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及口服药物吸收的方式: 2掌握药物跨膜转运机制: 3了解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药物在不同部位的吸收途径; 4掌握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药物、剂型及制剂因素。。 (二)技能(能力)目标: 1理解药物口服吸收的途径与机制: 2熟悉胃肠道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3掌握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生理、药物、剂型及制剂因素,具备一定的口服药物开发设计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5.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10min),药物膜转运的机制(30min); 6. 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20min): 7. 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40min),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药物因素(30mi),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剂型及制剂因素 (30min): 8.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基本理论、BCS与口服药物制剂设计、BCS的其他应用(30min):
1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及口服药物吸收的方式; 2 掌握药物跨膜转运机制; 3 了解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药物在不同部位的吸收途径; 4 掌握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药物、剂型及制剂因素。。 (二)技能(能力)目标: 1 理解药物口服吸收的途径与机制; 2 熟悉胃肠道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3 掌握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生理、药物、剂型及制剂因素,具备一定的口服药物开发设计的能力。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5.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10 min),药物膜转运的机制(30min); 6. 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20 min); 7. 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40 min),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药物因素(30 min),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剂型及制剂因素 (30 min); 8.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基本理论、BCS 与口服药物制剂设计、BCS 的其他应用(30 min);
9. 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药剂学研究方法、生物膜转运体细胞模型、体外吸收实验、在体动物实验、整体动物实验 (1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药物跨膜转运的机制、胃肠道结构与功能、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生理、药物及剂型因素、药物BCS分类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机制的异同、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BCS与口服药物制剂设计。 四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NO 六复习思考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 2.药物的转运机制及其特点? 3.胃肠道的结构与药物吸收部位?
9. 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药剂学研究方法、生物膜转运体细胞模型、体外吸收实验、在体动物实验、整体动物实验 (10 min)。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药物跨膜转运的机制、胃肠道结构与功能、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生理、药物及剂型因素、药物 BCS 分类系统的概念。 2 教学难点: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机制的异同、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BCS 与口服药物制剂设计。 四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NO 六 复习思考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 2.药物的转运机制及其特点? 3.胃肠道的结构与药物吸收部位?
4.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生理、药物及剂理型因素有哪些? 5.BCS的分类及其依据?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国内期肝刑: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3:Molecular Pharmaceutics,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Journal of Phar maceutical Sciences,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程亮授课日期:2020.3.10 课程名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5版 授课年级 2017级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授课时间 100分钟
4.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生理、药物及剂型因素有哪些? 5. BCS 的分类及其依据?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国内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3 国外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Journal of Phar maceutical Sciences,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程亮授课日期:2020.3.10 课程名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 5 版 授课年级 2017 级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第三章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授课时间 100 分钟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肌内注射吸收、经皮给药吸收、鼻腔粘膜吸收等的生理因素和剂型因素; 2了解皮肤、肺、鼻腔、口腔、眼、直肠等给药部位的生理结构、功能及药物的吸收过程: 3了解运用药物的吸收特性,设计和开发新的药物制剂的可能性和基本方法。 (二)技能(能力)目标: 1了解药物的非口服给药途径及吸收机制,熟悉影响非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2熟悉注射液制剂、透皮制剂和肺吸入制剂的设计原理,具有对非口服吸收药物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0. 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①注射给药:注射部位与吸收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20mi),②肺部给药:呼吸系统的 结构与生理、药物粒子在肺部分运行过程、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肺部给药的研究方法(15mi),③皮肤给药: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 转运、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20mi),④鼻腔给药:鼻腔的结构与生理、影响 鼻粘膜吸收的因素、鼻粘膜吸收的研究方法(15mi),⑤口腔黏膜给药:口腔黏膜的结构与生理、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口腔黏 膜吸收的研究方法(10min),⑥直肠给药与阴道给药:直肠给药、阴道给药(12min),⑦眼部给药:眼的结构与生理、药物眼部 吸收的途径、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8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熟悉肌内注射吸收、经皮给药吸收、鼻腔粘膜吸收等的生理因素和剂型因素; 2 了解皮肤、肺、鼻腔、口腔、眼、直肠等给药部位的生理结构、功能及药物的吸收过程; 3 了解运用药物的吸收特性,设计和开发新的药物制剂的可能性和基本方法。 (二)技能(能力)目标: 1 了解药物的非口服给药途径及吸收机制,熟悉影响非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2 熟悉注射液制剂、透皮制剂和肺吸入制剂的设计原理,具有对非口服吸收药物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0. 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①注射给药:注射部位与吸收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20 min),②肺部给药:呼吸系统的 结构与生理、药物粒子在肺部分运行过程、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肺部给药的研究方法(15 min),③皮肤给药: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 转运、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20 min),④鼻腔给药:鼻腔的结构与生理、影响 鼻粘膜吸收的因素、鼻粘膜吸收的研究方法(15 min),⑤口腔黏膜给药:口腔黏膜的结构与生理、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口腔黏 膜吸收的研究方法(10 min),⑥直肠给药与阴道给药:直肠给药、阴道给药(12 min),⑦眼部给药:眼的结构与生理、药物眼部 吸收的途径、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8 min)。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非口服给药的常用途径,注射给药的部位与吸收途径、肺部给药的部位与吸收途径、透皮给药的部位与吸收途径、直肠给药的部 位与吸收途径,影响非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2教学难点:非口服给药的途径,影响药物非口服给药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NO 六复习思考题 1.影响注射液药物吸收的因素? 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及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3.肺部给药的特点与优点? 4.直肠给药的优点?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教学重点:非口服给药的常用途径,注射给药的部位与吸收途径、肺部给药的部位与吸收途径、透皮给药的部位与吸收途径、直肠给药的部 位与吸收途径,影响非口服药物吸收的因素。 2 教学难点:非口服给药的途径,影响药物非口服给药的因素。 四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NO 六 复习思考题 1.影响注射液药物吸收的因素? 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及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3.肺部给药的特点与优点? 4.直肠给药的优点?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