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 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 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 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 风俗,饶有兴味
写作背景: 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 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 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 , 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 风俗,饶有兴味
学习目标: 学习诗歌的格律常识 2.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 的哲理意义。 3.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 句的妙处。 学习重点: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颌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格律常识。 2.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 的哲理意义。 3.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 句的妙处。 学习重点: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颔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读,整体,了解诗歌知识: 游山西村(七言律诗) 陆游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押 °Un、en 韵脚:浑、豚、村、存、门 朗读节奏:上四下三,即00/00/000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一读,整体,了解诗歌知识: (七言律诗) 押:un、en 韵脚:浑、豚、村、存、门 朗读节奏:上四下三,即00/00/000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二读,整体感悟:大致了解诗歌。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体裁),全 诗紧扣一个“_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 转换来叙述。 2.默读,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优美的景色; 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3.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大致了解诗歌。 2.默读,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体裁),全 诗紧扣一个“ ”字,按 的推移和 的 转换来叙述。 七言律诗 游 时间 空间 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优美的景色; 二读,整体感悟: 3.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 诗人 的情感。 淳朴的民俗 热爱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