洛克出于妒恨,假意不收借息,契约到期不还,可以割安 东尼奥身上一磅肉。安东尼奧果然失期,开庭之日,巴萨尼奥的未婚妻假扮律师 在法庭上击败了夏洛克。这出戏通过三条交错的故事线索,鼓吹仁爱、友谊和真 诚的爱情。 悲剧从1601至1607年,莎士比亚写了所谓“四大悲剧”、5部以希腊罗马 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和两出“喜剧”。这一时期的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的深 度大大增强。即使所谓“喜剧”,爱情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终成眷属》中的 海丽娜对勃特拉姆的爱情,受到后者的社会地位观念的打击,但她却不择手段来 达到目的。《一报还一报》(一译《请君入瓮》)里的安哲鲁执法犯法,把爱情 作为交换条件。在《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两剧 中,作者对爱情和荣誉产生了怀疑。 尤利乌斯·凯撒》反映了反对权力集中的斗争;《科里奥拉努斯》写的是 罗马贵族由于骄横而导致背叛与灭亡。 莎士比亚的悲剧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们具有高度概括意义。《哈姆莱特》是 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父王被叔父杀害,母亲嫁了叔父,父王的亡魂要求 他报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件,促使他考虑到整个社会和时代,发现“整个时代 脱榫”了,决定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他单枪匹马同黑暗势力较量,寡 不敌众,最后失败
根据古罗马故事写成的流血复仇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写主人公顾 全大局但仍不能避免内讧的悲剧。 喜剧约从 1593 至 1600 年,莎士比亚写了 10 部喜剧和一部悲剧《罗密欧与 朱丽叶》。这些喜剧各有特色。最早的《错误的喜剧》是根据罗马喜剧家普劳图 斯的《孪生兄弟》而改编的,喜剧效果全靠人物彼此误认而造成。《温莎的风流 娘儿们》则是以《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为中心的反映市民生活的喜剧。这个 时期,绝大部分喜剧以爱情为主题,但《威尼斯商人》则超出此范围,而同样主 题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写成了悲剧。《驯悍记》虽然提倡婚姻自由,但也表 现了作者男尊女卑的观点。《维洛那二绅士》写爱情的忠贞;《爱的徒劳》《无 事生非》着重反对禁欲主义;《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则把爱情故事放在大 自然的环境中,后者用大自然同宫廷的尔虞我诈作了对比。《第十二夜》通过次 要情节,对清教徒的虚伪大加嘲讽。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一对青年分属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两人一见倾 心,但不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私自给他们举行了婚礼,并安排 他们逃离维洛那,但由于偶然的错误,两人先后殉情。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成错 误而言归于好。这首颂扬爱情的赞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 《威尼斯商人》写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友人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高利贷 者夏洛克转借现金,夏洛克出于妒恨,假意不收借息,契约到期不还,可以割安 东尼奥身上一磅肉。安东尼奥果然失期,开庭之日,巴萨尼奥的未婚妻假扮律师 在法庭上击败了夏洛克。这出戏通过三条交错的故事线索,鼓吹仁爱、友谊和真 诚的爱情。 悲剧从 1601 至 1607 年,莎士比亚写了所谓“四大悲剧”、5 部以希腊罗马 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和两出“喜剧”。这一时期的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的深 度大大增强。即使所谓“喜剧”,爱情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终成眷属》中的 海丽娜对勃特拉姆的爱情,受到后者的社会地位观念的打击,但她却不择手段来 达到目的。《一报还一报》(一译《请君入瓮》)里的安哲鲁执法犯法,把爱情 作为交换条件。在《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两剧 中,作者对爱情和荣誉产生了怀疑。 《尤利乌斯·凯撒》反映了反对权力集中的斗争;《科里奥拉努斯》写的是 罗马贵族由于骄横而导致背叛与灭亡。 莎士比亚的悲剧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们具有高度概括意义。《哈姆莱特》是 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父王被叔父杀害,母亲嫁了叔父,父王的亡魂要求 他报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件,促使他考虑到整个社会和时代,发现“整个时代 脱榫”了,决定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他单枪匹马同黑暗势力较量,寡 不敌众,最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