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9·滨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 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 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黑色 塑料袋 塑料袋 澄清的 石灰水 澄清的 装置B 石灰水 二氧化碳 氧化碳浓度 水蒸气 氧气→ 氧气 6121824时间 二氧化碳 图Z2-9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装 置B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 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丙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乙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_的强度大于[ 的强度,此时段植物 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11 18.[2019·滨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 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 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 Z2-9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A ,装 置 B 。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 B 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 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丙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乙中 6—18 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 ] 的强度大于[ ] 的强度,此时段植物 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 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参考答案】 1.D[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植物吸收的水分小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大部分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2.C[解析]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因此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 是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 3.A[解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増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 臧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 会抑制呼吸作用,贮藏粮食的密封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 4.D[解析][1]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2]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5.A[解析]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 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 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6.C[解析]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不是植物体的。 7.B[解析]酒精脱色,隔水加热的过程及作用: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 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8.A 9.C[解析]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 昼夜温差大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新疆的昼夜温差大,葡萄特别甜,就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晩呼 吸作用弱 10.D[解析]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在一天的24小时中只有白天有光的时候进行,大约6时至18时之间进行, 而呼吸作用不受光的限制,在24小时中都能进行,所以图中的曲线a表示的是光合作用,曲线b表示的是呼吸 作用。 11.A[解析]保鲜膜内氧气浓度较低,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诚少了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可 延长储藏时间,同时保鲜膜还能减少水分散失。 12.B[解析]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进行。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 过荷叶的光合作用制造,储存于莲藕中。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是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13.A[解析]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4.A[解析]AB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除供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外,多余的释放到 大气中
12 【参考答案】 1.D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 99%,植物吸收的水分小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大部分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2.C [解析]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因此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 是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 3.A [解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 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 会抑制呼吸作用,贮藏粮食的密封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 4.D [解析][1]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2]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5.A [解析]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 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 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6.C [解析]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组织,不是植物体的。 7.B [解析]酒精脱色,隔水加热的过程及作用: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 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8.A 9.C [解析]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 昼夜温差大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新疆的昼夜温差大,葡萄特别甜,就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 吸作用弱。 10.D [解析]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在一天的 24 小时中只有白天有光的时候进行,大约 6 时至 18 时之间进行, 而呼吸作用不受光的限制,在 24 小时中都能进行,所以图中的曲线 a 表示的是光合作用,曲线 b 表示的是呼吸 作用。 11.A [解析]保鲜膜内氧气浓度较低,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可 延长储藏时间,同时保鲜膜还能减少水分散失。 12.B [解析]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进行。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 过荷叶的光合作用制造,储存于莲藕中。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是胚珠的数目决定的。 13.A [解析]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4.A [解析]AB 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除供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外,多余的释放到 大气中