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题1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I1-50000H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频率/ 4■24 120000 □发声频率 听觉频率 题4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4.如题4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B.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比较人 C.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 D.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题5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 示数为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L2两端的电压为15V B.L1两端的电压为1.5V 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1 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2 题5图 题7图
第 1 页 共 9 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题 1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85~1100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I1~50000 H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4.如题 4 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B.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比较人 C.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 D.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题 5 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的 示数为 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L2两端的电压为 1.5V B.L1两端的电压为 1.5V C.L1与 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 2:1 D.通过 L1与 L2的电流之比为 1:2
6.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 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重力做功为W1、功 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1:1B.W1:W2=2:3C.P1:P2=1:1D.P1:P2=2:3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 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题7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2乙>p丙 、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选填“大”或“小”)。 9.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重力势能,卫星的机 械能是由火箭燃料的能转化而来的。 10.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 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选填“法拉第”、“奥斯特” 或“欧姆”)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11.“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 渣,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 能源(选填“清洁”或“污染”):1m3甲烷完全燃 烧能产生 J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 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甲 烷的热值q甲=42×107J/m3,C水=4.2×103J/(kg·℃ 12.如题12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导体棒AB竖直向上 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让导体棒AB水 平向有运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以上两空均 选填“会”或“不会”), (选填“电动机”或 发电机”)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1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 12图 进行加热,如题13图所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选填 “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 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14.有“3V0.75W”的L1灯泡和“3V1.5W”的L2灯泡,如题14图甲所示,闭合开关,L1 灯泡和L2正常发光,则电路总电阻 9;如题14图乙所示,闭合开关,L1灯正 常发光,则电源2的电压U V;此时L2消耗的实际功率P= W(假设灯丝 电阻不变) 第2页共9页
第 2 页 共 9 页 6.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 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 2 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 3 倍,若妈妈克服重力做功为 W1、功 率为 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 W2、功率为 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1:1 B.W1:W2=2:3 C.P1:P2=1:1 D.P1:P2=2:3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 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题 7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 甲>m 乙>m 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F 甲=F 乙<F 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 甲>p 乙>p 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甲>p′乙>p′丙 二、 填空题(本大题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8.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 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9.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 ,重力势能 ,卫星的机 械能是由火箭燃料的 能转化而来的。 10.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 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丹麦物理学家 (选填“法拉第”、“奥斯特” 或“欧姆”)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11.“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 渣,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 能源(选填“清洁”或“污染”);1m3甲烷完全燃 烧能产生 J 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 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100℃。[甲 烷的热值 q 甲烷=4.2×10 7J/m3,c 水=4.2×10 3J/(kg·℃)] 12.如题 12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导体棒 AB 竖直向上 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让导体棒 AB 水 平向有运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偏转(以上两空均 选填“会”或“不会”), (选填“电动机”或 “发电机”)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1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 进行加热,如题 13 图所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选填 “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 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 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14.有“3V 0.75W”的 L1灯泡和“3V 1.5W”的 L2灯泡,如题 14 图甲所示,闭合开关,L1 灯泡和 L2正常发光,则电路总电阻 R= Ω;如题 14 图乙所示,闭合开关,L1灯正 常发光,则电源 2 的电压 U= V;此时 L2消耗的实际功率 P= W(假设灯丝 电阻不变)
