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考室座位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7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土楼的建 筑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 (A别出心裁B别有用心)的创造 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全楼 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虎 年新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了永定客家土楼中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和“土楼王 的承启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gu()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 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奇葩() gur( )宝 (2)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填写字母)。(1分) (3)根据语境解释词语“合璧”。(2分) (4)“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这个句子有 处毛病,请将更正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分) 2.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2分) 人生犹如一篇长文,那就应该给它加上标点。“省略号”是肤浅走向深化:“惊叹 号”是对生命雄风的高扬; 3.阅读下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有位美国小学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挨个向5名八九岁的 孩子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四个孩子都是“不让”,各有各 的理由。只一个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 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虽然所有孩子的答案都“离题”了,不符合“标准答案” 但老师都给他们一句“很好的尝试”的赞许。 这位老师给学生赞许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某中学正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在校园内遇见一位家长正在吸烟, 你该怎么劝阻。下列语言最得体的是 )。(2分) A.喂,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吗? B.请不要在校园内吸烟!
2011 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7 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土楼的建 筑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 (A.别出心裁 B.别有用心)的创造, 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全楼 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虎 年新春,胡锦涛总书记参观了永定客家土楼中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和“土楼王” 的承启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 ɡuī ( )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 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奇葩.( ) ɡuī ( )宝 (2)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填写字母)。(1 分) (3)根据语境解释词语“合璧”。(2 分) (4)“土楼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世界上没有的用泥土建造的建筑艺术形式。”这个句子有 一处毛病,请将更正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 分) 2.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2 分) 人生犹如一篇长文,那就应该给它加上标点。“省略号”是肤浅走向深化;“惊叹 号”是对生命雄风的高扬; 。 3.阅读下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 分) 有位美国小学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挨个向 5 名八九岁的 孩子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四个孩子都是“不让”,各有各 的理由。只一个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 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虽然所有孩子的答案都“离题”了,不符合“标准答案”, 但老师都给他们一句“很好的尝试”的赞许。 这位老师给学生赞许的做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4.某中学正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在校园内遇见一位家长正在吸烟, 你该怎么劝阻。下列语言最得体 ...的是( )。(2 分) A.喂,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吗? B.请不要在校园内吸烟! 考室座位号
C.您好!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您不要在这 里吸烟,好吗? D.吸烟污染环境,损害健康,请你马上停止吸烟! 5.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 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 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 事就告诚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6.请将下面的故事补充完整。(7分) 青面兽 (人名)负责押送“生辰纲” (绰号)吴用在 (地 点)巧设妙计“智取生辰纲”。吴用设计用药的过程是: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 一桶。刘唐 ,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 最 后,白胜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7.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5)《登飞来峰》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⑦)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 阅读理解(4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锄,此田竟 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 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務时,气竭汘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 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束则不达也。”行者
C.您好!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您不要在这 里吸烟,好吗? D.吸烟污染环境,损害健康,请你马上停止吸烟! 5.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 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 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 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6.请将下面的故事补充完整。(7 分) 青面兽 (人名)负责押送“生辰纲”, (绰号)吴用在 (地 点)巧设妙计“智取生辰纲”。吴用设计用药的过程是: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 一桶。刘唐 ,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 。 最 后,白胜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7.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作答 ...)。(10 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子曰:“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5)《登飞来峰》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6)《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7)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借陋室喻志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10 分) 农 夫 耕 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 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 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 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
