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复杂性探索及人类社会 与自然的统
第四章 复杂性探索及人类社会 与自然的统一
复杂性研究 1早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 A系统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 30-40年代提出系统论思想 贝塔朗菲认为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 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而不论种 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或力的情况如何,任务是确立适用于系 统的一般原则
一 复杂性研究 • 1 早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 • A系统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 30-40年代提出系统论思想 • 贝塔朗菲认为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 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而不论种 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或力的情况如何,任务是确立适用于系 统的一般原则
B信息论 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数学家申 农( Shannon) 申农与1948年发表《通讯的数学理论》 文,为信息论奠定基础。 申农认为通讯的基本问题是精确地或近 似地在一个点上再现另一个点上所选择 的信号,其中信息源模型是一个随即过 程
B信息论 • 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数学家申 农(Shannon)。 • 申农与1948年发表《通讯的数学理论》 一文,为信息论奠定基础。 • 申农认为通讯的基本问题是精确地或近 似地在一个点上再现另一个点上所选择 的信号,其中信息源模型是一个随即过 程
C控制论 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神经生理学 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计 算和技术、统计力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 交叉的产物。 1948年维纳出版的《控制论——关于在 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为 该理论的奠基性著作
C控制论 • 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神经生理学、 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计 算和技术、统计力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 交叉的产物。 • 1948年维纳出版的《控制论——关于在 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为 该理论的奠基性著作
2后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研究主题:复杂性探索 相关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 生命系统论、资源物理学、突变论、混 沌理论、自组织和非线性理论等
2后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 研究主题:复杂性探索 • 相关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 生命系统论、资源物理学、突变论、混 沌理论、自组织和非线性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