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 约 司马迁一
屈原列传司马迁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 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九歌》 《天问》、《招魂》等 屈原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国的贵 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 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 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 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 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 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 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 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 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 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汩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 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 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航是用来纪念屈 原的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 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九歌》、 《天问》、《招魂》等 。 屈原也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国的贵 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 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 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 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 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 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 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 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 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 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汩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 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 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 原的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 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 甚任之。 为:做,担任闻:学识,名词 志:记,记忆力。名词明:了解,明晓 娴:熟悉辞令:应酬的语言 出号令:发号施令出:对外作状语 接遇:接待任:信任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 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 甚任之。 为:做,担任 闻:学识,名词 志:记,记忆力。名词 明:了解,明晓 娴:熟悉 辞令:应酬的语言 出号令:发号施令 出: 对外 作状语 接遇:接待 任:信任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 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 问题探讨一: 作者在这一段中着重表现了屈原哪方面的才能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表现屈原的才干时,就着重 突出其治国之才。 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 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政治、外交才能,而且似乎可以 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 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 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 之。 问题探讨一: 作者在这一段中着重表现了屈原哪方面的才能?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表现屈原的才干时,就着重 突出其治国之才。 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 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政治、外交才能,而且似乎可以 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 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 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 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 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 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同列:同在朝列。列:位次害:嫉妒 造为:制定 属:写作 夺:改变 与:允许,答应 谗:讲坏话,名作动莫:没有谁伐:夸耀 可题探讨二:屈原被疏远的原因是什么?可见上 官大夫和怀王分别是怎样的人?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 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 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 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 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同列:同在朝列。列:位次 害:嫉妒 造为:制定 属:写作 夺:改变 与:允许,答应 谗:讲坏话,名作动 莫:没有谁 伐:夸耀 问题探讨二:屈原被疏远的原因是什么?可见上 官大夫和怀王分别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