电源1 电源2 图 甲 题14图 、作图题(共7分) 15.(1)如题15-1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2)如题15-2图所示,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请你在羊角锌A点处画出所能施加最小动力 F1,并画出阻力F2的阻力臂L (3)小明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LED灯和若干导线,设计一个楼梯灯电路,无论是楼 上或楼下都可以任意开灯、灭灯,既可以在楼下开灯到楼上灭灯,又可以在楼上开灯到楼下 灭灯,请你根据小明设计的意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题15-3图的电路 火线 零线 视网膜 触点 触点 楼上开关 楼下开关 楼梯 题15-1图 题152图 题15-3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19分) 16.(7分)(1)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题16-1图所示,则通电螺线管右端为 极,电源的 端为正极 年 电源 题16-1图 2题162图丙 (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如题16-2图所示,液体温度 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3)如题16-3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A,如题16-4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是 物体M的质量是 kg(g=lON /kg)o 第3页共9页
第 3 页 共 9 页 三、作图题(共 7 分) 15.(1)如题 15—l 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2)如题 15—2 图所示,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请你在羊角锌 A 点处画出所能施加最小动力 F1,并画出阻力 F2的阻力臂 L2。 (3)小明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 LED 灯和若干导线,设计一个楼梯灯电路,无论是楼 上或楼下都可以任意开灯、灭灯,既可以在楼下开灯到楼上灭灯,又可以在楼上开灯到楼下 灭灯,请你根据小明设计的意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题 15—3 图的电路。 四、实验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19 分) 16.(7 分) (1)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题 16-l 图所示,则通电螺线管右端为 极,电源的 端为正极。 (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如题 16-2 图所示,液体温度 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图。 (3)如题 l 6 -3 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A,如题 l 6 -4 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是 N,物体 M 的质量是 kg(g =10N/kg)
0.204 圃111 ●o 0.63 M 05445050670756 题16-3图 题16-4图 题17图 (6分)如题17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 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 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 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偏离光屏中心 (3)凊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6分)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 100 w 内 题18图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18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 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18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 量为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18图乙所示, 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19.(6分)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p*=1.0×103kg/m3,g=10N/kg) 第4页共9页
第 4 页 共 9 页 17.(6 分)如题 17 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 12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 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 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 ,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 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① ;② 。 18.(6 分)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 和空烧杯的质量是 90g。 (3)如题 18 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 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 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 18 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 量为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如题 18 图乙所示, 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 五、计算题(本大题 2 小题,共 13 分) 19.(6 分)常用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沉船上的物体,(ρ水=1.0×10 3kg/m3,g=10N/kg)
(1)某时候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 FIN 为0.03m3、密度为25×103kg/m3的实心物体静止 不动,该力的大小是多少 600 (2)若机器人在水下30m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550 运至水面需时间150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要的动力F 与物体运动速度v的关系如题19图所示,求 ①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②这个过程动力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00.20.40.6v(m/s) 题19图 20.(7分)某校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智能供暖器,电路如题20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 为220V,R1和R2是两个供热电阻丝,S1、S2是温控开关,工作过程如下:当气温低于25℃ 时,S1、S2都闭合:当气温等于或高 于25℃时,S2断开,此时电流表的不 数为1A,电阻丝R1的电功率为220 20W(忽略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求: (1)电阻丝R2的阻值是多少? (2)当气温低于25℃时,电路工作 15h消耗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题20图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9分) 21.(6分)如题21-1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型管中装有水 第5页共9页
第 5 页 共 9 页 (1)某时候机器人在水下用竖直向上的力举着体积 为 0.03m3、密度为 2.5×10 3kg/m3 的实心物体静止 不动,该力的大小是多少? (2)若机器人在水下 30m 处将该物体匀速竖直向上 运至水面需时间 150s,物体竖直上升所需要的动力 F 与物体运动速度 v 的关系如题 1 9 图所示,求: ①物体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②这个过程动力 F 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20.(7 分)某校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智能供暖器,电路如题 20 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 U 为 220V,R1和 R2是两个供热电阻丝,S1、S2是温控开关,工作过程如下:当气温低于 25℃ 时,S1、S2 都闭合;当气温等于或高 于 25℃时,S2断开,此时电流表的不 数 为 lA , 电 阻 丝 R1 的 电 功 率 为 20W(忽略温度对电阻丝的影响),求: (1)电阻丝 R2的阻值是多少? (2)当气温低于 25℃时,电路工作 1.5h 消耗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 3 小题,共 19 分) 2l.(6 分)如题 21-1 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 型管中装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