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 技术 -应用
第三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 技术 应用
第十一章科学理论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
第十一章 科学理论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
§11.1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的过程 科学理论的生产力属性 1科学理论是一般的潜在的生产力。 2科学知识以技术为中介才能转变成现 实的生产力。 3科学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之后才 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的作用
§11.1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的过程 ◼ 一 科学理论的生产力属性 ◼ 1 科学理论是一般的潜在的生产力。 ◼ 2 科学知识以技术为中介才能转变成现 实的生产力。 ◼ 3 科学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之后才 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的作用
二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1对科学向技术转化的理解: ■从科学技术本身或工程学角度:是从基础研 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过程; 从经济学角度: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从科 学技术的可能性向经济可行性的转化过程 从社会学角度: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过程; ■从哲学角度:是从因果性认识向技术目的性 转化,从真理性标准向技术功利性的转化 从科学原理的唯一性向技术多样性转化
二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 1对科学向技术转化的理解: ◼ 从科学技术本身或工程学角度:是从基础研 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过程; ◼ 从经济学角度: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从科 学技术的可能性向经济可行性的转化过程; ◼ 从社会学角度: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过程; ◼ 从哲学角度:是从因果性认识向技术目的性 转化,从真理性标准向技术功利性的转化, 从科学原理的唯一性向技术多样性转化
2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个阶段 ■1)科学原理+目的性 技术原理 ■2)技术原理+功效性 技术发明 (技术可能性实现) ■3)技术发明+经济、社会性·生产技 术(社会经济可行性实现)
2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三个阶段 ◼ 1)科学原理+目的性 技术原理 ◼ 2)技术原理+功效性 技术发明 (技术可能性实现) ◼ 3)技术发明+经济、社会性 生产技 术(社会经济可行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