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七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等)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 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 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 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 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 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 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 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 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 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 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 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 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 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 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 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 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 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 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 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 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 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 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 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 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 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 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 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 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 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山东省菏泽市七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等)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 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 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 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 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 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 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 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 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 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 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 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 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 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 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 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 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 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 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 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 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 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 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 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 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 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 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 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 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 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B.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 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而颍川钟氏、河东 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 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 原因。 B.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 的危害。 C.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 要作用 D.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 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 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 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 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 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楼道里的小狗顾东升 第一次见到这只狗,是在五楼白老师家的门口。楼道很窄,它看到我时神情有些 惶恐,左躲右闪,我有点好奇,却也并没有太在意。随后一连几天都看到它,才从 妻子那里得知了一些缘故,这只流浪狗是白老师带着“嘟嘟”遛弯时遇到的,大 概是因为对“嘟嘟”的神采过于钦慕,便一路跟来且不愿离去 和白老师一样,妻子不仅不撵走这小狗,而且时常喂给它一些食物。我没有反对, 只是叮咛注意卫生,别带回家里来 要说这小狗也的确有些乖巧,它总是安安静静的,除了一只受伤了的眼蜻有些骇 人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妨碍,甚至如果没有眼睛的缺陷,它几乎可以说是漂亮 的。有着小巧玲珑的身体,黑白相间的毛色,虽然缺乏梳理,却也不像大多数流 浪狗那样邋遢糟乱。它总是小心翼翼地蹲卧在那里,好像知道只有如此才会得到 人们的宽容,在这块狭小的空间里长久地寄居下来 由于大家的友好相待,小狗表现得越来越放松,逐渐显露出活泼顽皮的本性。每 当妻子下班回家时,它便早早地听出了脚步声,以最快的速度冲下楼,摇头摆尾 地迎接自己心中的“主人”。待到上班时,它便尾随其后。如果遭到驱赶,就装 作不相干的样子闻闻这儿,嗅嗅那儿,始终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简直就是一个地 地道道的跟屁虫。看到妻子蹲下身去拍摄地上的落叶,它便立时来了精神,连蹦 带跳地跑过来用嘴巴抢夺那些叶子,恣意嬉戏在洒满秋色的草地间
