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阻值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4.(7分)小明和小华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的清晰 实像,此实像应是(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 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 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 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 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中,淮备放映时,发现画面小于整个屏幕,为了 使画面占满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 (选填“远离”或“靠近”) 屏幕,同时要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 25.(7分)小薇和小亮两位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 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2092A”. (1)如图甲所示是小薇画出的电路图,小亮进行实物连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在 虚线框内把电路图补画完整(要求所补画的元件与实物电路对应) 第6页共18页
第 6 页 共 18 页 最大阻值.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28 分,每小题 7 分) 24.(7 分)小明和小华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的清晰 实像,此实像应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 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 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华测焦距 f 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 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 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 相同大小的光斑,则 L 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中,准备放映时,发现画面小于整个屏幕,为了 使画面占满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 (选填“远离”或“靠近”) 屏幕,同时要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 25.(7 分)小薇和小亮两位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 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 R′的规格是“20Ω 2A”. (1)如图甲所示是小薇画出的电路图,小亮进行实物连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在 虚线框内把电路图补画完整(要求所补画的元件与实物电路对应).
(2)开关闭合前,小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 (3)滑动变阻器在本次实验中除了保护电路,还有一个作用 (4)确认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记为 V;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指出 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你认为是第」 组(填写实验序号),理由 是_ 实验序号 ④ 电压/ 0.5 1.0 15 电流/A 0.2 0.3 0.4 0.5 (5)排除有拼凑嫌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提到的结论是: 26.(7分)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1m、粗细均匀的圆柱 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沬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O 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 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O点位置的木棒.(如图乙 所示) (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钩码从 (选填“相同ν或“不同ˆ)的髙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O点的泡沫塑料 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 (2)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 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3)请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度尺 6、6a 27.(3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闭合开关,让导体ab作左右运 第7页共18页
第 7 页 共 18 页 (2)开关闭合前,小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 ; (3)滑动变阻器在本次实验中除了保护电路,还有一个作用 ; (4)确认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第 5 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 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记为 V;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指出 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你认为是第 组(填写实验序号),理由 是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电压/V 0.5 1.0 1.5 2.0 电流/A 0.10 0.2 0.3 0.4 0.5 (5)排除有拼凑嫌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提到的结论是: . 26.(7 分)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端开口、长约 1m、粗细均匀的圆柱 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 O 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 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 O 点位置的木棒.(如图乙 所示) (1)探究“猜想一”时,应使用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钩码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 O 点的泡沫塑料 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从而比较出重力势能的大小. (2)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 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 (3)请设计探究“猜想二”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7.(3 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闭合开关,让导体 ab 作左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