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立体的表面交线 §3-1截交线 §3-2相贯线 §3-3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第三章 立体的表面交线 §3-1 截交线 §3-2 相贯线 §3-3 截断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3-1截交线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截切立 体的平面叫截平面。截交线围成一个封闭的多边 形平面为截断面,在图上画出截交线的目的就是 为在投影图上求出截断面的投影。 平面立体截交线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三、综合举例 Kt n
§3-1 截交线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截切立 体的平面叫截平面。截交线围成一个封闭的多边 形平面为截断面,在图上画出截交线的目的就是 为在投影图上求出截断面的投影。 一、平面立体截交线 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三、综合举例
截交线的基本性质 (1)共有性:截交线是截平面上的线,又是立体表 面上的线,因此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截 交线上的点都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2)封闭性: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是一个(或 数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平 面曲线。特殊情况下,可以是由直线段和曲线,或 仅由直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 (3)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立体表面的性质,以及截 平面与立体表面的相对位置
截交线的基本性质 (l)共有性:截交线是截平面上的线,又是立体表 面上的线,因此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截 交线上的点都是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2)封闭性: 平面与曲面立体的截交线是一个(或 数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平 面曲线。特殊情况下,可以是由直线段和曲线,或 仅由直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 (3)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立体表面的性质,以及截 平面与立体表面的相对位置
求截交线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求画截交线就是求一系列截交点方法通常有 1)积聚性法已知截交线的两个投影(截平面的一个积聚性投影和被截 切立体表面的—一个积聚性投影)。根据共有点性质,可求出截交线另一投影。 (2)辅助面法:根据三面共点的集合原理,采用辅助平面或辅助球面 使其与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相交,求出截交线,完成截交线的投影。 2.常用的作图步骤 (1)找出一系列特殊的截交点 ①转向点:投影轮廓线上的点(即曲面的转向线与截平面的交点)一般 为可见性分界点。 ②极限点:极限位置(对投影面)点,例如最高、最低点,最左、最右 点,最前、最后点等。 ③特征点:曲线本身的特征点,例如椭圆长、短轴上四个端点。 ④结合点:截交线由几部分组成时的结合点 (2)求出若千一般截交点 (3)判别可见性; (4)顺次连接各点成多边形或曲线
求截交线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求画截交线就是求一系列截交点,方法通常有: (1)积聚性法:已知截交线的两个投影(截平面的一个积聚性投影和被截 切立体表面的一个积聚性投影)。根据共有点性质,可求出截交线另一投影。 (2)辅助面法:根据三面共点的集合原理,采用辅助平面或辅助球面 使其与截平面和立体表面相交,求出截交线,完成截交线的投影。 2.常用的作图步骤: (1)找出一系列特殊的截交点; ①转向点:投影轮廓线上的点(即曲面的转向线与截平面的交点)一般 为可见性分界点。 ②极限点:极限位置(对投影面)点,例如最高、最低点,最左、最右 点,最前、最后点等。 ③特征点:曲线本身的特征点,例如椭圆长、短轴上四个端点。 ④结合点:截交线由几部分组成时的结合点。 (2)求出若干一般截交点; (3)判别可见性; (4)顺次连接各点成多边形或曲线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平面立体的截交线的画法 平面立体被单个或多个平面切割后,既具有平面立体的 形状特征,又具有截平面的平面特征。因此在看图或画图时 一般应先从反映平面立体特征视图的多边形线框出发,想象 出完整的平面立体形状并画出其投影,然后再根据截平面的 空间位置,想象出截平面的形状并画出其投影,平面立体上 切口的画法,常利用平面特性中“类似形”这一投影特征来 作图。具体作图步骤 1)找到截平面与棱锥上若干条棱线的交点;如立体 被多个平面截割,应求出截平面间的交线 2)依次将各点连线; (3)判断可见性; (4)整理轮廓线
一、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1.平面立体的截交线的画法 平面立体被单个或多个平面切割后,既具有平面立体的 形状特征,又具有截平面的平面特征。因此在看图或画图时, 一般应先从反映平面立体特征视图的多边形线框出发,想象 出完整的平面立体形状并画出其投影,然后再根据截平面的 空间位置,想象出截平面的形状并画出其投影,平面立体上 切口的画法,常利用平面特性中“类似形”这一投影特征来 作图。具体作图步骤: (1)找到截平面与棱锥上若干条棱线的交点;如立体 被多个平面截割,应求出截平面间的交线; (2)依次将各点连线; (3)判断可见性; (4)整理轮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