B.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 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而颍川钟氏、河东 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 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 原因。 B.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 的危害。 C.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 要作用。 D.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 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 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 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 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 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楼道里的小狗 顾东升 第一次见到这只狗,是在五楼白老师家的门口。楼道很窄,它看到我时神情有些 惶恐,左躲右闪,我有点好奇,却也并没有太在意。随后-连几天都看到它,才从 妻子那里得知了一些缘故,这只流浪狗是白老师带着“嘟嘟”遛弯时遇到的,大 概是因为对“嘟嘟”的神采过于钦慕,便一路跟来且不愿离去。 和白老师一样,妻子不仅不撵走这小狗,而且时常喂给它一些食物。我没有反对, 只是叮咛注意卫生,别带回家里来。 要说这小狗也的确有些乖巧,它总是安安静静的,除了一只受伤了的眼蜻有些骇 人外,倒也没有什么其他妨碍,甚至如果没有眼睛的缺陷,它几乎可以说是漂亮 的。有着小巧玲珑的身体,黑白相间的毛色,虽然缺乏梳理,却也不像大多数流 浪狗那样邋遢糟乱。它总是小心翼翼地蹲卧在那里,好像知道只有如此才会得到 人们的宽容,在这块狭小的空间里长久地寄居下来. 由于大家的友好相待,小狗表现得越来越放松,逐渐显露出活泼顽皮的本性。每 当妻子下班回家时,它便早早地听出了脚步声,以最快的速度冲下楼,摇头摆尾 地迎接自己心中的“主人”。待到上班时,它便尾随其后。如果遭到驱赶,就装 作不相干的样子闻闻这儿,嗅嗅那儿,始终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简直就是一个地 地道道的跟屁虫。看到妻子蹲下身去拍摄地上的落叶,它便立时来了精神,连蹦 带跳地跑过来用嘴巴抢夺那些叶子,恣意嬉戏在洒满秋色的草地间
与流落街头相比,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安逸的。尽管仍然被拒之门外,但毕竟有 了食物的保障,也有了来自人有限的关爱,小狗身上渐渐地散发出光彩 可是有一天,妻子对我说小狗好像遇到了点麻烦。当它又像往常一样跟在后面伴 行时,有几个小男孩迎面走了过来。小狗看到后立刻夹起尾巴一溜烟逃到了很远 很远的墙后,并不停地伸出头来张望。那体如筛糠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像遇到了 天敌一样。妻子反复描述小狗的惊惧样时,我不由联想起它受伤的眼睛,也似乎 看到了那些唔知顽童的恶行。 傍晚时,它一瘸一拐地回来了,眼神里又重现出先前的惶恐与戒备。好在这儿有 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几天后,它终于从暗淡中恢复了过来 楼下有人提意见了,小狗吃不完的食物招来了老鼠,令他们很讨厌。我对妻子说, 别喂了,让它自己慢慢离开吧,找一个新的去处,何况天冷了怎么办? 冬季来了,已经零星地飘了一场微雪。虽然有人担心小狗如何过冬,但好像谁也 没有精力勇气真正地领养它。妻子在网上查了查就近收养流浪狗的信息,反倒觉 得心里愈加沉重。这些地方大都狗满为患,食物短缺,生活困难。天越来越冷,我 看到楼道里的小狗努力地把身体藏在一摞旧衣服堆里取暖 时间就这样在焦灼和无奈中度过, 这一天回到家,妻子对我说小狗被送走了。 “谢天谢地,送哪儿去了?” 个小企业主愿意收养它。 大早,白老师先给小狗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并给它说明原委,说着说着便流下 了眼泪。小狗却出奇地镇定,它默默地、溫驯地接受着,好像知道就要拥有一个 稳定的、安全的、温暖的、真正的家了。白老师抽泣着告诉妻子说,小狗临出发 时特意上楼到我家门口走了一圈,闻闻门框,嗅嗅食碟,随后便安安静静地上车 而去,就像它安安静静地来一样。 “今早太忙刚好没有喂它。”妻子说到这儿眼眶里涌出了泪水。我安慰着,“这 是最好的结果”,可自己的喉头却也隐隐有些发紧。我找不出伤感的理由,因为 一切似乎都那么寻常。小狗总归是幸运的,它终于得到了和那些有主人的小宠物 们一样的没有歧视的爱。世间的善恶真假,它完全明白。 不知何时,我作为人的高傲早已被融化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7年6期,有删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段中写小狗一只眼睛受了伤,为下文小狗见到几个小男孩后表现出失魂落 魄的样子并很快就逃远了的内容埋下伏笔。 B.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小狗刚来时与一段时间后的变化形成对比,白老师、妻 子与楼下一些人、小男孩对小狗的态度形成对比。 C.本文塑造小狗形象时除了刻画其外形外,还有传神的动作描写和细腻的神态描 写,贴切地描绘出了小狗的可爱形象。 D.小狗最后被一个小企业主收养,小狗将会有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归宿,这样小狗 就避免了悲凉的命运,文章处处充满着关爱与暖意。 5.分析文章结尾“不知何时,我作为人的高傲早己被融化了”这句话的含意。(5 分) 6.标题中在“小狗”前用“楼道里的”加以修饰,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与流落街头相比,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安逸的。尽管仍然被拒之门外,但毕竟有 了食物的保障,也有了来自人有限的关爱,小狗身上渐渐地散发出光彩。 可是有一天,妻子对我说小狗好像遇到了点麻烦。当它又像往常一样跟在后面伴 行时,有几个小男孩迎面走了过来。小狗看到后立刻夹起尾巴一溜烟逃到了很远 很远的墙后,并不停地伸出头来张望。那体如筛糠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像遇到了 天敌一样。妻子反复描述小狗的惊惧样时,我不由联想起它受伤的眼睛,也似乎 看到了那些唔知顽童的恶行。 傍晚时,它一瘸一拐地回来了,眼神里又重现出先前的惶恐与戒备。好在这儿有 一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几天后,它终于从暗淡中恢复了过来。 楼下有人提意见了,小狗吃不完的食物招来了老鼠,令他们很讨厌。我对妻子说, 别喂了,让它自己慢慢离开吧,找一个新的去处,何况天冷了怎么办? 冬季来了,已经零星地飘了一场微雪。虽然有人担心小狗如何过冬,但好像谁也 没有精力勇气真正地领养它。妻子在网上查了查就近收养流浪狗的信息,反倒觉 得心里愈加沉重。这些地方大都狗满为患,食物短缺,生活困难。天越来越冷,我 看到楼道里的小狗努力地把身体藏在一摞旧衣服堆里取暖。 时间就这样在焦灼和无奈中度过, 这一天回到家,妻子对我说小狗被送走了。 “谢天谢地,送哪儿去了?” 一个小企业主愿意收养它。 一大早,白老师先给小狗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并给它说明原委,说着说着便流下 了眼泪。小狗却出奇地镇定,它默默地、溫驯地接受着,好像知道就要拥有一个 稳定的、安全的、温暖的、真正的家了。白老师抽泣着告诉妻子说,小狗临出发 时特意上楼到我家门口走了一圈,闻闻门框,嗅嗅食碟,随后便安安静静地上车 而去,就像它安安静静地来一样。 “今早太忙刚好没有喂它。”妻子说到这儿眼眶里涌出了泪水。我安慰着,“这 是最好的结果”,可自己的喉头却也隐隐有些发紧。我找不出伤感的理由,因为 一切似乎都那么寻常。小狗总归是幸运的,它终于得到了和那些有主人的小宠物 们一样的没有歧视的爱。世间的善恶真假,它完全明白。 不知何时,我作为人的高傲早已被融化了。 (选自《散文选刊》2017 年 6 期,有删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三段中写小狗一只眼睛受了伤,为下文小狗见到几个小男孩后表现出失魂落 魄的样子并很快就逃远了的内容埋下伏笔。 B.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小狗刚来时与一段时间后的变化形成对比,白老师、妻 子与楼下一些人、小男孩对小狗的态度形成对比。 C.本文塑造小狗形象时除了刻画其外形外,还有传神的动作描写和细腻的神态描 写,贴切地描绘出了小狗的可爱形象。 D.小狗最后被一个小企业主收养,小狗将会有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归宿,这样小狗 就避免了悲凉的命运,文章处处充满着关爱与暖意。 5.分析文章结尾“不知何时,我作为人的高傲早已被融化了”这句话的含意。