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点系列专题 考点解读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物体位置变 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除研究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 (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 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 二、速度 1.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比较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第二种是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3.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 4.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ms: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kmh1m/s=3.6km/h 三、用vt图象和st图象解决运动问题的方法 1.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如下 123456 (1)该图象的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利用任意一组对应的时间和路程值,可求出该物体 的运动速度的大小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点系列专题
(2)该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他说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3)可以通过图象得到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可以通过图象得到该物体通过某段路程需要的时间 (5)如果是两条图象在同一个图象中,可以比较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 (6)如果某段时间内图线是水平的,就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静止。 2.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它是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由图象可以直接得到物体的 速度,统一物体的st图象和yt图象形状不同。 3.常见机械运动的图象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四、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 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4)将挡板移至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2,算出小车通 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重点考向 方向一:运动的描述 例题引领 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的位置」 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内 的驾驶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靜止的,故C正确 变式拓展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w(m 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 B.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则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甲图象是s-t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S_20m 即 =4ms:乙图象是y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v乙=6ms:丙的图象也是y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两=4ms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速度最快的小车是乙,甲和丙速度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甲车、乙车和 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甲和 丙速度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 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 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 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 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 以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 方向二:速度平均速速 例题引领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 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0.8m/s B.1.0m/s C.0.96m/s D,1.2m/s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设总路程为2s,根据速度公式前半程的时间为t=3=2×2 0.8m/s0.8m/s 程的时间为=元= y-1.2ms·那么全程所用的时间为r 08m/s1.2m/s24m/s全程的 平均速度为v=”=2s× 24m/s =0.96m/ 变式拓展 1.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600m 1200mn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中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行驶 C.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一直向后退 D.甲、乙两车在20-30s内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A.由图示可知,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 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C.由图示可知 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平均速度相等,而甲车匀速运动,乙车加速运 动,甲的速度开始大于乙之后小于乙,因此甲车中的乘客先内看到乙车向西行驶,后看到乙车向东行驶, 同理,乙车中的乘客先看到甲车前进,后看到甲车向后退,故BC错误D.由图示可知,在20-30s的 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 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2.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