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②术:方法。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行者解衣下田( (2)气竭汗雨( (3)谓农夫曰 (4)行者服而退(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10.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2题(7分) 人造的树叶会发电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奇怪的树叶了:它没有粗细不等的叶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元 件;它也没有心形、扇形或是菱形这样的形状,而是像一张单薄的扑克牌;甚至于,它连普 通树叶常见的颜色都没有,看上去就像一块亮晶晶的遮光板。但它却能像树叶那样进行光合 作用。一片人造叶子被放入37升水中,在阳光下迅速地产生了相当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家 庭一天的能源需求 事实上,人造叶子是一个技术概念,并不专指某一片叶子。这种技术主要是模拟真实植 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用人工材料制成小巧轻薄的片状,浸泡在水中,经过太阳光的照射,水 被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储存起来可用于发电。所谓的“叶子”,只是一块高级的太 阳能电 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利用“不需要付费”的太阳能源,然而捕获并使用太阳能却需 要耗费很大的财力,这让很多在太阳能上动脑筋的人望而却步。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并 不昂贵,它的大部分开销都在于布线,而人造叶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传统太阳能电池板一样人工叶子的基础材料依然是硅只不过运用的是三结非晶硅。 虽然在转换效率上不如传统的晶体硅,但这种非晶硅价格低廉、耗能少,更利于推广。同时, 叠层的设计将非晶硅分子用磷酸盐加以固定,使它们就像是捆在一架车上的几匹马,不但保 证了分解水时所需要的能量,还使其更加具有稳定性 更令学界关注的是“穿”在硅外面的催化剂。催化剂使硅板不再像普通太阳能电池那样 依靠电线工作,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在过去,催化剂大多采用的是锰基。目前,采用 钴等作为催化剂,相比于需要不断修复和代谢的锰基,钴等有强大的“自组装”能力,它能 让自己分分合合,不需要再加入额外的材料。这弥补了20多年前第一片“人造叶子”的先 天不足。据说,这样的一片“人造叶子”的光合效率大约是自然树叶的10倍。用钴、镍等 元素作为催化剂,不但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还因为廉价而有了投入商业用途的可能。 如今,这个梦想似乎近在咫尺,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人造叶子遇到的最大 挑战是如何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有删改
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术:方法。 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行者..解衣下田( ) (2)气竭.汗雨 ( ) (3)谓.农夫曰 ( ) (4)行者服而退.(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 10.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 ...语言表述。(2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2 题(7 分) 人造的树叶会发电 郭雅婧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奇怪的树叶了:它没有粗细不等的叶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元 件;它也没有心形、扇形或是菱形这样的形状,而是像一张单薄的扑克牌;甚至于,它连普 通树叶常见的颜色都没有,看上去就像一块亮晶晶的遮光板。但它却能像树叶那样进行光合 作用。一片人造叶子被放入 3.7 升水中,在阳光下迅速地产生了相当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家 庭一天的能源需求。 事实上,人造叶子是一个技术概念,并不专指某一片叶子。这种技术主要是模拟真实植 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用人工材料制成小巧轻薄的片状,浸泡在水中,经过太阳光的照射,水 被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储存起来可用于发电。所谓的“叶子”,只是一块高级的太 阳能电池。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利用“不需要付费”的太阳能源,然而捕获并使用太阳能却需 要耗费很大的财力,这让很多在太阳能上动脑筋的人望而却步。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并 不昂贵,它的大部分开销都在于布线,而人造叶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传统太阳能电池板一样,人工叶子的基础材料依然是硅,只不过运用的是三结非晶硅。 虽然在转换效率上不如传统的晶体硅,但这种非晶硅价格低廉、耗能少,更利于推广。同时, 叠层的设计将非晶硅分子用磷酸盐加以固定,使它们就像是捆在一架车上的几匹马,不但保 证了分解水时所需要的能量,还使其更加具有稳定性。 更令学界关注的是“穿”在硅外面的催化剂。催化剂使硅板不再像普通太阳能电池那样 依靠电线工作,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在过去,催化剂大多采用的是锰基。目前,采用 钴等作为催化剂,相比于需要不断修复和代谢的锰基,钴等有强大的“自组装”能力,它能 让自己分分合合,不需要再加入额外的材料。这弥补了 20 多年前第一片“人造叶子”的先 天不足。据说,这样的一片“人造叶子”的光合效率大约是自然树叶的 10 倍。用钴、镍等 元素作为催化剂,不但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还因为廉价而有了投入商业用途的可能。 如今,这个梦想似乎近在咫尺,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人造叶子遇到的最大 挑战是如何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 (有删改)
11.下列关于“人造树叶”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造价并不昂贵,而且省去了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布线的费用,便于商业推 B.价格低廉,耗能少,稳定性较强。 C.和普通太阳能电池相比,它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了。 D.容易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 1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4题。(8分) 旁观自己 孙君飞 ①“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 者”和“身在此山中”呢? ②但又想:人确实很难做到时时事事完全清醒理智,但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局” 自己旁观自己,也许就可以多一些清醒,少一些迷茫、糊涂甚至迷失。 ③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呢?累是自己的,愁是自己的,伤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能够 置身事外?自己承受的、感受的、接受的,别人既不能替,自己也不能逃避,只有勇敢面对 所有问题都由自己扛;人生随时都会碰到新的问题,每个人也并不是都很幸运,身边时刻站 着旁观者,随时为你指点迷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以另外一种心态、心 情、心智来看待自己,哪怕换-一种角度、眼光或思路也成;况且自己旁观自己可能比他人看 得更清想得更明,因为只有自己才更知道自己所面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不为外人知道的秘 密,旁观、反观、内观起来更方便更真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己陪伴和旁观自己,而不 应以“当局者迷”为借口,失去再思考、再寻觅、再担当的勇气和智力。 ④那么,我们怎样旁观自己呢?我们可以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梳理清楚,然 后把自己当他人,以他人之目光和他人之心智,理智地来看来想自己面临的一切。 ⑤“当局者迷”,其实也是迷在自我,迷在内心。而旁观自己,也就是自己在陪伴自己, 自己在帮助自己,自己在提升自己。做到旁观自己,当问题、挫折、痛苦甚至不幸降临时 我们就有可能做到虽然“身在此山中”,也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有删改 13.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 我们需要旁观自己;解决问题(结论): 14.阅读第③段,根据原文分点概述我们需要“旁观自己”的原因。(6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20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11.下列关于“人造树叶”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3 分) A.造价并不昂贵,而且省去了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布线的费用,便于商业推广。 B.价格低廉,耗能少,稳定性较强。 C.和普通太阳能电池相比,它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大大提高了。 D.容易捕捉氧气和氢气并储存它们,以备在没有阳光时使用。 1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4 题。(8 分) 旁 观 自 己 孙君飞 ①“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 者”和“身在此山中”呢? ②但又想:人确实很难做到时时事事完全清醒理智,但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局”, 自己旁观自己,也许就可以多一些清醒,少一些迷茫、糊涂甚至迷失。 ③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呢?累是自己的,愁是自己的,伤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能够 置身事外?自己承受的、感受的、接受的,别人既不能替,自己也不能逃避,只有勇敢面对, 所有问题都由自己扛;人生随时都会碰到新的问题,每个人也并不是都很幸运,身边时刻站 着旁观者,随时为你指点迷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以另外一种心态、心 情、心智来看待自己,哪怕换一种角度、眼光或思路也成;况且自己旁观自己可能比他人看 得更清想得更明,因为只有自己才更知道自己所面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不为外人知道的秘 密,旁观、反观、内观起来更方便更真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己陪伴和旁观自己,而不 应以“当局者迷”为借口,失去再思考、再寻觅、再担当的勇气和智力。 ④那么,我们怎样旁观自己呢?我们可以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梳理清楚,然 后把自己当他人,以他人之目光和他人之心智,理智地来看来想自己面临的一切。 ⑤“当局者迷”,其实也是迷在自我,迷在内心。而旁观自己,也就是自己在陪伴自己, 自己在帮助自己,自己在提升自己。做到旁观自己,当问题、挫折、痛苦甚至不幸降临时, 我们就有可能做到虽然“身在此山中”,也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有删改) 13.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 我们需要旁观自己;解决问题(结论): 。(2 分) 14.阅读第③段, 根据原文分点概述我们需要“旁观自己”的原因。(6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20 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孙道荣 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 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 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 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 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 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 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 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 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 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 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 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 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 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个响屁, 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 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 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 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 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 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 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 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 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 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 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有删改) 15.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孙道荣 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 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 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 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 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 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 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 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 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 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 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 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 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 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 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 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 24 小时中,除了睡觉 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 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 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 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 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 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 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 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 (有删改) 15.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