(5 分) 6.标题中在“小狗”前用“楼道里的”加以修饰,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如今,春节已经和国庆假期一样成为全民的“旅游黄金周”,人们过年的方式也 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 看,“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 41.2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出游3次。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 合贡献度达到10.8%。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 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在“十三五”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优化,基础资源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能力 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 产业格局中成长为优势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注重量的增长,更需要注重质 的提升。当前,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游客的需求层次也 发生了变化。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游 客需求,人们更注重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更注重旅游服务品质和融入当 地生活的体验。 (摘编自光明网《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会咋样》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材料三 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游客 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整个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景可观 的市场。当前,智慧旅游的需求潜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 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如何才能让游客更满意?这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 趣爱好,才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应该靠“大数据 说话。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 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推动旅游业更好发展。 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旅游APP能为旅游用户制 定完美的旅游攻略,包含景区景点介绍、美食信息、行程指南、实用攻略、智能 地图等全方位的旅游指南信息和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定制服务,适应自由行、 自助化的旅游需求,为自由行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智慧旅游服 务。在旅游途中,旅游APP还可做用户出行的贴身智能导游。还应完善旅游投诉、 旅游救援网上处理平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有安全感。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依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通过智慧旅游推动传统旅游 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 文化。 (摘编自南芳《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 材料四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 势,与自然观光型景区不同,这些文化旅游景区更注重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 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如今,春节已经和国庆假期一样成为全民的“旅游黄金周”,人们过年的方式也 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数据 看,“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数从 2011 年的 26.4 亿人次增长到 2015 年的 41.2 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出游 3 次。2015 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 合贡献度达到 10.8%。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 游接待国,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在“十三五”新阶段,随着外部环境的优化,基础资源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能力 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 产业格局中成长为优势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在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注重量的增长,更需要注重质 的提升。当前,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游客的需求层次也 发生了变化。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游 客需求,人们更注重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更注重旅游服务品质和融入当 地生活的体验。 (摘编自光明网《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会咋样》)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材料三: 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旅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游客 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整个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景可观 的市场。当前,智慧旅游的需求潜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 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如何才能让游客更满意?这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 趣爱好,才能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应该靠“大数据” 说话。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 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推动旅游业更好发展。 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旅游 APP 能为旅游用户制 定完美的旅游攻略,包含景区景点介绍、美食信息、行程指南、实用攻略、智能 地图等全方位的旅游指南信息和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定制服务,适应自由行、 自助化的旅游需求,为自由行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智慧旅游服 务。在旅游途中,旅游 APP 还可做用户出行的贴身智能导游。还应完善旅游投诉、 旅游救援网上处理平台,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有安全感。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依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通过智慧旅游推动传统旅游 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引导游客产生新的旅游习惯,创造新的旅游 文化。 (摘编自南芳《靠“大数据”玩转旅游业》) 材料四: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 势,与自然观光型景区不同,这些文化旅游景区更注重加强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 感受和体验,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是更具内涵式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髙,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对很多游客来说, 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单一景点的观光。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 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40%。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看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二者日 益融合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成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促进经 济结构调整的全新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 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 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人 文资源皆备,通过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 争力的个性化品牌 (摘编自鲁元珍《文化旅游如何补短板》) 7.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旅游成为人们 过年的首要选择 B.“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十三五”期间, 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随着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的到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 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 D.材料二告诉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从旅游人数、总收入、投资规模等多 方面加以考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当前国内旅游人数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 视入境游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 B.智慧旅游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游客来说也带来了 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C.要让游客满意,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 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 D.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 得我国成为最具有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国家。 E.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有利于提高 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可能发展方向。(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薛叔似,字象先,游太学,解褐国子录。初登对,论:“祖宗立国之初,除二税 外,取民甚轻。自煕宁以来,赋日增而民困滋甚。”孝宗嘉纳,因曰:“朕在宫 中如一僧。”叔似曰:“此非所望于陛下,当论功业如何。正使海内富庶如文 景,不过江左之文、景;法度修明如明、章,不过江左之明、章。陛下即位二十 余年,国势未张,未免牵于苟安无事之说。”上默然。迁太常博士,上自除叔似 左补阙。叔似论事,遂劾首相王淮去位。 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 迭起之势。”光宗受禅,时传金使入界使名未正,叔似奏:“自寿皇一正匹敌之
随着旅游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对很多游客来说, 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单一景点的观光。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 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 40%。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看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二者日 益融合形成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成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促进经 济结构调整的全新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 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是未来的方 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人 文资源皆备,通过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 争力的个性化品牌。 (摘编自鲁元珍《文化旅游如何补短板》) 7.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春节旅游成为人们 过年的首要选择。 B.“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十三五”期间, 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随着个性化、自由式的旅行方式的到来,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已经越来越难以 满足大多数游客需求。 D.材料二告诉我们,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需要从旅游人数、总收入、投资规模等多 方面加以考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当前国内旅游人数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重视他们的需求比重 视入境游客的需求更能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水平。 B.智慧旅游对旅游企业和景区景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游客来说也带来了 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C.要让游客满意,就需要掌握一手“大数据”,实时了解游客动态、兴趣爱好, 使管理、产品更接地气。 D.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 得我国成为最具有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国家。 E.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改变,有利于提高 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可能发展方向。(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薛叔似,字象先,游太学,解褐国子录。初登对,论:“祖宗立国之初,除二税 外,取民甚轻。自熙宁以来,赋日增而民困滋甚。”孝宗嘉纳,因曰:“朕在宫 中如一僧。”叔似曰:“此非所望于陛下,当论功业如何。正使海内富庶如文、 景,不过江左之文、景;法度修明如明、章,不过江左之明、章。陛下即位二十 余年,国势未张,未免牵于苟安无事之说。”上默然。迁太常博士,上自除叔似 左补阙。叔似论事,遂劾首相王淮去位。 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 迭起之势。”光宗受禅,时传金使入界使名未正,叔似奏:“自寿皇一正匹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