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小专题14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 根据全球观测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温(℃) 0.25 0.25 0.50 18601880190019201940196019802000(年) 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给制的全球地面气温演变趋势 在上图所示的100多年间,地球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 趋势。20世纪80年代气温上升加速,最后几十年成为近百年最热的 年份 ①原因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厄尔尼诺 人为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二是毁林,特别是 热带森林的破坏;三是致冷剂使用排放氟氯烃(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同时氟氯烃吸收红外线) ②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能吸收红外辐射的大气成份。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 体有:CO2、O3、甲烷(CH)、氟利昂等。 ③全球变暖影响 生态环境: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胪胀及极冰融化),对沿海低 地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 社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温带农耕区退化为草地 半干旱变得干旱,干旱区变得更干旱,亚寒带地区气 温升高,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高山雪线上 。)旱涝次数变化 ④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 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 例1: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
必修 1 小专题 1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 根据全球观测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给制的全球地面气温演变趋势 在上图所示的 100 多年间,地球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 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气温上升加速,最后几十年成为近百年最热的 年份。 ①原因: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厄尔尼诺 人为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二是毁林,特别是 热带森林的破坏;三是致冷剂使用排放氟氯烃(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同时氟氯烃吸收红外线) ②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能吸收红外辐射的大气成份。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 体有:CO2、O3、甲烷(CH4)、氟利昂等。 ③全球变暖影响 生态环境: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膨胀及极冰融化),对沿海低 地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 社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温带农耕区退化为草地、 半干旱变得干旱,干旱区变得更干旱,亚寒带地区气 温升高,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高山雪线上 升。)旱涝次数变化 ④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 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 例 1: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
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E 85o 1900 195o 2000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 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C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A预案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状 A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简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用箭头图示的方法表达大气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 大气上界
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A 预案,全球自2000 年起,平均气温每 10 年将升高约 ℃; 至 2100 年,按 B 预案和 C 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 A 预案分别低 ℃ 和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A 预案 A 预案 A 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状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简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用箭头图示的方法表达大气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 大气上界
地表 答案: (1)0.300.321.1-1.51.6-2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B预案 匚维持能源消结构的原状 C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 (3)略 (4)略 例2: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2排放量最 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 世界各大洲工业CO排放量 世界C0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 6o百万吨 4000 @ 2000 @ 1 国国罗本国度国拿克 (1)图中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 《京都议定书》 是 《京都议定书》是 (2)上图所示十国中,0人均排放197单12月在日本京都 量最多的国家是,最少的亚 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洲国家是 (3)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 ,其能源消费结构
地表 答案: (1)0.30—0.32 1.1—1.5 1.6—2 (3)略 (4)略 例 2:读“世界各大洲工业 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 CO2排放量最 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 世界各大洲工业 CO2排放量 世界 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 (1)图中 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 是 、 、 。 (2)上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 量最多的国家是 ,最少的亚 洲国家是 。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 ,其能源消费结构 《京都议定书》 《 京都 议定 书》 是 1997 牟 12 月在日本京都 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 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 在 2008 年至 2012 年期 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 排放量要在 1990 年的基 础上平均削减 52%,其中
以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 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 (5)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 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O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 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⑦)你认为大气中CO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 响? (8)要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二 条) (1)欧洲北美洲亚洲(2)美国印度(3)中国煤炭(4)法 国70%电能由核电提供(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6) 产生温室效应,世界气候变暖(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 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8) 减少CO2排放,推广绿色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①南极附近出现臭氧层空洞: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出现在当地春季(北 半球9~11月) ②臭氧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等 人为原因:冰箱、空调等使用致冷剂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 平流层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核爆炸和飞机尾气也破坏 臭氧层
以 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 52.5%、德 国的 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 (5)大气中 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 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 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 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7)你认为大气中 CO2 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 响? (8)要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二 条) (1)欧洲 北美洲 亚洲(2)美国 印度(3)中国 煤炭(4)法 国 70%电能由核电提供(5)大量燃烧矿物能源,过度砍伐森林等(6) 产生温室效应,世界气候变暖(7)世界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 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城市被淹,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8) 减少 CO2排放,推广绿色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①南极附近出现臭氧层空洞: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出现在当地春季(北 半球 9~11 月) ② 臭氧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等; 人为原因:冰箱、空调等使用致冷剂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 平流层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核爆炸和飞机尾气也破坏 臭氧层
③臭氧含量减少的危害: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 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渔 业生产、破坏森林) ④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例3:读漫画“现代女娲补天”,回答 (1)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 (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化合 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层中的分解。 (3)此现象产生的严重后果是:① 【答案】(1)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增大,过量紫外线到达地面,破坏 生态环境。(2)氟氯烃平流03 (3)过量紫外线照射引发皮肤癌变引起植物基因突变等
③臭氧含量减少的危害: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 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影响渔 业生产、破坏森林) ④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例 3:读漫画“现代女娲补天”,回答: (1)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 (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_____化合 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 层中的分解。 (3)此现象产生的严重后果是:①________,② ________。 【答案】(1)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增大,过量紫外线到达地面,破坏 生态环境。(2)氟氯烃 平流 03 (3)过量紫外线照射引发皮肤癌变 引起植物基因突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