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利目的的路易·波拿巴结成同盟是对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 威胁。马克思希望意大利人民的斗争将会唤醒其他各国的人民起 来革命,希望“意大利革命的胜利将成为一切被压迫民族为了从他 们的压迫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而展开共同斗争的信号”(见本卷第 184页)。 在“欧洲的战争前景”、“欧洲的金融恐慌”、“路易- 拿破仑的 处境”、“和平还是战争?”、“法国的战争前景”、“战争的不可避免 性”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欧洲反动势力,首先是法国 波拿巴统治集团想用发动新的“局部”战争的办法来防止革命爆发 的企图。马克思和恩格斯事先就警告要防止这种战争,因为它一开 始就可能“在各方面起反革命的作用”(见1859年2月4日马克思 给拉萨尔的信)。同时,他们推测欧洲反动派是不能使战争“局部 化”的,“在欧洲的任何地区开始的战争决不会在开始的地方结束” (见本卷第184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旦发生战争,无产阶 级革命者的任务就在于,大力促进各国人民的广泛开展的革命运 动,使这场战争变为全欧洲性的革命战争。 虽然备战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早在战争开始前好几个月就预言,以法国和皮蒙特为一方和 以奥地利为另一方的军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向“论坛报”的 读者揭露了促使路易·波拿巴及其仆从们进行新的军事冒险的真 正原因,揭示了欧洲各国政府旨在加剧冲突的外交阴谋,指出了各 敌对国家所进行的备战活动。在“奥地利如何控制意大利”、“在即 将爆发的战争中双方取胜的可能性”等一系列文章中,恩格斯从战 略观点分析了未来的战场的特点和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情况,大 体上预言了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私自利目的的路易·波拿巴结成同盟是对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 威胁。马克思希望意大利人民的斗争将会唤醒其他各国的人民起 来革命,希望“意大利革命的胜利将成为一切被压迫民族为了从他 们的压迫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而展开共同斗争的信号”(见本卷第 184页)。 在“欧洲的战争前景”、“欧洲的金融恐慌”、“路易- 拿破仑的 处境”、“和平还是战争?”、“法国的战争前景”、“战争的不可避免 性”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欧洲反动势力,首先是法国 波拿巴统治集团想用发动新的“局部”战争的办法来防止革命爆发 的企图。马克思和恩格斯事先就警告要防止这种战争,因为它一开 始就可能“在各方面起反革命的作用”(见1859年2月4日马克思 给拉萨尔的信)。同时,他们推测欧洲反动派是不能使战争“局部 化”的,“在欧洲的任何地区开始的战争决不会在开始的地方结束” (见本卷第184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旦发生战争,无产阶 级革命者的任务就在于,大力促进各国人民的广泛开展的革命运 动,使这场战争变为全欧洲性的革命战争。 虽然备战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早在战争开始前好几个月就预言,以法国和皮蒙特为一方和 以奥地利为另一方的军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向“论坛报”的 读者揭露了促使路易·波拿巴及其仆从们进行新的军事冒险的真 正原因,揭示了欧洲各国政府旨在加剧冲突的外交阴谋,指出了各 敌对国家所进行的备战活动。在“奥地利如何控制意大利”、“在即 将爆发的战争中双方取胜的可能性”等一系列文章中,恩格斯从战 略观点分析了未来的战场的特点和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情况,大 体上预言了即将发生的军事行动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新的国际危机同无产阶级运动和民主运动 高涨的前景联系起来,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必须更广泛地宣传自己 的观点和加强实际的革命活动。 马克思和伦敦的德国工人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参加 了许多群众大会。在新的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特别尖锐地 感觉到发表政论性言论和影响社会舆论使之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机 会受到了限制。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单靠在“论坛报”上撰稿显然已 经不够了。马克思在1859年3月28日给拉萨尔的信中指出:“时 代改变了,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党必须在一切可能的地 方都占领阵地,哪怕是为了不让其他政党去占领它们。”马克思和 恩格斯寻找各种办法去直接向欧洲大陆的读者群众说话。1859年 3月马克思同意给维也纳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报纸“新闻报”撰稿, 但是由于奥意法战争的爆发,该报编辑部不敢让无产阶级的领袖 在他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因此谈判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 1859年4月,恩格斯在德国出版了一本匿名小册子“波河与 莱茵河”,论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有关意大利危机和日益临近的 新战争的各个问题所持的立场。 “波河与莱茵河”一书是对复杂的国际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 析的典范。恩格斯写这本小册子是供广大公众,其中也包括资产阶 级读者阅读的,因此他把军事历史观点和战略观点提到了首位。但 是,全书都贯穿着从无产阶级立场,即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出 发捍卫统一意大利和德国的革命民主主义道路的思想,它证明了 统治阶级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幌子下所执行的反动政策与意大利人 民和德国人民的真正民族利益是不相容的。恩格斯的这本小册子 揭露了波拿巴法国根据反动的“自然疆界论”妄想侵占莱茵河左岸 第 十 三 卷 说 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新的国际危机同无产阶级运动和民主运动 高涨的前景联系起来,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必须更广泛地宣传自己 的观点和加强实际的革命活动。 马克思和伦敦的德国工人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参加 了许多群众大会。在新的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特别尖锐地 感觉到发表政论性言论和影响社会舆论使之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机 会受到了限制。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单靠在“论坛报”上撰稿显然已 经不够了。马克思在1859年3月28日给拉萨尔的信中指出:“时 代改变了,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党必须在一切可能的地 方都占领阵地,哪怕是为了不让其他政党去占领它们。”马克思和 恩格斯寻找各种办法去直接向欧洲大陆的读者群众说话。1859年 3月马克思同意给维也纳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报纸“新闻报”撰稿, 但是由于奥意法战争的爆发,该报编辑部不敢让无产阶级的领袖 在他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因此谈判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 1859年4月,恩格斯在德国出版了一本匿名小册子“波河与 莱茵河”,论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有关意大利危机和日益临近的 新战争的各个问题所持的立场。 “波河与莱茵河”一书是对复杂的国际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 析的典范。恩格斯写这本小册子是供广大公众,其中也包括资产阶 级读者阅读的,因此他把军事历史观点和战略观点提到了首位。但 是,全书都贯穿着从无产阶级立场,即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出 发捍卫统一意大利和德国的革命民主主义道路的思想,它证明了 统治阶级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幌子下所执行的反动政策与意大利人 民和德国人民的真正民族利益是不相容的。恩格斯的这本小册子 揭露了波拿巴法国根据反动的“自然疆界论”妄想侵占莱茵河左岸 第 十 三 卷 说 明
的野心,恩格斯指出,“自然疆界论”经常被用来为侵略政策辩护。 德国资产阶级亲奥地利集团的代表当时宣扬建立一个在奥地利霸 权下的“中欧大国”并使中欧其他各民族都屈从于德国人的统治的 沙文主义思想,恩格斯给了他们以坚决的回击。同时恩格斯也揭穿 了建立一个以容克地主的普鲁士为首的“小德意志”的计划的反革 命性质。恩格斯热烈地主张把伦巴第和威尼斯从奥地利的压迫下 解放出来,他令人信服地证明,让意大利独立对德国来说无论在政 治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都是有利的。“如果我们不是把占领别国领 土和镇压别国民族(只有被偏见弄瞎了眼睛的人才会否认它们有 历史发展的能力)当作自己力量的源泉,而是关心使自己在本国内 成为统一的和强大的,那样我们就会做得好一些。”(见本卷第281 页) 由于有必要创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机关报,以它作为党宣传革 命思想的公开讲坛,以它作为团结和组织在反动时期彼此失去了 联系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干部的核心,于是马克思就在1859年5月 初召集他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的老战友—— 李卜克内西、普芬德、 罗赫纳等人开了一次会,就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机关报的问题展开 了广泛的讨论。此后不久,马克思就和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的 机关报“人民报”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答应非正式地为该报 撰稿,为该报提供他在“论坛报”上发表过的文章,向该报提建议, 给予物质上的支持。马克思希望在决定关头把“人民报”变成无产 阶级政党的战斗的机关报。1859年6月11日“人民报”第6号正 式声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该报撰稿。不久,马克思便担任该报的编 辑,实际上也是该报的行政负责人。 虽然“人民报”在1859年8月20日出版了第16号以后就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野心,恩格斯指出,“自然疆界论”经常被用来为侵略政策辩护。 德国资产阶级亲奥地利集团的代表当时宣扬建立一个在奥地利霸 权下的“中欧大国”并使中欧其他各民族都屈从于德国人的统治的 沙文主义思想,恩格斯给了他们以坚决的回击。