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气压带和风带
第六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地球球面均一)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由于热力原因(气温高低)而分 别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从而形成单圈闭合环流,是在单 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极地 赤道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地球球面均一)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由于热力原因(气温高低)而分 别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从而形成单圈闭合环流,是在单 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第二步:地球自转。三圈环流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60°副极地低气压带60 盛行西风 0°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N 极地东风带 高空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30°N 东北信风带 近地面 赤道低气压带一0°
第二步:地球自转。三圈环流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不同表现形式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 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侧视图 北半球俯视图南半球俯视图 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不同表现形式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 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第三步:地球球面均一,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季 节有规律的移动。 夏至日春分日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 秋分日冬至日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和 66°34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致的。就北半球而言,大致 燃23°26 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0 ②某地区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的 A了 2-923°26 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这样,由 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66°34 就形成了比较典型的气候类型 A B C (如地中海气候]) 郑太阳位置团2低压带圈高压带
第三步:地球球面均一,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季 节有规律的移动。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一致的。就北半球而言,大致 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②某地区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的 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这样,由 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就形成了比较典型的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