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沈阳市铁西区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语文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运用(25分) 1.选出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秀颀(q1) 踊道(yong) 笔砚(ydn) 挑剔(ti) B.谩骂(man) 疏忽(su 悖谬(bei) 诀窍(qio) C.萌发(meng)瞥见(bie) 珍馐(xiu) 驽钝(nu) D.勾勒(1e) 阑珊(1an) 赞誉(yu) 取悦(yue)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绘画艺术是要人的,它应该用自己的全部手段去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 应充分发挥它那色彩、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就像音乐以 它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听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 的美感享受。 A.感染争取不可思议 B.感动征服不可思议 C.感染征服不可名状 D.感动争取不可名状 3.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西藏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 树。 它们是无数次风雪雷雨后的幸存者! ①如果不是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还以为身在南方 ②有的体无完肤,伤口摞着伤口,却摇曳着一片新绿 ③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路边绿树成行 ④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树干奋力地伸向天空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4.古诗文默写(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商女不知亡国恨 蜡炬成灰泪始干 (4).但愿人长久 (5).关关雎鸠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形式来描写塞外景色的句子 (8).李煜的《相见欢》中以倒装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的句子
第1页 沈阳市铁西区 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5 分) 1. 选出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A.秀颀.(qí) 踊.道(yǒng) 笔砚.(yàn) 挑剔.(tī) B.谩.骂(màn) 疏.忽(sū) 悖.谬(bèi) 诀窍.(qiào) C.萌.发(méng) 瞥.见(biē) 珍馐.(xiū) 驽.钝(nǔ) D. 勾勒(lè) 阑.珊(lán) 赞誉.(yù) 取悦.(yuè)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绘画艺术是要______人的,它应该用自己的全部手段去_______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 应充分发挥它那色彩、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就像音乐以 它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听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_______的美感享受。 A.感染 争取 不可思议 B.感动 征服 不可思议 C.感染 征服 不可名状 D.感动 争取 不可名状 3.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西藏高原上的树,常抱成团地生长,有的依傍着,有的缠绕着,很少见到独自兀立的 树。 , , , 。它们是无数次风雪雷雨后的幸存者! ①如果不是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还以为身在南方 ②有的体无完肤,伤口摞着伤口,却摇曳着一片新绿 ③从贡嘎机场到拉萨,路边绿树成行 ④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那些树干奋力地伸向天空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4.古诗文默写(8 分) ⑴.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⑷.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形式来描写塞外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李煜的《相见欢》中以倒装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页 5.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面问题(3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内容上能提挈全篇并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的一个词是 (2).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A.上阙写出猎的情景,“千骑”一词极言出猎者之众多、规模之宏大 B.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豪情。 C.词人善于用典,以孙权自喻,表明急于建功立业的心志。 D.“何日”一词表现出诗人有志不得施展的无奈之情 6.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4分) (1).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A.高尔基的《童年》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母家中 的生活历程。 B.法国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站在人类的立场,对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进 行了赞美,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C.《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 D.老舍在《茶馆》中塑造了王利发这样一个精明、圆滑、胆小怕事的小商人形象。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 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2分) 综合性学习(4分)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 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世界倍增温暖。你的 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做了一次调查,见下表 问 天见不到愿意陪妈妈|妈妈累的时 当妈妈没按 题妈妈会想她|一起逛街候会为她揉 妈妈批评你 时会顶嘴 时准备午饭 揉肩捏捏腿 时会发脾气 24 820121 1).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分) (2).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把它作为一曲“献给母亲的歌”。(2分)
第2页 ______________。 5.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面问题(3 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内容上能提挈全篇并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的一个词是_______。 ⑵.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上阙写出猎的情景,“千骑”一词极言出猎者之众多、规模之宏大。 B.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豪情。 C. 词人善于用典,以孙权自喻,表明急于建功立业的心志。 D. “何日”一词表现出诗人有志不得施展的无奈之情。 6.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4 分) ⑴.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 分) A.高尔基的《童年》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母家中 的生活历程。 B.法国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的信》中站在人类的立场,对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进 行了赞美,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C.《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D. 老舍在《茶馆》中塑造了王利发这样一个精明、圆滑、胆小怕事的小商人形象。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 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2 分) 7.综合性学习(4 分)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 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世界倍增温暖。你的 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⑴.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做了一次调查,见下表: 一天见不到 妈妈会想她 愿意陪妈妈 一起逛街 妈妈累的时 候会为她揉 揉肩捏捏腿 妈妈批评你 时会顶嘴 当妈妈没按 时准备午饭 时会发脾气 小 学 24 28 25 3 5 初中 10 12 8 20 21 ⑴.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 分) ⑵.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把它作为一曲“献给母亲的歌”。(2 分) 问 题
第3页 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 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8-13(14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韩愈《马说》 【乙】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 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草节盘而成。鸟雌一雄一,小 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 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与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 无有。闻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 以死,彼其以为世路为甚宽也哉! 戴名世《鸟说》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 9.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人手能及之 觅二鸟及雏无有 B.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C.不知其何鸟也 其真无马邪 D.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 1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第3页 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8—13(14 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 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草节盘而成。鸟雌一雄一,小 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 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与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 无有。闻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 以死,彼其以为世路为甚宽也哉! ——戴名世《鸟说》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 分)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 ( ) ⑵.一食或.尽粟一石( ) 9.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 分) A. 人手能及.之 觅二鸟及.雏无有 B.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C. 不知其.何鸟也 其.真无马邪 D. 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 1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12.用原文回答,小鸟的“娟皎可爱”表现在: 13.两文在体裁和写法上相似,而在写作内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马说》借马喻人,告 诉我们人才的发展需要 《鸟说》借鸟喻人,提醒我们有识之士的发 展需要 。(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14-16(19分) 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连续阴雨了十来天 天终于放睛了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 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 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 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 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 里转一下,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 的居民楼前,我们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 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 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⑤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 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 看你。”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 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笑笑 ⑥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 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他将奶 奶扶到躺椅上。我看到,一束阳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 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 “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⑦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那敢情好哇。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 耳边轻声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 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 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 便,不能下楼哂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 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 看法呢。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 楼,一直未拆迁。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
第4页 12. 用原文回答,小鸟的“娟皎可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3.两文在体裁和写法上相似,而在写作内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马说》借马喻人,告 诉我们人才的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鸟说》借鸟喻人,提醒我们有识之士的发 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14—16(19 分) 倾斜 65 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连续阴雨了十来天, 天终于放晴了。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 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 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 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 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 里转一下,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 的居民楼前,我们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 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 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⑤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 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 看你。” 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 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笑笑。 ⑥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 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他将奶 奶扶到躺椅上。我看到,一束阳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 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 “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⑦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那敢情好哇。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 耳边轻声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 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 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 65 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 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 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⑨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 看法呢。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 楼,一直未拆迁。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
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霉味。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 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 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 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①D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 不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 上了。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 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①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 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选自《扬子晚报》2009年12月31日,略有改动) 14.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4分) 15.开头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作为线索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17.第⑩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8.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
第5页 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霉味。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 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 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 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⑾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 不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 上了。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 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⑿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 ...., 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选自《扬子晚报》2009 年 12 月 31 日,略有改动) 14.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4 分) 15.开头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6.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作为线索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3 分) 17.第⑩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3 分) 18.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 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