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极的极化电压 构成:引导电极是经过一定处理的金属板、 金属丝或金属网; 与电极直接接触的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膏, 人体汗液、人体组织液、电极插入、埋藏式 等) 形成一个金属—电解质溶液界面 生物(医学)电子学
生物(医学)电子学 6 1. 电极的极化电压 构成:引导电极是经过一定处理的金属板、 金属丝或金属网; 与电极直接接触的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膏, 人体汗液、人体组织液、电极插入、埋藏式 等) 形成一个金属—电解质溶液界面
电化学知识 了当金属放入水溶液时,因 极性水分子的作用 ●金属离子离开金属进入水 中,在金属上留下相应数 量的自由电子,金属呈负 电; 金属(带-电)与水中的+ 离子相互吸引,导致动态 平衡; 金属与水溶液之间形成电 荷分布一双电层。产生 定的电位差。 生物(医学)电子学
生物(医学)电子学 7 电化学知识 当金属放入水溶液时,因 极性水分子的作用: 金属离子离开金属进入水 中,在金属上留下相应数 量的自由电子,金属呈负 电; 金属(带-电)与水中的+ 离子相互吸引,导致动态 平衡; 金属与水溶液之间形成电 荷分布—双电层。产生一 定的电位差。 + + + -
电极的概念 了电极:由金属浸在含有该金属离子溶液中所构 成的体系称为电极。 电极电位: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的电位差称 为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的定义:E=RhnC f K CR_气体常数,8314/ mol. k: F法拉弟常数,96487库伦; T绝对温度; n离子价数; C金属离子的有效浓度(mo/L);K一与金属特性有关的常数 生物(医学)电子学
生物(医学)电子学 8 电极的概念 电极:由金属浸在含有该金属离子溶液中所构 成的体系称为电极。 电极电位:金属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的电位差称 为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的定义: R—气体常数,8.314J/mol.K; F—法拉弟常数,96487库伦; T—绝对温度; n—离子价数; C—金属离子的有效浓度(mol/L); K—与金属特性有关的常数 K C nF RT E = ln
c在室温下: E0.0591,C lgk 当C=1时,E1=210421gk 生物(医学)电子学
生物(医学)电子学 9 在室温下: 当C=1时, K C n E lg 0.0591 = k n T E 2 10 lg 4 0 − = −
电极的极化 电极的极化 ●指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形成双电层; 在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电位发生 变化(高度极化、不极化)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记录直流或缓慢变化的生物电 位,需用不极化的电极。 例:用双极导联记录心电、脑电,所记录的是信号两 点的电位差,若两电极本身电位不同,则造成伪差。 电极电位漂移的原因: 材料的细微差别 电极表面受到污染 移动 生物(医学)电子学
生物(医学)电子学 10 电极的极化 电极的极化 指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形成双电层; 在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电位发生 变化(高度极化、不极化)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记录直流或缓慢变化的生物电 位,需用不极化的电极。 例:用双极导联记录心电、脑电,所记录的是信号两 点的电位差,若两电极本身电位不同,则造成伪差。 电极电位漂移的原因: 材料的细微差别 电极表面受到污染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