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酸雨危害与防治 ①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 ②形成: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 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③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南方是世界酸雨最为严重的地方 ④我国情况: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 40%,其中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 (pH值<4.5的重酸雨区有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上 海、江苏等地)。季节性:东北主要在冬季。 ⑤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 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 及人体健康。 ⑥防治: A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 用率,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无污染 能源 B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一发展 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燃技术控制酸雨 C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D加强国际协作 E“适应”政策——培育抗酸雨污染的新品种 例4:为什么我国酸雨的分布范围南部比北部广、东部比西部广? 答:东部、南部地区降水多,而北部、西部降水少,且东部地区工业 发达,人口众多,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性燃料消耗量大,向大气 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 性,一些地形闭塞、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酸雨分布与危害就更为严
(3)酸雨危害与防治 ①酸雨: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 ②形成: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 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③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南方是世界酸雨最为严重的地方 ④我国情况: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 40%,其中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 (pH 值<4.5 的重酸雨区有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上 海、江苏等地)。季节性:东北主要在冬季。 ⑤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 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 及人体健康。 ⑥防治: A 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 用率,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无污染 能源 B 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发展 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燃技术控制酸雨 C 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D 加强国际协作 E“适应”政策——培育抗酸雨污染的新品种 例 4:为什么我国酸雨的分布范围南部比北部广、东部比西部广? 答:东部、南部地区降水多,而北部、西部降水少,且东部地区工业 发达,人口众多,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性燃料消耗量大,向大气 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南方地区土壤多呈酸 性,一些地形闭塞、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酸雨分布与危害就更为严
重。 例5: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分布图”,回答: 啊45~5.6 日<4.5 中数字是指pH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 地区,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我 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 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 是 (2)图中A地区的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B地区 其原因是 (3)酸雨造成的危害是:①生物危害: ②非生物 危害: (4)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还 有 ,在治理三大大气环境问题时必须 采取方式 【答案】(1)南方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等酸性气体硫酸型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2)更
重。 例 5:读“我国年平均降水 pH 分布图”,回答: (1) 从 图 中 可 以看 出 , 我 国 酸雨 最 严 重 的 地区 分 布 在 地区,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我 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 ,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 是 。 (2)图中 A 地区的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 B 地区 , 其原因是 。 (3)酸雨造成的危害是:①生物危害: ;②非生物 危害: 。 (4) 国 际 社 会 最 为 关 注 的 全 球 性 大 气 环 境 问 题 还 有 、 ,在治理三大大气环境问题时必须 采取 方式。 【答案】 (1)南方 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等酸性气体 硫酸型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