同时恩格斯也揭穿 了建立一个以容克地主的普鲁士为首的“小德意志”的计划的反革 命性质。恩格斯热烈地主张把伦巴第和威尼斯从奥地利的压迫下 解放出来,他令人信服地证明,让意大利独立对德国来说无论在政 治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都是有利的。“如果我们不是把占领别国领 土和镇压别国民族(只有被偏见弄瞎了眼睛的人才会否认它们有 历史发展的能力)当作自己力量的源泉,而是关心使自己在本国内 成为统一的和强大的,那样我们就会做得好一些。”(见本卷第281 页) 由于有必要创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机关报,以它作为党宣传革 命思想的公开讲坛,以它作为团结和组织在反动时期彼此失去了 联系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干部的核心,于是马克思就在1859年5月 初召集他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的老战友—— 李卜克内西、普芬德、 罗赫纳等人开了一次会,就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机关报的问题展开 了广泛的讨论。此后不久,马克思就和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的 机关报“人民报”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答应非正式地为该报 撰稿,为该报提供他在“论坛报”上发表过的文章,向该报提建议, 给予物质上的支持。马克思希望在决定关头把“人民报”变成无产 阶级政党的战斗的机关报。1859年6月11日“人民报”第6号正 式声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该报撰稿。不久,马克思便担任该报的编 辑,实际上也是该报的行政负责人。 虽然“人民报”在1859年8月20日出版了第16号以后就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于缺乏经费而停刊了,但是它在马克思的主持下完成了作为宣传 无产阶级运动的任务、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理论原则和策略原 则的战斗喉舌的光荣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民报”上宣传了 许多极其重要的革命理论原理。该报转载了前面提到过的马克思 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1859年8月“人民报”有两号连 续刊登了收集在本卷中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 书的评论。恩格斯在这篇评论中阐明了马克思以其在社会科学方 面的发现所完成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指出这些发现不仅对于科学, 而且对于实践,对于革命运动都具有巨大的意义。恩格斯对资产阶 级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特别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落后性 作了鲜明的阐述,他用无产阶级的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去对抗 那些庸俗经济理论。恩格斯在评论的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所制 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特点。 “人民报”捍卫了无产阶级群众的利益,声援了无产阶级的阶 级搏斗,特别是详细地阐述了1859年7月爆发的著名的伦敦建筑 工人大罢工的进程。马克思在“人民报”上发表的“政治评论”一文 中论证了对罢工的革命观点,认为罢工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合 乎规律的和重要的形式之一。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英国资产 阶级妄想用武力强迫工人放弃有组织的斗争的企图只会导致“劳 资之间本来就很深的鸿沟”的加深,只会导致作为社会变革的可靠 保证的阶级仇恨的加深(见本卷第54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民报”上可以比在“论坛报”上更自由地 发表自己的革命观点,因为“论坛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妨碍他们这 样做。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人民报”结合欧洲各国对外和对内政 策的重大事件公开阐述无产阶级的策略原理,坚决地揭露反动派, 第 十 三 卷 说 明
于缺乏经费而停刊了,但是它在马克思的主持下完成了作为宣传 无产阶级运动的任务、宣传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理论原则和策略原 则的战斗喉舌的光荣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民报”上宣传了 许多极其重要的革命理论原理。该报转载了前面提到过的马克思 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1859年8月“人民报”有两号连 续刊登了收集在本卷中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 书的评论。恩格斯在这篇评论中阐明了马克思以其在社会科学方 面的发现所完成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指出这些发现不仅对于科学, 而且对于实践,对于革命运动都具有巨大的意义。恩格斯对资产阶 级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特别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落后性 作了鲜明的阐述,他用无产阶级的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去对抗 那些庸俗经济理论。