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粒 课程负责人王冬梅 素分泌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主要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 发育、生殖等重要基本功能。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 可以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活动。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 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在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是直接 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的一个 环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仲部分,可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自身 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 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心肌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长度成正 比,即在一定范围内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阕强度 3、阕刺激 4、强度一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全或无”现象 8、神经冲动 9、神经肌肉接头 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1、单收缩 12、强直收缩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电传递B.单向性C.有时间延搁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 响
因鞋 课程负责人王冬梅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一。 A.明带缩短,H带不变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一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BCa"的库:CCa"的和Mg 的库: DCa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的释放: 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D终末池对Ca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C负荷改变,速度 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长收缩:B只做等动收缩: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一·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國社 课程负责人王冬梅 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一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á运动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阀值低: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800M跑:B1500N跑:C10000N跑:D100M游泳 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100M跑:B跳高和跳远:C马拉松跑: D800NM跑 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15、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A线粒体数日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B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 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因鞋 课程负责人王冬梅 16、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 三、填空题 1、实现运动神经与骨骼肌兴奋传递的物质 ;该物质可与终板膜上 的结合,进而造成终板膜的去极化。 2、终板电位具有」 一,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递质的量 成 一,可表现总和等现象。 3、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有中间的带和两侧各二分之 的带所组成。 4、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分子,而够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 括 和 三种。 5、横桥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特征:一是有一个与结合的位点,二是能 与呈可逆性的结合。 6引起横桥摆动的最直接因素是 :当刺激中止时,肌浆网膜上的钙 泵迅速地回收一,从而导致收缩肌肉开始舒张 7、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事实 收缩,称 五、问答题: 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 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3、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机制和特点。 4、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5、试比较肌肉工作三种形式的特点?指出它们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 6、分析肌肉工作的张力与速度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时间中的意义。 7、分析肌肉工作的长度与张力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时间中的意义。 8、简述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区分方法。 9、简述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的特征
國粒 课程负责人王冬梅 10、论述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11、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的收缩速度和收缩力量 12、何谓训练对肌纤维彪响的专一性。 13、简述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抗疲劳性。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2、阕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何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 兴奋的这个临养刺激强度,称为阀强度。 3、阅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阂刺激。 4、强度一时间曲线: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 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相互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 得出一条曲线,称为强度一时间曲线 5、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延引起组 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长,都不能样阀强度称为基强度。 6、时值:是指以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短 作用时间。 7、“全或无”现象:无论使用任何种性质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它们在同一细胞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波形何变化过程是一样的,并在刺激强度超 过阀值时,即使刺激强度再增加,动作电位幅度不变,这种现象称为“全或无” 现象。 8、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 9、神经肌肉接头:是指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相接近并进行信息传递的装 置。 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用粗丝和细丝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释肌肉收缩的学 说。认为肌肉收缩时虽然外观上可以看到整个肌肉或肌纤维的缩短,但在肌细胞 内并无肌丝或它们所含的分子结构的缩短或卷曲,而只是在每个肌小节内发生了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的滑行。 11、单收缩:是指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纤维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后,先产生 次动作电位,及一次机械性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