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 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i) 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a,=0.65am (i)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进行分配 (√) 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 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 (i)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 度确定缝宽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四、选择题 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 线为(A) A.水平直线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 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
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 √ ) 9.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 10%的地震(¡ ) 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 ¡ ) 11.设防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 ) 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 )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 √ )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1 max 0.65 ( ¡ )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进行分配 ( √ ) 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 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 基础上乘以小于 1 的调整系数 ( ¡ )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 度确定缝宽 (√ ) 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 1( √ ) 四、选择题 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 0.1s~Tg 之间时,谱曲 线为( A )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 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 B )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 法) 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 法 )
C杜哈米积分 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C)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1很长(T>4s)的高层建筑 C.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 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为(C) A.0.85(1.2恒载标准值G+1.4活载标准值QK) B.0.85(GK+Q) C.0.75(Gk+0.5Qx) D.0.85(Gk+0.5Qk) 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有何变化?(A) A.T↓,Fe↑ B.T↑,Fe↑CTi↑,Fe↓D.T↓,Fel 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 A.柱宽的1/4B.柱宽的1/8C.梁宽的1/4D.梁宽的1/8 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 度谱曲线表现为(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C) A.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 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E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D)
C.杜哈米积分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A.4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 T1 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 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5、地震系数 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 6、9 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Geq为( C ) A. 0.85(1.2 恒载标准值 GK+1.4 活载标准值 QK) B. 0.85(GK+Qk) C. 0.75(GK+0.5QK) D. 0.85(GK+0.5QK) 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 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 Fe有何变化?( A ) A.T1↓,Fe↑ B.T1↑,Fe↑ C.T1↑,Fe↓ D.T1↓,Fe↓ 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 A.柱宽的 1/4 B.柱宽的 1/8 C.梁宽的 1/4 D.梁宽的 1/8 9、 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 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 度谱曲线表现为( 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11、为保证结构¡ 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C ) A. 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 T1 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 D )
A最顶层B.中间楼层C.第二层D.底层 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4、场地特征周期T,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C) A.地震烈度 B.建筑物等级 C.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大小 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D)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 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 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B) A加速度峰值B.地震烈度C频谱特性D地震持时 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 生的地震影响是 (B)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 底层 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B )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4、场地特征周期 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 A.地震烈度 B.建筑物等级 C.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大小 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D ) A.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B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 A.场地平面尺寸 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 D.抗震等级 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B ) A.加速度峰值 B.地震烈度 C.频谱特性 D.地震持时 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 生的地震影响是 ( B )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 面的距离确定 (D) A.200m/sB.300m/sC.400m/s D.500m/s 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B) 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 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 面的距离确定 ( D )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 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 A.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D )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 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 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 8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7 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 7 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 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 ) A.大偏心受压构件 B.小偏心受压构件 C.剪切破坏 D.扭转破坏 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B )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26、纵波、横波和面波(L 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