恩格斯在评论的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所制 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本质特点。 “人民报”捍卫了无产阶级群众的利益,声援了无产阶级的阶 级搏斗,特别是详细地阐述了1859年7月爆发的著名的伦敦建筑 工人大罢工的进程。马克思在“人民报”上发表的“政治评论”一文 中论证了对罢工的革命观点,认为罢工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合 乎规律的和重要的形式之一。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英国资产 阶级妄想用武力强迫工人放弃有组织的斗争的企图只会导致“劳 资之间本来就很深的鸿沟”的加深,只会导致作为社会变革的可靠 保证的阶级仇恨的加深(见本卷第54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民报”上可以比在“论坛报”上更自由地 发表自己的革命观点,因为“论坛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妨碍他们这 样做。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人民报”结合欧洲各国对外和对内政 策的重大事件公开阐述无产阶级的策略原理,坚决地揭露反动派, 第 十 三 卷 说 明
并同无产阶级在思想方面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敌人进行斗 争。 例如,收入本卷附录中以“报刊述评”为题的材料表明,德国小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金克尔等人在他们的伦敦机关报“海尔曼”上 所发表的浸透着庸俗气味和民族主义精神的言论,在“人民报”上 遭到了多么辛辣的嘲笑。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他们在“人民报”和“纽约每日论坛报” 上发表文章的主要任务是,针对1859年4月底在意大利爆发的战 争论证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策略。对这场战争的估计,阐明战争爆发 的原因,分析战争的进程和后果,这一切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奠基 人当时所写的许多文章的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了早在意大利危机初期,即军事行动开 始以前他们就已发表的观点,认为法国和皮蒙特反对奥地利的战 争是波拿巴集团的反人民政策的继续。他们着重指出,这场战争是 路易- 拿破仑及其集团所主使的,他们力图用比较轻易地战胜“外 敌”的办法来巩固法国的波拿巴制度,蛊惑人心地利用“把意大利 从奥地利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民族原则”的口号来投机取巧,以 获得声望,并在这个口号的掩盖下牺牲意大利和其他各国的利益 以整化法国的版图并且巩固它在欧洲的政治霸权。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撕下了路易- 拿破仑的“意大利解放者”的假面具,彻底揭穿 了他对意大利民族运动所策划的反革命阴谋。他们强调指出,波拿 巴法国和奥地利一样,都是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的最凶恶的敌人。拿 破仑第三所发动的这场战争是对争取意大利统一的人民革命运动 的隐蔽的干涉。马克思在“路易- 拿破仑和意大利”一文中直接把 这场战争比作1849年第二共和时期法国干涉者为了恢复罗马教 第 十 三 卷 说 明
并同无产阶级在思想方面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敌人进行斗 争。 例如,收入本卷附录中以“报刊述评”为题的材料表明,德国小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金克尔等人在他们的伦敦机关报“海尔曼”上 所发表的浸透着庸俗气味和民族主义精神的言论,在“人民报”上 遭到了多么辛辣的嘲笑。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他们在“人民报”和“纽约每日论坛报” 上发表文章的主要任务是,针对1859年4月底在意大利爆发的战 争论证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策略。对这场战争的估计,阐明战争爆发 的原因,分析战争的进程和后果,这一切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奠基 人当时所写的许多文章的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了早在意大利危机初期,即军事行动开 始以前他们就已发表的观点,认为法国和皮蒙特反对奥地利的战 争是波拿巴集团的反人民政策的继续。他们着重指出,这场战争是 路易- 拿破仑及其集团所主使的,他们力图用比较轻易地战胜“外 敌”的办法来巩固法国的波拿巴制度,蛊惑人心地利用“把意大利 从奥地利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民族原则”的口号来投机取巧,以 获得声望,并在这个口号的掩盖下牺牲意大利和其他各国的利益 以整化法国的版图并且巩固它在欧洲的政治霸权。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撕下了路易- 拿破仑的“意大利解放者”的假面具,彻底揭穿 了他对意大利民族运动所策划的反革命阴谋。他们强调指出,波拿 巴法国和奥地利一样,都是意大利独立和统一的最凶恶的敌人。拿 破仑第三所发动的这场战争是对争取意大利统一的人民革命运动 的隐蔽的干涉。马克思在“路易- 拿破仑和意大利”一文中直接把 这场战争比作1849年第二共和时期法国干涉者为了恢复罗马教 第 十 三 卷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