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20s人们发现双硫腙可以萃取多种金属离子, 从而使溶剂萃取在分析化学中获得了应用。 7)1930s人们开始研究应用溶剂萃取法分离稀土, 由于当时萃取剂种类还不多,加之稀土元素彼此间 性质十分相近,因而未获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8)1940s美国首先将溶剂萃取用于核燃料工业,建 立了第一座萃取精铀工厂
6 6)1920s人们发现双硫腙可以萃取多种金属离子, 从而使溶剂萃取在分析化学中获得了应用。 7)1930s人们开始研究应用溶剂萃取法分离稀土, 由于当时萃取剂种类还不多,加之稀土元素彼此间 性质十分相近,因而未获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8)1940s美国首先将溶剂萃取用于核燃料工业,建 立了第一座萃取精铀工厂
2.2溶剂萃取的最新进展 1) 合成具有毒性小而萃取性能优异的萃取剂 结合现代方法深入进行萃取动力学的研究; 2)进一步与其它分离和测定方法相结合,建立新 的分离和测定体系及新技术; 3)结合IR、NMR等研究萃取机理; 4)用于湿法冶金,尤其对铂族、稀土元素、铀、 钍、钪、及其它稀有元素的湿法冶金,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5)研究固体萃取机理、动力学和应用等
7 1)合成具有毒性小而萃取性能优异的萃取剂; 结合现代方法深入进行萃取动力学的研究; 2)进一步与其它分离和测定方法相结合,建立新 的分离和测定体系及新技术; 3)结合IR、NMR等研究萃取机理; 4)用于湿法冶金,尤其对铂族、稀土元素、铀、 钍、钪、及其它稀有元素的湿法冶金,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5)研究固体萃取机理、动力学和应用等。 2.2 溶剂萃取的最新进展
3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3.1、萃取过程的本质 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易 溶于非极性溶剂—“相似相溶”原则。 萃取过程就是利用物质在上述不同溶剂中溶解度 的差异,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将无机离子萃 取(转移到)有机相中实现分离的目的
8 3.1、萃取过程的本质 萃取过程就是利用物质在上述不同溶剂中溶解度 的差异,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将无机离子萃 取(转移到)有机相中实现分离的目的。 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易 溶于非极性溶剂——“相似相溶”原则。 3 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例:在水溶液中,Ni2+以水合离子存在,是亲水性 的。 HO Ni(H2O)6+2 CH3C=NOH NH3-NH4 CHC=N N= CCH CH2C= NOH PH≈9 NI 2H+6H2 亲水 CHC=N 疏水 N= CCH O 疏水 CHCI3 丁二酮肟一Ni(orqg相) 以上过程是将Ni2+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萃取 过程。 若往上体系中加入HcI,则丁二酮肟-Ni被破坏,9 Ni2+又恢复亲水性,从有机相返回水相—反萃
9 例:在水溶液中,Ni2+以水合离子存在,是亲水性 的。 以上过程是将Ni2+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萃取 过程。 若往上体系中加入HCl,则丁二酮肟-Ni被破坏, Ni2+又恢复亲水性,从有机相返回水相——反萃。 Ni(H2O)6 2+ + 2 CH3 C=NOH CH3 C=NOH NH3-NH4 + pH ≈ 9 CH3 C = N O HO CH3 C = N O H O N = CCH3 N = CCH3 Ni + 2H + + 6H2O CHCl 3 亲水 疏水 丁二酮肟—Ni (org相) 疏水
32.溶剂萃取的基本参数 3.2.1分配系数K与分配比D 3.2.2萃取效率E 3.2.3苯取效率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3.2.4分离因数β 10
10 3.2.溶剂萃取的基本参数 3.2.1 分配系数KD与分配比D 3.2.2 萃取效率E 3.2.3 萃取效率与萃取次数的关系 3.2.4 分离因数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