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Education of Morality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课程绵号:8403402 学分:2学分 学时:总学时32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 课程级别:上海市及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负责人:陈艳红 教学团队:德育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第一门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有为核心、以爱国主义 为重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有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有学科为依托,依据 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有、引导大学生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崭新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 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有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 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 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有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 长的基本规律,教有、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作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对于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启负的历史使命, 沿者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2学时) 主要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学习 学习要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 时期。通过对对绪论部分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去观察、 思索、实践、选择一系列的人生课题,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作业:大学四年规划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3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Education of Morality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课程编号:8403402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开设学期: 第 1、2 学期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新生 课程级别:上海市及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课程负责人:陈艳红 教学团队:德育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第一门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 为重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依据 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崭新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 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 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 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200 字左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 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作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对于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2 学时) 主要内容:适应人生新阶段;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思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学习 学习要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 时期。通过对对绪论部分的学习,要求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去观察、 思索、实践、选择一系列的人生课题,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作业:大学四年规划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3 学时)
主要内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实现理 想的途径) 学习要求: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我 中化理想为现实:。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4学时) 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学习要求:本章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 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孔扬民族结神和时代精神,以 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及准备演讲比赛 第三意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学时) 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学习要求:针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 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学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 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4学时) 主要内容: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道德与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掌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及培养其加强自 身修养的迫切性。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学时) 主要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本质、基本特点和要求:在公 共生活中正确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强化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能运用 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2学时) 主要内容: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主要内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实现理 想的途径) 学习要求: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中化理想为现实。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4 学时) 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 学习要求:本章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 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 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及准备演讲比赛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4 学时) 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学习要求:针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 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 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4 学时) 主要内容: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道德与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掌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及培养其加强自 身修养的迫切性。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2 学时) 主要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本质、基本特点和要求;在公 共生活中正确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强化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能运用 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2 学时) 主要内容: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学习要求:分析职业的内涵与本质切入,阐明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有关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帮 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法律素质:介绍爱情、婚烟、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 规范,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5学时) 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 律修养 学习要求: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了解和掌握提高法律修养的方法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6学时) 主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学习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有,帮助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律基 本原理,了解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正 确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邀,努力做到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维扩 法律尊严,以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 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小班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4次,主要安排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六章进行:进行讨论 之前,教师事先对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 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 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这样可以消除视角疲劳,吸引学生注意力) 2.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讲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启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提问等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 学生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自身指高分析问题、解决问懒的能力) 4.课堂教学与课内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使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而课内外实践是使道德 行为外化的过程,本课程安排的实践活动有读书活动、参观活动、演讲比赛等)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带、光盘) 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 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学习要求:分析职业的内涵与本质切入,阐明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有关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帮 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法律素质;介绍爱情、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 规范,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5 学时) 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 律修养 学习要求: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主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了解和掌握提高法律修养的方法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6 学时) 主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学习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律基 本原理,了解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正 确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努力做到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维护 法律尊严,以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 作业:阅读本章推荐书目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 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小班讨论课的次数应不少 4 次,主要安排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六章进行;进行讨论 之前,教师事先对讨论的具体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有关 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 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这样可以消除视角疲劳,吸引学生注意力) 2.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讲授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启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提问等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路, 学生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自身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教学与课内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使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而课内外实践是使道德 行为外化的过程,本课程安排的实践活动有读书活动、参观活动、演讲比赛等)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音像教材(磁带、光盘)、 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上辅 导(主要采用 E-MAIL、BBS 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机考形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 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本课采取期终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占30 %,期末考试采用机考形式。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徐冰:《人之动力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3黄希庭,徐风姝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徐小结:《转变与适应一大学新生活的启示》,航天工业出版社,1993年9月版。 5.沃尔特、波克(美)著,杨静宪译:《如何在大学里深造》,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6古月群等主编:《话应与招战一大学新生入学指导》。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颖主编:《我心飞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沈壮海主编:《我的大学我做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厚桀主编:《大学生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玺宝主编:《象牙牙塔里的困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11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曼丽著:《通识教有 一一种大教有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邢责思主编.《百年强国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4江泽民:《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庆识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王庆跃:《知识经济:通向21世纪的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卢法现等:《当代大学生的危机》,中国物资出板社,1998年版 18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钱焕琦:《自我锻造,追求卓越一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际演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0.[美]奥里森S马登著:《唤醒心中的巨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21.张春兴:《成长中的自我探索》,世界图书出版社,1994年版。 22.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菜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胡伦贵等:《人的终极能量开发 一创造性思维及训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24.方洲著:《青年怎样适应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5.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26.《走向成功的自我一一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王学川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徐薇,曹必文:《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冯天策:《信仰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罗国杰编:《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版
考试主要采用机考形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 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本课采取期终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占 70%,期末考试占 30 %,期末考试采用机考形式。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徐冰:《人之动力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 3.黄希庭,徐凤姝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徐小结:《转变与适应——大学新生活的启示》,航天工业出版社,1993年9月版。 5.沃尔特、波克(美)著,杨静宪译:《如何在大学里深造》,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版。 6.古月群等主编:《适应与超越——大学新生入学指导》,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颖主编:《我心飞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沈壮海主编:《我的大学我做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厚桀主编:《大学生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玺宝主编:《象牙牙塔里的困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11.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曼丽著:《通识教育——一种大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邢贲思主编.《百年强国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4.江泽民:《学习 学习 再学习》,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王庆跃:《知识经济:通向21世纪的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卢法现等:《当代大学生的危机》,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18.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钱焕琦:《自我锻造,追求卓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际演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0.[美]奥里森·S·马登著:《唤醒心中的巨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21.张春兴:《成长中的自我探索》,世界图书出版社,1994年版。 22.[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胡伦贵等:《人的终极能量开发——创造性思维及训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24.方洲著:《青年怎样适应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5.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26. 《走向成功的自我——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王学川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 徐薇,曹必文:《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年版。 2.冯天策:《信仰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3.罗国杰编:《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版
4.刘建军著:《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王霞:《新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简明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张汝伦:《坚持理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版。 7周国平著:《守望的距离一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8[美]克劳德M布里斯托(Claude M Bristol):《信念的魔力The Magic of Believing》,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9年版。 9.张文显主编:《伦理学》,高等教有出版社,1999年版 10.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有出版社,2003年版。 11.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张应杭、孙慧玲:《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陈学明等著:《走近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15.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6.王学川等著:《走向成功的自我 一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爱国主义教有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一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三 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胡锦涛:《发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一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5月5日。 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 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张万年主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8.孔庆峰等:《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华民族》,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9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版第1050页。 10.李乐刚:《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 11.高志晓:《民族精神论要》,《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10期。 12.唐海邱文治主编:《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姚新中焦国成:《中西人生哲学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5.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
4.刘建军著:《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5.王霞:《新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简明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 年版。 6.张汝伦:《坚持理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版。 7.周国平著:《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 8.[美]克劳德·M·布里斯托(Claude M Bristol):《信念的魔力 The Magic of Believing》,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9 年版。 9.张文显主编:《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10.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11.钱焕琦:《做历史的同时代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13.张应杭、孙慧玲:《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14.陈学明 等著:《走近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 年版。 15.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 16.王学川等著:《走向成功的自我——对成功人生的哲学透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3.《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4.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三 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5.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 年 5 月 5 日。 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 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7.张万年主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年版。 8.孔庆峰等:《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华民族》,海洋出版社,1993 年版。 9.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4 年 版第 1050 页。 10.李乐刚:《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江汉论坛》,2001 年第 7 期。 11.高志晓:《民族精神论要》,《南京社会科学》,1995 年第 10 期。 12.唐海 邱文治主编:《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 年版。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 姚新中 焦国成:《中西人生哲学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 年 5 月 5 日。 5.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